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间性视域下土家族哭嫁文化的比较研究

2021-09-10王君唐燕玲彭奇峰

今古文创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

王君 唐燕玲 彭奇峰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愈加频繁密切,民族文化也逐渐呈现出融合创新发展之势。本文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为例,比较当地土家族哭嫁文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演化和发展形态,以文化间性理论为依据,在新的社会传播环境下,探究文化间性在土家族哭嫁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致力于以间性消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与繁荣发展。

【关键词】 哭嫁文化;文化间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42-02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本科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编号:XBMU-BYL20146)。

一、文献评述

就目前而言,国内对哭嫁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哭嫁歌音乐风格、哭嫁意义溯源,以及哭嫁文化的传承。

陈朝霞着重研究哭嫁文化中哭嫁歌的音乐风格,哭嫁歌是在土家族婚俗中由新娘及其女亲友们演唱的抒情性歌谣。在特定历史时期作为女性出嫁时宣泄内心真情实感的一种演唱形式,表达了新娘出嫁的离别之情。新娘以哭伴歌的形式对亲人们进行哭诉与劝慰开导,被誉之为“中国式的咏叹调”,是一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夏雨从哭嫁深层的意义上研究,认为哭嫁文化是控诉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与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达向往追求自由婚姻的意愿。李若岩将哭嫁文化认定为土家族女子对本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表现,是民族基因的传承的形式,表达土家族出嫁女子对家族感情的牵恋,同时体现土家女子对往昔岁月的留念与对未来婚后艰辛生活的想象以及个人遭遇的哭诉,是精神的一种依托。

肖丽萍研究哭嫁文化的传承,认为“哭嫁歌”产生于封建婚姻制度中,受当地经济文化环境影响,其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都发生了改变,本质是促进优秀的传统道德继承与弘扬,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陈怡提出哭嫁婚俗为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变化与发展,其内容和流程逐渐由繁杂变得简单。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自由恋爱使得哭嫁逐渐被贺嫁所代替。

总体上,前人对哭嫁文化的研究丰富多样,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哭嫁文化进行展开研究。但是前人还未涉及对哭嫁文化间性视域的研究,因此本次间性视域下土家族哭嫁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展开,其可行性高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尤其对当下文化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二、土家族哭嫁文化的发展现状

聚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传统悠久的历史与习俗,尤其在婚俗方面保留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哭嫁仪式。

哭嫁,一种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区域的独特婚俗,以世代口头传承流传至今。所谓“哭嫁”,是土家族姑娘出嫁前,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庆典礼[1]。永顺县对这一方面的口传“本子”保存较为完整。如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记载:“嫁前十日,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娘兄嫂以次相及,前十日,填箱酒,宾吃填箱酒,来陪哭。”哭嫁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

哭嫁文化從属于湘西文化,受其统辖与影响。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湘西文化的发展,哭嫁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舞台。笔者在当地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当地只有57.5%的人知道了解哭嫁。土司文化州级传承人向盛福老先生表示,“哭嫁在传统土家族婚俗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永顺作为中南地区沟通西南地区的要道,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其发生了变化,现在哭嫁的基本上都少,一是因为不会,二是因为传统婚俗仪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哭嫁文化的传承也都是依靠各级传承人负责”。

究其原因,一方面,土家族仅有语言没有文字,哭嫁歌只能以口头传播的方式进行,保存性差,传播范围小。这是哭嫁文化的传承面临着的重大难题。随着土家族聚居区的旅游开发,普通话水平提高,土家语逐渐没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女子开始用汉语哭嫁,哭嫁文化面临着衰退甚至消失的危险。

另一方面,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催生了哭嫁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容纳发展,存在着文化的共生之道。当下的土家族婚礼中,呈现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融合现象,使用方言哭嫁而非土家语哭嫁,哭嫁也贺嫁。土家族哭嫁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种特殊文化的湮灭,为当下文化的继承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文化间性和民族文化

