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19—1921年日本马克思主义在《民国日报·觉悟》上的宣介

2021-09-10黄飞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播

黄飞

[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由国外传入国内的过程中,日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马克思主义先驱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深远。中国的旅日知识分子和留日学生承担着传播主体的重任,他们积极在报刊杂志上撰文,向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觉悟》就是众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杂志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1919—1921年刊载于《觉悟》有关日本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学说的译介和日本社会主义团体的文章进行研究和评述,理性认识并正确评价日本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影响。

[关键词]《觉悟》;日本马克思主义;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在立党立国伟大征程中的指导性地位,以先见性的话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再次焕发生机,离不开先驱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上的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主要有3条,分别为日本、苏俄以及法国,其中,尤以日本渠道为最早的、最主要的一条渠道。《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下文简称《觉悟》),创刊于五四洪流滚滚向前发展之际,在上海这一相对开明的文化交流之地,汇集了一批热衷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一群旅日知识分子以及留日学生,如陈望道、施存统、李达、李汉俊、谢晋青等,他们通过“译述”“通信”“评论”等专栏形式,向国人传播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这些专栏形式主要集中于创刊前3年,故本文的时间界定在1919年6月至1921年12月间。

一、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介绍

以报刊为媒介介绍马克思主义者的个人生平、思想观念、主要成就等,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知悉这些为谋求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终生的思想家,有助于了解他们的优秀思想并最终将其应用于指导改造社会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传入日本后,日本思想界涌现出一批热衷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积极在日本社会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进程。“为不晓得的人起见”,《觉悟》曾刊登多篇文章介绍这些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谢晋青通过抄译日本《改造》杂志刊发的《现代思想、评论家总览》一文,选取介绍其中77位日本思想、评论家的阅历和外国游学地、专攻学科和主张、著述和最近发表论文、关系团体和其地位等9项内容“来和中国同胞们一晤”,这些思想、评论家中涵括片山潜、河上肇、山川均、山川菊荣、堺利彦等马克思主义者。施存统在《介绍<社会主义研究>》中简要介绍并评价革命伉俪山川均与山川菊荣,认为山川均“是现在日本社会主义者中第一个有研究的人。他对于各派社会主义,都研究很深,而尤以共产主义为最”,赞扬山川菊荣“不但是日本特出的女社会主义者,恐怕也是世界稀有的女社会主义者”。

此外,在《觉悟》1921年10月10日刊登的《日本社会主义中心人物评》一文中,作者鸣田花费大量篇幅介绍日本社会主义的元老堺利彦。首先,文章开篇即介绍堺利彦的生平及主要贡献,他早年在《万朝报》当记者之时便已确立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由于《万朝报》改变其反对日俄开战的主张、转而声援日俄战争,堺利彦便与幸德秋水脱离《万朝报》,发起社会团体平民社。堺利彦在平民社期间组织发行《平民新闻》周刊,此报“纯然为社会主义的机关报,大受社会欢迎”。堺利彦后又创立卖文社,以其为斗争阵地继续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卖文社存世期间,虽然“社会主义者受权力与舆论的两重压迫,几有欲生不能欲死不得之概”,但“仅赖卖文社得以维持一线”。这说明他不仅是一位和平的守望者,也是社会主义在日本延续的功勋者。文章其次考察了堺利彦的思想的立足点:“据他自身的分类,是正统的马克思派”,“在日本社会主义者间,个人思想的变迁,多如走马灯一般,不可捉摸”,但“他却始终守住马克思主义的地盘,一步不移”。由此可见,堺利彦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更是一位意志如钢、信仰如磐的马克思主义者。此外,鸣田还就长、短处两方面对堺利彦的性格特点进行评析,指出有包容力、有机略、有定见是其性格长处,不明瞭、无热力则是其性格缺陷。

二、关于日本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说的译介

先进理论需要相应载体辅助传播,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触国外先进理论的载体主要是译著。毛泽东曾在写给周士钊的信件中谈及阅读译本较阅读原本的优势:“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可于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为了进一步在国内传播社会主义,《觉悟》于1920年7月18日刊登《征求同志共译社会主义著述》的通信,希望知识分子能够积极译述社会主义著作以供革命青年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与学说。在通信发表之前,一些知识分子便已经翻译多篇日本社会主义的著作,如《马氏唯物史观概要》《唯物史观研究》《马克思底唯物史观》等。通信发表后,大量外文经典理论著作经由施存统、陈望道、李达等知识分子译述而面世。据考证,仅1921年,《觉悟》便刊登多篇有关社会主义理论与学说的译作,如施存统翻译河上肇的《见于<共产党宣言>中底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底进化》《马克斯主义和劳动全收权》《马克思主义上所谓“过渡期”》、山川均的《考茨基底劳农政治反对论》《现代文明底经济的基础》《劳动组合运动和阶级斗争》、北泽新次郎的《劳动问题》以及日本卖文社编辑的《劳动经济论》,李达翻译河上肇的《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到行动的社会主义》等。这些译作的主要内容有:

(一)解析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毕生两大创造之一,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理论的武器。五四时期,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有感于北洋政府黑暗的阶级统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愈发加深的民族危机,力求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唯物史观进行传播主要以报刊为媒介,通过撰文、译述的形式。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觉悟》曾刊载多篇河上肇相关论述文章,他对生产力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论述,指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手段底发展。”二是阐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共产主义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指出:“到了生产力十分发展,物质供给非常丰富的时候,共产主义底实现,才是可能。”在论述生产关系时,河上肇认为生产关系并非永世不變的,他采取进化论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的变革,同时将社会组织的变革原理称为“社会组织进化论”,指出:“无论哪种社会组织,决没有永世不变的,一定有一个时候要崩坏了的,进行到新组织里面去。”

