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2021-09-10施乙展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高职院校建设

施乙展

摘  要: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的建设及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014-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侧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这充分说明,科学、高效的实训室管理对于职业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无法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还需从各种方面逐步完善并提升。

一、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必要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承担这一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场所。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以及高职院校扩招面临新形势的背景下,原有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实训室应有的功能。如何提升实训室管理能力、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以及规划好实训室的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能力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中,加强对已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真正为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有专门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对实验材料领取与设备的使用等方面有明确规定,对各种安全问题也都进行了规范,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无法保障实际的操作性[1]。管理制度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在日常使用中每个实训室的情况都不同,存在一定的管理差异,统一的管理制度如果生搬硬套,不但达不到管理工作的要求,还会导致实训室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实训室无法满足实际的教育教学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训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实训室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具体落实。实训室设备的价格一般非常昂贵,有些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者与使用者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实训室的建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部分高职院校的相关监督机制还尚未形成,使得实训室的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

(二)规划建设不合理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特别是专业实训室都是各院(系)单独建设,大多由该专业教研室主任或者该专业的负责人自行制定相关的参数,其中包括实训室的设计、软硬件的规格和数量,均根据本专业教学内容的具体需求制定。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研室主任缺乏专业性并且对设备了解较为片面,在制定方案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实训室的不足和缺陷在交付使用和日常管理等后续过程中将日益凸显。

(三)实训室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一般分为公共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室,公共实训室针对全校学生开放使用,一般排课内容为基础课和专业性不强的课程。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公共实训室承担的教学任务一般为是学生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所以公共实训室的使用较为频繁,每个教学周均为满课状态,甚至晚上和周末都需要承担教学任务,实训室机器经常超负荷运行。

各专业的实训室大都只对本专业学生开放。基本以满足本专业的课程为主,例如导游模拟实训室,针对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生不多,开课率不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一些专业的课程少,而实训室的使用时间只在有课程任务的时候开放,不合理的时间安排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和专业技能。甚至一些实训室只安排了一个学期或者几周的课时任务,其余时间完全处于闲置状态。此外,还存在一些交叉开设相同类型实训课程的现象,导致实训室的重复建设,增加了实训室建设成本,也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难度[2]。

(四)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还需提升

部分学校认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只是设备管理等基础工作,因此将相关的实训室管理人员定位为教辅人员,在薪资待遇方面虽然说是“同工同酬”,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未真正落实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学和科研部分关注度较高,因此,更重视相关人才培养,造成实践教学培养力度不足。在固有理念的影响下,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学校的实训室管理人员甚至是其他教师兼职,缺少专业的培训,新招进来的专业人才虽然较为年轻,但在经验上又较为欠缺。因此,实训室的管理工作较为滞后,阻碍了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致使实训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建立健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3]。制度是保障高职院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规范与指导,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要发挥实训室的預期作用,就要完善建设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首先,高校要完善实训室建设制度,确定不同实训室的建设目标与功能作用,为学生的实训教学护航。其次,高校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需要针对每个实训室的教学活动、安全、物资设备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规划。最后,高校需要完善实训室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做好定期考核工作。

(二)合理规划建设

在实训室的建设管理上,高校需要减少重复建设,不断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而言,在实训室的建设初期,可以寻找有高校实训室设计经验的设计团队,做整体设计和环境布置。还可以借鉴其他已建设实训室的高职院校,结合本校的特色和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推敲、多讨论,认真听取实训教师、专任教师、实训管理员以及学生等多方意见的活动[4]。在建设仿真实训室时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参考校外实训基地的布置,建设能模拟真实环境的特色实训室。

(三)提高实训室利用率

实训室利用率不高是许多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室存在的共性问题。首先,教务部门要对所有专业实训室统筹管理,排课体制的建立要合理,确保实训室每天都有适量的课程安排。其次,还应增加实训室的开放时间,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实训室的建设,除了授课教师带领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操作使用外,其他空余时间也应开放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加技能提升、技能考证练习、项目实践等项目,充分利用好實训室资源,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了解本专业的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最后,可以通过举办校级技能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利用好实训室的资源环境[5]。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建立健全实训室管理的相关制度,可酌情提升实训室管理教师的薪资待遇。从而保证实训室管理团队的高素质和稳定性,充分调动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在某种程度上,实训室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实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拓展创新思维。学校还应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对实训教师责任意识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学校还需对实训教师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实现良好的教学与管理效果。因此,为了加强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6]。

四、结语

综上,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到了关键性引导作用,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加强,传统实训室暴露了一定的发展弊端,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改革与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室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司徒荣锋. 探析高校实训室建设现状与管理模式[J]. 建材与装饰,2020(19):172+174.

[2] 李龙万.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3):28-29.

[3] 陆国甲. 物联网专业协同创新模式下实训室共享及管理模式的建设[J]. 信息系统工程,2018(01):57.

[4] 张倩.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6):101-102.

[5] 张卉霞.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4):251-252.

[6] 卢永辉.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亚太教育,2015(29):94-95.

(荐稿人:宋永,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实训室高职院校建设
寒露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