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1-09-10王珏王娅婷
王珏 王娅婷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均有重要的影响。高中英语新课标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给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以《牛津英语》8B Unit 3 Fishing with birds一课为例,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核心素养 四维目标 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四维目标为英语课程目标规划了蓝图,也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1]。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各环节,是英语教师亟须思考的课题。然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从高中才开始培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有意识地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以实现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
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设计出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以下笔者将通过解读核心素养四维目标,并结合具体课例,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使核心素养真正走进课堂、融入课堂。
一、英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是掌握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语言意识和语感。文化意识是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鉴别能力。思维品质是学生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运用学习策略、拓宽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2]。
现行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3]。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相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变化:第一,新增了“思维品质”维度,旨在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第二,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合并为“语言能力”。增补了用“看”的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强调“语境”“语篇”“语用”;第三,将“情感态度”融入“文化意识”。学生不仅要关注“文化知识”,更要注意“理解、比较、吸收”中外文化;第四,将“学习策略”上升为“学习能力”,既包含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又强化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见表1)。
二、课例分析
(一)备课思路
课例单元集中体现了英语的文化性、工具性。教学中以文本为载体,通过对传统技能相關内容的学习,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课例基于“语篇”的理念,以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为导向,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三段式阅读模式设置教学活动。读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阅读兴趣;读中围绕语篇的主旨、结构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读后围绕写作意图进行提问,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其次,笔者围绕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及多元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授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图片、视频等,与学生进行知识与情感上的互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及学习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四维教学目标。
(二)内容分析
课例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Reading—Fishing with birds。上教版牛津英语在每个单元设置一个功能话题,以Reading为中心,辐射到Listening, Grammar, Speaking, Writing等其他七大部分。阅读教学是每个单元的主体,该部分所涉及的话题和知识点引领单元走向,并且在接下来的不同板块再度巩固与补充。Unit 3的单元话题是“传统技能(Traditional skills)”,本节课则讲述了“鸬鹚捕鱼(Cormorants fishing)”这项古老的捕鱼技艺的方法、现状与未来。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的文化性功能。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根据《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八年级学生应达到四级水平,即学习者能理解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授课班级的部分学生已具备课标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策略,但信息整合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应以语境下的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阅读的整合和思辨能力。但是少部分学生由于词汇量少、起点低、英语基础弱,英语水平远低于课标的要求,所以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是该班级的显著特点。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应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开展分层教学。
(四)教学目标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语篇内容和学情,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 (1)认读、理解课文的生词和短语,尝试在语境中运用;(2)运用“略读”“找读”阅读策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结构;(3)根据思维导图和关键词描述鸬鹚捕鱼的过程。
2.思维品质。梳理鸬鹚捕鱼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分析鸬鹚捕鱼存在的合理性。
3.文化意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树立保护鸬鹚捕鱼和其它传统技能的意识,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4.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作业环节利用有效资源,查阅其它的中国传统技能并主动分享。
(五)教学活动设计
Step 1:读前阶段——激活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⒈导入环节(Lead-in)。向学生展示几幅运动类的图片,并遮住部分细节,让学生猜测每项运动的名称,如swimming, skiing, playing football等,最后展示P34 A2图片,从而过渡到fishing这个主题;在展示图片过程中,讲解钓鱼运动的相关词汇,即本课生词fisherman, fishing boat, net。
[设计意图]猜谜游戏的设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感官,自然流畅的导入到本课主题;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课文生词,使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关于fishing的重点词汇,加深对目标语言的认知,为“读中”教学做铺垫。
2.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Do you know how to fish? What tools can you use for fishing? (2) Discuss: Which way of fishing do you prefer and why? (3) What do you think of fishing with bird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traditional fishing?
[设计意图]问题1、2是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托自身的文化背景,发表对不同捕鱼方式的看法,养成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问题3旨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构成信息差,形成阅读期待。
Step 2:读中阶段——整体把握结构,深度解读文本
1.略读(Skimming)。(1)给学生展示书上P35的图片,让学生浏览课文的插图、题目、各段首句,获取以下信息:①Whats the name of this fisherman and the name of this kind of birds? ②What is he doing now? ③Where does it usually take place? ④When did people start to use this way of fishing?(2) 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完成P34 B部分练习即匹配段落大意;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取每段关系词,概括文本大意。
Paragraph 1 describes a kind of bird
Paragraph 2 is about the future of fishing with birds
Paragraph 3 describes a fisherman
Paragraph 4 describes how the fisherman works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片、标题、首尾句,并且围绕 when,where,what,why,who 设置问题,能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跳跃式阅读,训练其“略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强化了“看”这项阅读能力。教师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词的方式,归纳段落主旨大意,可以培养其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整体感知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符合核心素养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新要求。
2.精讀(Close-reading)。(1)阅读第一自然段。概括王大民的job, age, build, hobby,让学生总结人物描写的方式(见表2);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口头描述某个人物,引导口语输出,教师应给学生补充相关词汇,降低难度、搭建教学支架。
[设计意图] 上述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归纳、总结语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推动学生从单项的略读训练,深化到概括、整合、输出等综合性阅读练习,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阅读第二自然段。读前预测:What do cormorants look like? If you were Wang Damin, which kind of birds do you want to choose? 读后,让学生结合表格对比、归纳鸬鹚和其它鸟类的差异,回答以下问题(见表3)。
① What do cormorants look like? Use a sentence to describe it.