(一)多元文化与文化间性

最先提出文化间性定义的王才勇认为,“文化间性”的本义指不同文化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其凸显了每一种文化引起多方关注的间性特质,即在与他者的交互作用中显出的特质,在此交互作用中,对方获得了由原文化的间性特质变异或意义重新生成而来的新的文化意义。所指向的是这些部分相遇时发生意义重组的交互作用过程。此定义凸显了间性理论中的多元主体性,强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生成、互识互补,并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在比较研究方面,则更偏向于横向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话及意义的认识,探讨哭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生融合发展之道。

在哭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土家族与其他民族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哭嫁也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而与其他文化主体之间产生冲突与交流,最终走向融合,展现具有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特质。哭嫁以一种不舍离别、父母之情的感情诉求依然存在于婚俗,与外来婚俗融为一体。

伴随着社会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本降低,民族文化的边界逐渐消散,民族文化之间相吸收有益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土家族哭嫁文化在此过程中,表现为逐渐简化哭嫁仪式,融合外来婚俗仪式,进而形成一种“新旧并存”的婚俗仪式。

(二)以间性主义为视角,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

1.差异性沟通:哭嫁行为“仪式化”

在汉文化中,嫁娶是一件喜庆的事情,有不舍之情,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总体呈现一种愉快、充满幸福感景象。传统哭嫁,由于多重因素,以悲伤为主要基调。湘西文化中讲究“喜事哭,丧事唱”,因而哭嫁以哭为主要基调,表达对这一婚嫁喜事的喜悦。

随着土家人与外界交流逐渐频繁,湘西文化与汉文化并进呈现融合共生发展。汉文化的喜庆婚嫁逐渐渗入当地的婚嫁仪式之中,冲突与融合产生哭嫁的“形式化”现象。调研发现,82.5%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哭嫁文化形式,但哭嫁目的是与亲人不舍离别的伤心。永顺县毛坝乡五寨村的姚祖成老人表示,“现在结婚改變了很多,年轻人结婚仪式简单了,哭嫁存在但内容变成新娘短暂哭伤离别父母”。

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距离和时间都不再是女方与家人团聚的阻碍,因此哭嫁行为表达悲情因素的情感需求就随之减少,哭嫁行为仪式也逐渐简化,演变为文化的继承“仪式”。部分当地人认为现代婚礼依然存在哭嫁,只是形式而非真哭。更多的年轻人表示未见过哭嫁。文化的融通发展,哭嫁文化沦落为形式,但依然存在于文化中,这是哭嫁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共生之道,是融合发展的外在形式。

2.融合式传承: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

随着文化间的交流频繁,不同主体文化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冲突同时还存在着共生。文化间性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是促进融合共生的推动力量。哭嫁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对话中,并非消逝,而是一种重生,一种与其他文化共生。哭嫁与现代婚俗融合,以文化传承人的形式进行表演,将哭嫁文化融入湘西文化的民风民俗中,形成湘西文化的独树一帜。

不同民族文化的主体经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对话交流,进入到他种民族文化之中并在他种民族文化中进行自我审视,进而形成个体文化的自我本质性的个性认识,实现个体文化在多民族多元文化中的准确定位。[2]在这个过程中,哭嫁作为个体文化,在与他种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其他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并承认其他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样的主体性的地位。哭嫁一方面表现为更加坚定自身的文化独特性,一方面吸纳外来文化的优势,有机融合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或者说是重生后的文化意义。

文化间性最终表现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生成、 互识互补,对文化共生融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助推力量,并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间性视域下,更利于我们对于各民族文化特性的认同,更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发展。

文化间性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相互宽容,以文化间的相互开放和永恒对话为旨归。在这里,差异至为重要。[3]哭嫁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与外来文化之间互相开放对话,保留主体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与当地其他文化、外来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达成共生共存,促成了自身有机发展的同时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文化间性有助于消解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的隔阂与冲突,也是不同主体文化交流融合的共生之道,更是土家族哭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2007.

[2]言红兰.文化间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

[3]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01):80-84.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