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前提

2021-09-10王子龙

教学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王子龙

[摘 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在大学民族预科语文课堂上得到了初步的尝试。但 这 一方式的实际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很多学生讨论不主动,不积极; 学生发言泛泛而谈,不切要点或言 不达意。本文从学和教两方面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学生对讨论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既是基 础教育阶段长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结果,也往往与当前大学教师组织不力与引领不当有关,同时从讨论 话题要精心设计、讨论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必须明确讨论原则与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 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预科 大学语文 课程内容

语文对于高校民族预科而言,是一门学生掌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 文教育的走向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才的素 质。”①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民族地区 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当前,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课 程内容的建构不容忽视。课程内容的持续建构是在 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评价方式转变的同时应重点考虑的。如何找到 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着力点,在 重视民族学生语文基础与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参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确立好课 程改革的方向,需要在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知识观 和全面拓展课程内容载体的两大前提下,进一步细 化课程内容建构的策略。

一、问题与反思

笔者任教本科预科语文课程已有多年,对语 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和发言状况有切身的感受。 概括起来,课堂上学生讨论和发言普遍存在以下 两个问题: 一是很多学生讨论不主动,不积极。特 别是自由讨论时,能够主动发言的学生比较少,大 多数学生缄默其口,从而造成课堂讨论气氛比较 沉闷。二是即便采用点名之类的措施强制学生发 言,发言的学生也多半泛泛而谈,不切要点,或言 不达意,逻辑混乱。 课堂讨论为什么不尽如人意? 这是值得深思 的。教学是师生双方作为主体在教育目标指引下 共同投入的活动,因此,大凡涉及课堂教学,必着 眼于从课堂主要参与者即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寻 找原因。 从学生方面来看,课堂讨论不尽如人意,主要 原因在于学生对讨论普遍存在畏难心理,这种心 理突出表现为: 一是讨论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不知 道该说什么; 二是担心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招 致老师否定和同学们嘲笑等等。 按理说,大学生们不应该出现上述情况,但为 什么还会出现呢? 我们知道,人类群体或个体之 所以形成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习惯( 或行动定势) , 主要是此类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显然,大学生 们对有主题的讨论和发言的畏惧是基础教育阶段 长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结果。多年来,学生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学习大都是授受式的,老 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回答基本上也 是跟着参考答案走的,有少数学生偶尔冒出点不同的想法,也可能会被老师否定。这样一来,学生 也就逐渐懒得发言,懒得独立思考。他们带着这 样的学习习惯步入大学之后,面对频繁的课堂讨 论,自然会感到很不适应。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 引 领 者 和组织者,课堂讨论能否取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 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学生对讨论 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往往也与教师组织不力与引 领不当有关。大体说来,教师的引导不当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话题设计比较随意。教师只管提出话题 让学生去 讨 论,至 于 话 题 是 否 合 理( 如 话 题 内 涵 是否为学生所理解) ,话题是否具有讨论的价值, 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并 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二是讨论前教师未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准备。 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需要 课前做充分准备的。这种课前准备包括寻找相关 的资料、信息,阅读材料,思考,做读书笔记,等等。 没有这些必要的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对讨论 势必发憷,讨论也就很难深入下去。

三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建立小组; 或者没有引导学生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或者 在学生发言跑题时,没有及时提醒; 或者对学生的 质疑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回应; 或者在讨论结 束时不注重作扼要的总结与引申。由于教师作用 的缺位,一堂课结束时,学生对讨论话题的认识依 然不甚清晰。

二、高校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前提 将高校民族预科语文教学改革的视角转换到课 程内容方面后,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课程内容不应该再被忽视,在预科大学语文阶段,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二是语文教学内 容本身具有一定弹性,这是所有学段语文教学的特 点,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发掘、整合; 三是高校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应该在考虑到学生学情 的基础上,合理吸收我国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 程内容的精华,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对语文能力的明确要求,加快课程内容 方面的改革,不断建构适合高校民族预科学生学习 的课程内容。 2014 年 12 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华 东师范大学“百年语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上发表演说——语文之美和教育之责,其中他提到, 语文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 道德人心、意识形态等,语文课以及大学人文学科, 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只讲专 业知识不够,还必须能说会写,而能说会写这一标 准其实并不低。2015 年 6 月,彭书雄在《中国社会 科学报》发表的文章《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引起了很多语文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中列举出 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十大困境,其中提到目前大 学“重科技专识教育,轻人文通识教育;重显性知 识教育,轻隐性知识教育”,并建议“大学语文教 师要有改革意识,以改革求发展,向改革要质量, 不断创新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 以一流的教育效果,彰显大学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 胡适. 胡适文集( 第 2 册) [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248.

呼伦贝尔学院 02100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走向学科育人
付费买课 还要细思量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关于高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