②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rmorants and others?
③ Why did fishermen use cormorants to catch fish?
[设计意图]读前预测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取文本内容、补全表格信息,在知识层面上可以增进学生对鸬鹚特点的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能力层面上通过3道“概况、比较、辨析”的分层问题,引发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
(3)阅读第三自然段。首先,播放一段视频,使学生感知鸬鹚捕鱼的过程,并记录视频中的动词;观后回归文本,定位不同的时间点对应的动词并依次把画出的动词填入mind-map(见图1);最后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鸬鹚捕鱼的过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演绎动词含义、内化词汇理解。
[设计意图]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主体,重难点是动词教学。教师通过视频、演绎等方式营造语境,使学生在语境中理解鸬鹚捕鱼的动态过程,是该部分教学的重中之重。另一个亮点就是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鸬鹚捕鱼的全过程,能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强化英语学科素养提出的“听、说、读、写、看”各项技能。
(4)阅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文章提及的时间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随之进行情感教育,为读后环节做铺垫。①Where was cormorant fishing once practiced? ②Are young people interested in how to fish with cormorants today? ③What may happen to cormorant fishing in 50 years?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找读”的方式,分析鸬鹚捕鱼的过去与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分析、判断、预测的思维能力。设置的3个问题更加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希望通过对于鸬鹚捕鱼不同阶段的剖析,初步唤起学生对可能失传的中国传统技艺的忧患意识,形成文化认同感,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Step 3:读后阶段——深挖文本内涵,提升文化意识
1.探究与讨论(Group discussion)。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从而理解作者写作意图。(1) Is cormorant fishing a good way to catch fish? Why or why not? (2) Is there any disadvantage of cormorant fishing, and how to improve it? (3) How can people protect this way of fishing?
[设计意图]基于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师设计了开放性题目,问题设置难度依次增加、层层深入、直击主题。该环节教学目标是提升英语学科素养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分析鸬鹚捕鱼的优缺点,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探讨如何保护这项技能则是课程情感教育的体现,旨在唤起学生保护中国传统技能的意识。
2.情境化分层活动(Context based hierarchical activities)。設计以下两项活动:
活动1:模拟情境演绎(指向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
Situation: Damin and other fishermen in his village are too old to catch fish with cormorants any longer, so they will retire soon.Now some young fishermen want to give up this traditional way of fishing.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to interview them, try to convince them to continue it.
活动2:续写故事结尾(指向英语程度一般的学生)
Time comes to 2070, Damin and other fishermen have already passed a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以上两组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应用实践类活动,皆强调语言知识在情境中的具体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是生本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精神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模拟情境演绎还是为故事续写结局,都可以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创意,活化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Step 4:课后作业——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1.Try to spread cormorant fishing to people around you.
2.Surf the Internet and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skills and share them with other classmates.
[设计意图]笔者意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以制作海报、讲故事、录制视频等形式,去探索与分享中国其它的传统技能,不仅可以优化作业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这些既是对于其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课后作业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体现。
三、教学成果分析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设计好一节阅读课,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解读语篇深层化
语篇是内容与思想的结合,是作者写作目的的依托。好的语篇通常具有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等特点。教学中,教师既要有引领学生解读语篇的标题、文体、结构、语言等指向语言能力的教学活动,也要有解读语篇的写作目的、情感态度、逻辑关系等培养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教学环节。在课例授课中,教师从鸬鹚捕鱼话题出发,上端体现核心素养、下端整合学习内容,具有解读语篇深层化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全面化
在教学目标方面,笔者根据教学材料和授课对象的特点,在备课环节做了深入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力求实现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的每项教学活动都应在四维目标的引领下,环环深入,以实现“教—学—练”的统一。
(三)课堂提问层次化
课堂提问的层次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问题设置的梯度性;二是问题类型的多样性;三是问题指向的分层性。设置问题时应难易结合、梯度清晰,一要由闭合性的问题向开放性问题过渡;二要设置归纳、概括、比较、分类、演绎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三要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设置分层问题,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促进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活动情境化
语言运用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以教材情境为基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增强学生参与度、提升知识理解力、培养学生感受力的立足点。所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上述课例教学在导入环节就很重视情境的创设,在读中环节的动词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和读后续写、情境演绎都是基于语境而安排设置的,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情境化。
综上所述,基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初中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为导向,以解读“语篇”为基础,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活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构英语课堂,全面塑造学生在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为初中生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做好初、高中衔接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北京:中国外语教育,2018(2):11.
[2]程小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83-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4]袁辉.“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引领的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9):47.
(责任编辑:武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