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路径

2021-09-10梁尚勋丁茹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习惯培养有效路径

梁尚勋 丁茹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知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做事的方法,学会生活的方式,更好地生存。在认知学习的重要性方面,本文注重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即预习习惯入手,进行相应的论述,并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意义以及策略两方面。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培养;预习习惯;有效路径

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中,常常出现多种问题,比如,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并未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这从侧面展现出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个人实际教学的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能力成为一种永不过时的能力。预习是锻炼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学生课前通过独立学习,在获得新的认识的同时,也让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相信自己,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个人的学习获得感,真正会学习!

(二)培養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除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外,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问题。他们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反映这些问题,并得到相应的回答。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更为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学习进步。

二、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原则

(一)正向引导法

赞美、引导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向的引导是学生获得自我肯定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入手,对他们进行语言上的鼓励,进行行为上的肯定,让学生真正相信“我能行”,并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方法多元化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转变相应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预习模式中,感受到新鲜感,享受到趣味性。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慕课、预习单等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预习,促进他们预习习惯的养成。

(三)正确预习观

在实际的学生预习中,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是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下预习是浪费时间。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需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即享受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并让他们在正确意识的作用下,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相应预习学习中,促进他们预习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策略

(一)常见的预习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的预习方法,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相应方法的运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目的。本文介绍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预习。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动物。人的行为往往指向某种目的。在预习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悉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促进他们预习习惯的养成。

2.标记预习。标记预习的作用:学生通过标记的方式,总结个人的学习状况。学生可以标记处:学会的知识、存在问题的知识,以及完全不理解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性,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梳理习惯。

3.练习预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检验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构建层次性的问题,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增强预习的指导性

小学生不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他们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新问题,产生逃避,或是退缩的心理。这也是造成学生预习习惯难以养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教师可以从指导的角度入手,辅助学生养成相应的预习习惯。

1.找准指导方向。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预习内容,勾画出个人理解的部分、存疑的部分,以及完全不懂的部分,并将预习内容进行分类。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的指导更具有方向性,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性。

2.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个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耐心,需要让学生回忆以往的内容,并讲解新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既要适时地“打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斗志,还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表现,开展“蜻蜓点水式”的指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无边界,个人有局限”的意识,使学生更为积极地融入大相应的学习中,促进他们综合学习能力的增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自信,获得科学性的认知思维,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还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独立面对问题,在内心困惑时,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促进他们独立学习能力的增强,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由香.小学高段预习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7(01).

[2]刘学勤.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习惯培养有效路径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