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2021-09-10傅秋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校课程协同育人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的新教育模式。基于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考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性和开展模式必须要做出重点考量。在教育事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重要意识是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效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开展的关键点进行了仔细研究,并针对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提出了一些思路,从加强各专业教学系统之间逻辑整合、增强各专业教学体制之间的同向同行、提高推动作用方式上的双向融合保障等方面,对基于协同育人下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的实践做出讨论,以期能够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和工作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號: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0-0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高校教育开始更加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更加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效果。做为高校而言,本身就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同时也需要从社会实际需求与和谐稳定方向进行重点思考,如何培养出一批具备全面且高综合素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之一。高校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优秀人才的培养,核心要务不仅是将专业技能传递给学生,还应该坚定“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所以,高校教师必须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构建。尤其要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开展进行思政工作的推进,要深刻把握协同育人理念的内涵,针对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进行不断创新研究,并予以实践,在实践当中完善优化,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一、基于协同育人下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的关键点

第一,高校课程思政与其他教育专业课程方面的衔接。高校课程思政要想在各专业课程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实现紧密渗透,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其他学科教育等体系以及重要领域进行有机衔接,如果课程思政与各专业课程开设和设计以及开展的结构性质产生矛盾,就无法做到完美结合,势必会给课程思政的实际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而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进行有机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课程思政和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衔接。目前高校课程专业建设与教学体系之间属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课程设计方面需要取得专业建设成果,如此才可以直接对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反哺,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推进课程的专业建设和创新发展。就目前高校中各学科专业细分和整体专业建设以及体系创新而言,都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其学科的建设与设计,如果没有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必然会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其二,高校课程思政与各教育专业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当前背景下,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如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然难以真正将其融入各专业教学要素当中。所以,高校必须全面进行有机衔接方法的研究,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双向支持。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将课程思政引入教材内容当中,使其可以在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当中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第二,课程思政如何为所有专业课程教师所接受和理解。只有教师真正接受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涵,才能够确保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基于协同育人下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的实践思考

(一)加强各专业教学系统之间的逻辑整合

教书育人的目的是育人,育人从来都不是思政课程教师的专利,尤其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师同样必须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做到有机融合,使其形成协同机制,从而起到协同效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才能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进行协同育人下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模式的实践与改进,切实提高工作开展效果。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各专业教学系统之间逻辑整合的基础上。

第一,高校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理论层面进行系统逻辑整合。课程思政需要建立在其他学科课程开展和具体定位中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实际内容融入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分属于不同类别,其主要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角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也就是说,高校每个专业课程的认知自身就囊括了一定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就可以将思政教育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进行完美融合。

第二,高校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教学要素以及结构的系统整合,主要包括各个专业学科的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可实现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学科结构上的有机融合。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当中可以发现,高校课程的设计和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的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双向性。一方面是必须做到问题方面全过程覆盖,也就是说,在高校各个专业课程开展过程当中,要将课程思政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

第三,实践推动创新方面的系统整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背景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互动,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发展的推进,并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自的实际定位,则主要表现在需要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上,在形成过程当中担当什么样角色、如何才能够做到同向同行这一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开展和主要创新的关键点之一。

(二)增强各专业教学体制之间的同向同行

第一,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的一体化构建。构建出大规模思政教育格局体制机制,关键环节要放在设计规划和指导等多个方面,达到三位一体,这就需要在各个高校党委组织的领导下,运用校内各个部门的全部力量,对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和讨论,并制定出有效的体制与机制。

第二,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必须要做出一体化设计,对高校课程思政建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同时,也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及时创新。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之间存在各司其职的问题,也就是说,二者如何做到在承擔好应有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联系。在高校专业课程开设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需要体现在不干扰原有专业课程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以及专业性质的基础上,以此来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相互认证,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

第三,重视实绩评价体系的一体化设计。针对课程思政进行合理评价体系的设立,在原有教学模式、科研模式,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基础上,加大高校课程思政所占的比重,并辅以合理的激励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开展的效果。

(三)提高推动作用方式上的双向融合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这一特征的存在使得思政教育课程成为所有课程类型当中具有较高特殊性的一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课程学科类型,而是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当中,以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渗透,发挥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思想政治课程在思政教育当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此来实现课程自身时代性特点的不断提升。高校课程思政也必须要确保自身功能的发挥,通过多元化模式,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程开展当中。在实际的教学阶段,必须结合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强大的解释力,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的教学内容,以充满时代气息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另外,还必须注重全面发展课程思政隐性特点,在保证各个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将思政课程当中的内容潜移默化地隐性传输给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学生,以此来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和相关理念的不断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理念推行下,不仅能针对高校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做出细化和推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彭清,张慧.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论坛,2018(1):18-19.

[2]刘洋.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文存阅刊,2019(20):171-172.

[3]王丽霞.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20(8):27-28.

[4]许琼波.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某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7):231-232+259.

[5]赵冬花.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2):68-69.

[6]杨娜.课程思政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协同育人实践方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5):82-84.

[7]蒋泽枫.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理性审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11):103-107.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3-10 修改日期:2021-07-05

作者简介:傅秋野(1985—),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课程协同育人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评价的探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应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结合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