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类学生思政课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10王小美 杨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满意度影响因素

王小美 杨尧

摘  要: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现有思政课的研究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某高校体育学院113名学生做出了思政课满意度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讲解更多时事热点、学生有计划入党、学生加入校院学生会/团委、学生高中是文科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明显会高于其他学生。因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政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思政课教师提升学生满意度,增强思政课程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政课;体育;满意度;影响因素;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任务,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十分重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思政课要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课程质量和水平的根本尺度和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度和认同感的关键举措[1]。”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高,进而对这门课的满意程度才会提升,这也是检验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思政课的研究主要是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实证层面探究了大学生思政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思政课满意度提供新的探索。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一是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是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问卷平台,对2020—2021学期末四川某重点高校体育学院的大学新生做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其对《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满意度。问卷共回收126份,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0.90,无效问卷主要是由于其填写的专业并非体育类。

二是变量选择。因变量为学生自我报告的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依次编码为5分、4分、3分、2分、1分。自变量主要考察教师在课堂中的授课情况:首先,是否经常讲解时事热点(教师教学行为);其次,是否有明确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行为参与要求)。自变量编码为虚拟变量,调查对象报告有对应的情况编码为“1”,反之编码为“0”。控制变量选择性别、是否是党员预备党员、本科是否计划入党,是否加入校学生会/校团委、是否加入院学生会/院团委、是否班委/班团委、是否加入社团组织、老师课堂是否明确要求要回答问题(或明确有回答问题加分项)、宗教信仰、父母是否有党员和公务员、户口所在地、高中是否文科等,以上所有选项均编码为虚拟变量,有对应的情况编码为“1”,反之编码为“0”。

(二)调查对象描述统计

在有效回收问卷中,男性占比78%,已经是党员和预备党员占比0.03%,本科计划入党占比67%,校学生会/校团委占比23%,院学生会/院团委占比35%,班委/班团委占比47%,社团占比26%,老师明确要求要回答问题占比60%,教师上课讲事时事热点87%,有宗教信仰12%,父母有党员17%,父母有公务员2%,户口所在地为农村占比25%,高中时文科占比67%。

本次调查体育类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共有五个选项,思政满意度均值为4.25,标准差为0.931,显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整体较高的。

二、体育类学生思政课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自我报告中思政课教师上课讲时事热点的满意度更加显著,系数为0.202(P<0.001)。本科有计划入党的学生满意度更高,系数为0.331(P<0.001)。在校级学生会和校级团委组织中的满意度比没有加入的学生满意度高,系数为0.172(P<0.001)。同样在院级学生会和院级团委组织中的满意度也比没有加入的满意度高。高中是文科的体育类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中是理科的学生,系数为0.278(P<0.001)。

根据因变量课程满意度回归分析,性别是男生或者女生、是否是党员或预备党员、是否在班上担任班委或班团委、是否加入社团组织、教师是否要求在思政课上明确要求学生要回答问题,是否有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父亲或者母亲中是否是中国共产党、父亲和母亲两方或者一方是否是公务员、户口所在地在农村或者农村等因素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三、讨论和建议

(一)结果讨论

数据分析显示,教师明确要求要回答问题,并没有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程度。但是,教师上课讲解时事热点,会正向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教师在学生对思政的满意度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是学生自愿回答,明显降低了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硬性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教师在上课结合时事热点讲解思政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加对思政课的满意度[2]。这也和新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对时事热点有着敏锐的嗅觉,所以他们渴望在课堂上呈现出更多有生机的内容,而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单方面“灌输”理论。思政课教师讲解时事热点,再从时事热点中剖析思政内容,从思想和眼球上抓住学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才能提高,课堂气氛才会更高活跃。而不是教师单方面“激情活跃”的讲解,学生各忙各的,彼此间毫无互动。

在体育类学生中在本科阶段中计划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此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显著更高。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境界要求很高,不仅要在身体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思政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思想的重要途径,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上有一定启迪,学生可以从思政课中获取党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好理论准备。

在校级学生会和校级团委组织中工作的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更高。可能是因为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与思政课相关的许多内容,比如在每次的组织例会中会传达党的新思想和指示,比没有参加过这些组织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思政类的讲座等。这能够促使他们对思政课有更多认识,可以更高程度地投入和参与思政课程,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同理,在学院学生会和学院团委组织工作的学生也突显出了更高的满意度。高中是文科的体育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更高,这可能是文科生有着扎实的思政课基础,因为自身的文科知识,所以在上思政课时理解更深刻,与思政课教师更能产生“共情”,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会显著增高[3]。

(二)建议

第一,任课教师应将时政热点和思政理论课紧密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在体育类学生满意度上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要充分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思政课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职业敏感,了解中央大政方针、地方执行政策、当地的时政信息和周边的热点事件,将这样的内容有机嵌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课堂教授的知识有参与感,从而提升满意度,进一步实现思政课的育人效果。虽然数据显示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不会显著提升课堂满意度,但是任课教师应该通过时政热点,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营造良好思政知识氛围。有计划入党的学生对思政课满意度更高,加入校级学生会组织、校级团委组织、学院学生会组织和学院团委的亦然。本质上不是党员身份或学生成员的身份影响,而是其了解相关理论支持,被潜移默化产生的作用。因此,学校不应将思政课的学习局限在课本上、课堂上,而是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知识学习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意识中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張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97-101.

[2]张文杰,许门友,阮云志.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研究[J].高教学刊,2021(7):181-184.

[3]李敏.大学生思政教育视角下涉农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研究[J].核农学报,2021,35(3):763.

(责任编辑:董维)

收稿日期:2021-03-20 修改日期:2021-04-15

基金项目:雅安市社科年划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雅安市政务短视频的公共参与研究”(YA202007)

作者简介:王小美(1994—),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尧(1991—),女,四川峨眉山人,讲师,硕士,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团委办公室科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满意度影响因素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