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2021-09-10严艳
严艳
摘要:道德和法治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困惑,通过课堂提问、交流互动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我们应该抓住课堂上的交流时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让课堂充满学生的辩论声音,让学生在思考中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这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完善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其发展和运行才能步入正轨,才能国泰民安。人民思想道德的发展,也需要依靠法治作为支撑。学生是道德与法治建设的主体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法治与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对我国的法治与道德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开展课前预习促进有效教学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来已久,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和学生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新课前预习教科书、熟悉教科书、发现教科书问题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中学道德和法治课有一个问题,就是正在上课的学生很难听老师讲课。 针对这样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听教师的课,提高课的效率,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 由于学生预习是新课程,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有方向,使学生能有效地预习教科书的内容。
2.转变教学观念,进行引导式学习
怎样在课堂上使一个学生对知识进行快速吸收和把握?怎样使学生记忆知识的持久度增加?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充分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后运用自己的方法加以理解和吸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方便在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点的传授大多都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而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吸收也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因为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无法理解,所以通常会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吃力,也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持久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减弱,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它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从中明白它所要表达的一些关于道德和法治的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应该把问题和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带动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引导他们敢于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想法,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也便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将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
3.优化相关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为学生讲解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期间,需要不断优化相关的教学策略,使之能够契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更好地优化自身学习质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结合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便可针对当前实行的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改良和优化,使之具备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元素。通过教师结合学生对于现有教学方法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于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备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策略的优化方法时,便可收集大量相关的知识性趣味教学内容,使之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知识学习和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4.联系生活实际渗透
实际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与社会生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地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与生动性,有助于凸显课程知识的真正价值,也能够使得所渗透的德育教学思想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了德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质量。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思想,我们教师要注意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科学地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案。
5.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安全健康教育
现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化,教学内容呈现出滞后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所需。当学生面对社会的阴暗面以及受到不良行为影响时,难以通过正确的途径加以维护,导致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影响。出现这样的问题,基于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健康知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未能将其日常的生活状态与学习联系起来,导致他们无法在权益受损时积极维护。
为了更好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积极直观地展示书本上遇到危险情况时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该采取的对策,与生活化问题相连接,同时也告知了学生如何躲避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充分诠释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当地派出所的警察可以对学生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树立防范意识,一旦遇到危急情况,应该及时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6.采用案例进行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有效地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一定要注意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等因素来采取最合适他们的案例,也要确保该案例的教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案例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课堂质量,案例的选择空间较大选择内容也较为丰富,可以是学生身边的案例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新聞轶事。为了进一步提升案例的教学针对性,可以针对案例内容进行适当拓展或调整修改,以满足教学要求为原则做好内容的优化,真实性可以适当的修改。在案例教学期间应当确保案例本身的吸引力,活动中最能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即抓牢他们在体验进程中的内心感受,持续在思维碰撞中扩大冲突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
结束语
总之,针对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明确学科的价值取向,增强对问题的批判性思维,重视核心素质中科学精神的培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现有的政治资源,收紧时代的发展。 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妙地运用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课堂提问、反馈语言要反复打磨,突出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广琴.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9(08):175.
[2]历博.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9(08):149.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