APP下载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探讨

2021-09-10孙小棠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恩施州发展

【摘要】恩施是一片文化深厚的土地,在恩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儿女,几千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拥有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这是推动民族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民族山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保护不力,缺乏创新,面临消亡;另一方面存在过度商业化,破坏严重,保护与开发不协调的问题。

【关键词】恩施州;特色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63-02

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望江汉,西接渝蜀,南临湘江,北靠神农架,是个以土家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城市,是镶嵌在鄂西南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地理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号称“天然氧吧”“鄂西林海”“世界硒都”。恩施州有两市六县,两市为恩施、利川。六县为来风、建始、巴东、咸丰、鹤峰、宣恩。恩施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在恩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人居多。几千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恩施州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不仅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且更多地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主要类别列举

(一)建筑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是恩施州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之一。这是一种干栏式结构的房屋,有两到三层,最高层存储粮食之类的东西,中间居住,最下面一层用作喂养家禽或者置放杂物、农具等。它既通风透气,又具有可以防蛇虫等特点。吊脚楼的类型有“单吊式”“双吊式”“二层吊式”等很多种。“双吊式”是彭家寨较为常见的一种吊脚楼形式,即在正屋的左右两边均有吊出的厢房。①

(二)饮食文化:油茶汤

恩施州人在饮食方面喜爱酸辣,好喝酒,爱吃合渣、鲊广椒、腊肉等。但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饮食就是油茶汤,土家语称“色斯泽沙”,历史悠久。用油茶接待贵客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迄今在恩施州的州府、宣恩、咸丰等县市依然盛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当地人接待外来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经过开发和打造为旅游区的彭家寨,在接待外来游客到来时,当地的农家乐都会给客人泡上一碗油茶汤作为招待。

(三)手工艺品文化: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在土家族语言中,“西兰卡普”就是土花铺盖的意思。西兰卡普是用红黄蓝黑白五色绒线编织而成。在过去,彭家寨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架小型的木质编织机,姑娘们从十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编织技术,等到出嫁的时候要织出美丽的西兰卡普作为自己的嫁妆。西兰卡普的图案多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其绘制图案可以达到二三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然事物的图案;二是文字图案;三是几何图案。其中以几何图案占绝大多数。这些图案形象生动、设计新颖、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四)艺术文化:舞蹈、戏曲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是土家族人民大众化的传统歌舞形式。它具有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简单易学、舞姿优美等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如有的模拟了生产劳作中的动作,有的模拟了打仗、狩猎中的活动姿态,有的模拟了日常生活中的姿态。“摆手”土家语意为“舍巴”。原是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集体舞蹈。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发掘整理和创新变为集舞蹈和体育健身功能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

撒儿嗬又叫跳丧鼓,是传承两千年的民间舞蹈,是一种在丧礼上的祭祀舞蹈。这种歌舞,用鼓声伴奏,一人掌鼓,二人或四人对舞于灵柩前。其鼓点、舞蹈,传达出一种参透生死的冷静,豪迈中蕴含着悼念亲人的哀思。老人去世后,亲属邻里,都会踊跃前来吊唁跳丧鼓,陪去世老人的家属热热闹闹过一夜。在撒儿嗬互动领域中,流传着“一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同时传达出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死的坦然豁达之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地方已经不在跳撒儿嗬,目前,撒儿嗬正在加速失传和消失。

(五)节庆习俗文化

“女儿会”最初存在于红土石窑、板桥大山顶一带,当地未婚的青年男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背上背篓去赶集,借着赶集的机会相亲,以“对歌”或者“讲价”的方式搭讪,自由地选择意中情人。现在的“女儿会”已经成为恩施民族风情旅游的招牌,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恩施州少数民族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婚礼丧葬习俗,有“喜事哭办,白事闹热”的说法。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哭嫁”不仅仅是过去土家族婚礼中不可或缺的礼仪和步骤,同时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彭家寨姑娘一般在成亲前半个月或者三天内开始哭嫁。到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女方还要选十名闺蜜一起哭,这就是“十姊妹”。内容主要有怀念母女情,哭泣即将离去的悲痛,感激养育之恩,也有的是诉说懵懂的少女时期即将结束和对新生活即将来临的忐忑不安等。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名存实亡。传统的西兰卡普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契合现代市场的需要,在原材料、图案花纹、类型和样式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吊脚楼也不断地被仿造,而失去了本真,它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也不复存在。

三、促进恩施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好的成绩,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科学的规划,要提高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认识,形成以政策给力、群众努力、市场发力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地寻求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保护方案。

(一)活态化传承

活态化传承是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根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用现代手段、文字、视频等进行“文化博物馆”式的保护,而是保护重视传承特色文化中的“人”。要让传承中的人在传承的过程中,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利益,让少数民族同胞成为主动参与者,让他们受益,从而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认知、有认可、有尊重,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保护民族特色文化、活化民族特色文化。只有“人”保护下来了,才能把民族文化保存在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有文化积淀和历史内涵。

(二)多方力量的参与与协作

政府、群众、市场等都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方都需要定位准确,合理分工,协力同心,稳步推进。首先政府应该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自身的资源、政策、规划等优势,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科学规划的方式稳步推进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群众的文化自觉和积极性是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长期发展的保障,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本身就是由少数民族同胞所创造,只有特色文化在发展中有益于民族同胞,最后鼓励市场的积极参与,市场的灵活性、专业性可以弥补政府和群众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保护和开发的协调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各有内涵和特点,所处的地区经济水平也不同。因此在开发利用时,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寻求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保护方案。要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等来确定发展方向。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抓住民族特色,营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格。避免千景一面,千寨一面。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没有特定的模式,不能建造成复制的样本,而是让它具有生命力,突出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其民族在漫长的生存发展中孕育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也在于它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的特色文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对于自己的文化认同感低,认为民族文化在当前现代文明大环境下是落后的、无实际作用的,所以在保护和开发民族特色文化过程中持一种观望、漠视态度。因此,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才能更好地弘扬本民族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恩施州的民族特色文化不仅仅是样本、记忆,而是体现在居民现实生活中最本真的特色文化。

注释:

①彭飞:《以彭家寨吊脚楼建筑群谈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小城镇建设》2011年第2期,第89-92+104页。

参考文献:

[1]刘麟霄,杨铮,张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的实证调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2):23-24.

[2]陈品冬.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机制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02):27-28+33.

[3]邓芳.土家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8):34-35.

[4]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44-51+55.

[5]陈昱.略论恩施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的艺术特色與对外传播[J].艺术教育,2018,(17):201-202.

[6]卢银静,郭思哲.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云南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9,19(02):16-20.

作者简介:

孙小棠,女,土家族,湖北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恩施州发展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区域发展篇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