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元素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10魏灵灵齐富刚王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就业指导高职院校

魏灵灵 齐富刚 王洲

摘  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技能,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全面指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相关就业信息与形势、学会自主搜索就业信息、调适就业心理、知晓就业权益等。在以往授课中偏重信息的传达,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适时加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正确就业观的同时,提升人生观价值观,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就思政元素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如何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元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新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结合往届毕业生麦可思就业质量评估报告,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及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力求让每个学生尽量主动通过网络、校园招聘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习等方式,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现状,确立就业方向,并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把握机会。由此,可为学生顺利就业,而迈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基础。

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课堂的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将三观教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集体利益等关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努力实现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投身乡村振兴的“三农”人才。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

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指导,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构建课程标准。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同时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标准。按照就业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按照实际就业工作要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体验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形成师生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环。重视教学的实效性,灵活运用案例导入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比较分析法、课堂讨论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知识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空间。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置

(一)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理念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知识的接受大打折扣,而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将思想道德内容融入就业指导知识的“渗透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与思想的转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欲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进取性,从而使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理解并掌握就业指导课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创新就业指导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模式

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整个德育与智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渗透式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课堂,搞好搞活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实践性极强的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地、枯燥地逐条讲解理论知识,要积极采取问题导向式、案例研讨式、实训基地素质拓展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发掘就业指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第一,就业指导概述中含有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科学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等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了解我国现阶段就业指导的意义及现状,理性处理“人选职业”与“职业选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学生在了解掌握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受“只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才会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二,就业形式及途径中蕴含强化职业意识,如巩固和完善职业理想,自觉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相结合的思政元素。在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式与途径的同时,让学生认知就业就是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尽责任。

第三,就业知识和能力准备中含有综合职业素养养成的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主动联系各自所学专业,了解对应行业现状,促进学生形成职业素养,积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第四,就业材料准备中含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人才观等思政元素。就业材料准备中坚守诚信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向用人单位展示真实的自己;在简历和求职信制作讲解中,引导学生合理对待学历、能力与才能的关系,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让学生能够为将自己塑造成掌握特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努力。

第五,就业面试与笔试中含有诚信道德品质、优秀职业素养的展现、积极的心态等思政元素。学生掌握求职技巧、面试策略的同时,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真实能力,敢于竞争,发挥自身潜能和才华。

第六,就业心理调适中含有健康的心态、正视挫折等思政元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和现状,合理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能够用正确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用积极的心态分析原因,并从挫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第七,就业权益维护中含有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权益保护意识的思政元素。在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法律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权利并积极依法履行义务。

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评价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既有知识传授,也有能力培养,还有价值引领。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无缝衔接,就要基于课程思政完成就业指导课程设计。

(一)坚持价值引领,提升课程高度

任课教师需要将三观教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讲授中,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者和领路人。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让高职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和现实目标的统一,懂得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当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发生矛盾时学会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适应。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和就业观,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知识传授导向,把握课程方向

就业指导课程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应对新环境、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更多的新时代中国元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积极健康的职业观、就业观,推进大学生树立更高质量的职业理想。

(三)坚持技能培养导向,丰富课程内容

课堂上,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謹负责、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课堂外,走进专业相关企业,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从课程观到专业观、从专业观到学科观,让案例典型不仅能够传递正能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来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来看,引导学生在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掌握求职信息收集、求职面试技巧及生涯决策的过程中,树立科学信念,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自觉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在自身工作的行业、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笑,等.就业指导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55-56.

[2]莫志明.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开发探讨——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290-291.

[3]王宁,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以深圳技术大学新能源专业实训课为例[J].广东化工,2021(2):239-240.

[4]周金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方案[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98-101.

[5]马淑红,等.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就业与保障,2021(7):143-144.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6-01 修改日期:2021-07-1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水产养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苏教职函〔2021〕1号)

作者简介:魏灵灵(1984—),女,江苏泰州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就业指导研究;齐富刚(1981—),男,山东泰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研究;王洲(1979—),男,辽宁营口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就业指导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