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2021-09-10吴松霖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吴松霖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当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不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概念时,进行的是机械的“浅层学习”,只能获得不具有实际效用的“惰性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主动、联系、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真实情境下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引言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环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明确和理解概念,让学生认识概念本身、解读概念、捕捉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包括如何用数学方式、语言、符号、图像表示概念等。在分析过程中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抓住主要矛盾,即清晰剖析概念的“今生”,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针对《有理数加减法》这节内容的教学,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需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情境,即让学生思考:“小明在操场上往西边走了五米,再往东边走了三米,而西边为负,东边为正,你们能够将算式列出来吗?”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很快速的列出了算式:(-5)+(+3)。这时,再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数学式运算方法,全面总结计算规律,从而逐步突破这节课程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相互沟通交流之后总结出了下列的规律:如果是两个做加法多数是同号,取加数符号,并相加绝对值;如果两个做加法多数是异号,则是取加数符号数值较大的绝对值,合理利用较大的绝对值和较小的绝对值做减法;如果这两个数是相反数,这样在相加的时候便等于零,而结果也是零。这样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去探究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2合理设计数学习题,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当前初中数学教材中所引入的数学习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知识点,所以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策略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分析,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优化知识结构,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开发。例如,当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已知两条长度分别为7厘米与10厘米的线段,如果将其组成一个三角形,便需要第三条边具备怎么样的条件?”部分学生根据定理:“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便轻松的得出了答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时,教师可根据这个练习题进行适当的变换,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求解,这样学生在探究中便能够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个规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则能够达到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3适当停顿、留白,设计合理课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概念知识、重点题型等,把课堂塞得很满。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失去了丰富的色彩,学生学到的知识单一,无法深入领会知识内涵,且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即使教师想培养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也会因为时间不足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停顿,合理留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合作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时间来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建组探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内容时,可以先讲解基础知识,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将学生分成每三人为一个小组,让学生互出问题,考查组员的知识掌握情况。为了全面考查学生对“有理数的除法”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小论文。总之,有趣的讨论式、论文式合作学习活动,既能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又可以鞏固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有助于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攻克难题。

4数结合形,优化数学表达

教师可将教学活动分为课上教学与课前教育两大板块,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帮助其打开思维之门,使其逐步接受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问题。针对比较抽象、晦涩的教学知识,数形结合能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可视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解题能力。以有理数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字,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导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作为初等数学的基础,有理数与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教师可结合“数”提出有关于“形”的问题:如何利用图形表述有理数?在仔细思考之后,学生会结合数轴进行思考,根据“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它对应”这一特点着重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部分学生则会针对教师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有理数与数轴的特点开展归纳活动,将抽象数字转化为具体的图形认知。通过“数”导出“形”,学生能够在抽象思维与具体事物之间自由跳跃,进而找到二者的不同特点,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与表达方法。

结语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急功近利,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努力通过对概念的“前身”“今生”“后世”的追溯、剖析、延续,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形成、发展、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深度学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积累概念学习、研究的经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焱.发现板书价值,发展学生素养——例析结构式板书对发展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0(5):12—13.

[2]刘静,支根,韩玉霞.一类有趣的数学图形——让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叶生根[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6):148—149.

[3]徐建彬,李荣飞.变革教学方式,指向核心素养——翻转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56—57.

[4]孙洪波.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试题素材与编制探究[J].考试周刊,2020(41):79—80.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