河上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底物质的生产力和社会组织之间,常存有适应关系……要是社会底物质的生产力变动了,那么,社会组织,也必然地要随着而变动的。”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底物质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某一个程度以上,这个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力底调和,也就被破坏了,从前助长生产力底发展的社会组织,反而变成妨碍其发展的束缚的东西了。”因此,在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做到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交相调和。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也是河上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这些生产关系底总和,便是建造社会底经济的构造——构成法律上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的,适应社会底意识状况的,真实的基础——的资料”,对两者的关系作了说明:“社会组织一旦变动,流行在那个社会的宗教、艺术、哲学等,也不得不随着而变动。”这则论断道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但有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过分夸大经济的决定作用,将一切事物发展的缘起缘落、人类思想认知等笼统归因于经济,这不免陷入“经济决定论”的陷阱。因此,施存统在《觉悟》上翻译了北泽新次郎的论著《劳动问题》,指出“社会底发展不单是物质的动机,此外还有种种的动机;要拿一个现象来解释一切,我想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廓清了学界对唯物史观中“唯物”二字的认知障碍,推动人类在认知世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归属问题,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常将阶级斗争学说纳入唯物史观的考察范畴,对其研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指明一切过去的社会(除去古代共产制时代),都是阶级的社会以及一切从来社会,都是由阶级底对立而成的社会;二是阐述阶级斗争的成因,一个阶级,以为维持现状,于自己是有利益的,所以反对打破现状;别一个阶级,以为维持现状,于自己是不利益的,所以主张打破现状,其结果,阶级之间,就发生了阶级斗争;三是叙述阶级斗争与社会组织的变革的关系,要是主张打破现状这一个阶级得了胜利,于是社会组织底变更,才能够实现。四是表明阶级斗争与劳动运动的关系。“否认阶级斗争,就是否认一切劳动运动。劳动组合运动,不外是从阶级斗争当中自然流出来的一种运动,也就是在一切劳动者运动当中取最永久的组织的形式的运动之一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深入阐释,有助于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力促被压迫剥削阶级执掌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为谋求自身解放而作最坚决的斗争。

(二)阐释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另一伟大创造。施存统通过翻译《劳动经济法》对剩余价值的涵义做出介绍。一是用矿夫生产石炭的例子揭示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家雇佣矿夫进行劳动生产石炭,“矿夫用两点钟,已经充分地生产出同他所受的工银一样的价值了。如果雇主使矿夫每天劳动十点钟,那么劳动者除了做他自身所受的工银(或他底劳动力底价值)那个必要劳动时间以外,还要劳动了八点钟。这个八点钟剩余劳动,就被显现在剩余价值或剩余生产当中”;二是揭示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实质:“他(雇佣劳动者)在后面八点钟的劳动,却是生产了有八元价值的石炭的。这个八元价值,是为资本家生产的,所以完全都被资本家掠去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而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故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废除劳动力成为商品。早期的日本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意识到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强调“劳动力,同靴子、帽子、面包这些东西一样,都是一种商品”,“劳动力是本身有价值的一种商品”,并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力成为商品将不复存在,“男女劳动者,把佢们自身或把佢们底力当做商品来卖的事,根本废绝。劳动者能够有自己所生产的商品。”日本马克思主义者选取被资本家剥削的劳动阶级矿夫的例子阐释剩余价值理论,使其他被压迫剥削者产生共鸣,并认清自身被资本家剥削的实质,携手向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奋进。

(三)剖析过渡时期理论。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指出由资本主义社会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能够一举完成,而是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期”,并在其著作《哥达纲领批评》中对过渡时期理论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表述。河上肇正是基于对《哥达纲领批判》的研究从而对过渡时期的状态进行深入剖析:一是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二是在经济上把一切属于有产阶级私有的资本统收归国有,实行“生产方法底革命底变革”。文中还指出过渡时期的两个特点:一是阶级的区别仍旧存在,“到了阶级区别完全消灭了的时候,社会才进入共产主义第一期(即社会主义时代)”;二是在过渡时期里是不能说一切人都是劳动者,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第一期后,“社会底一切组成员,才都变成劳动者”。对过渡时期理论的深入把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冒进思潮,廓清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辩证关系,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积蓄力量。

(四)探讨共产主义分配原则。河上肇深入剖析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并对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探讨,主要分为3个方面:一是引用马克思的话语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以及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进行阐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评》中,说明在共产主义半熟期里,社会财富底分配,是以‘各人为社会而提供的劳动底量和质为标准进行的;到了完成期,是以‘各人底要求或欲望为标准来行的”。二是釆用平易近人的话语阐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涵义,“‘各尽所能,就是各人应其能力而劳动的意义。‘各取所需,就是各人应其必要而消费的意义”。三是探讨按需分配的实现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状态,即在生产力随着个人底全面的发展一同增加,而且团体都十分產出之后的时候,社会才能从狭隘的有产者的法律的地平线完全拔出来,把‘各尽所能(劳动),各应所欲(消费)当做旗印”。

三、关于日本先进团体的介绍与研究

先进分子掌握先进理论的同时需依靠阵地展开斗争,结成团体是他们的选择之一。近代日本,因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社会之中。思潮的推崇者、代言人共话相约,以各自团体为宣传、斗争阵地,向民众传达核心理念与实践目标。在诸多社团中较为著名的有友爱会以及日本社会主义同盟。

友爱会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劳动团体,从创团之初便致力于维护劳工权利。在《日本劳动总同盟(友爱会)》中,谢晋青曾对友爱会的历史、组织、主张和态度、中心人物、今后趋向等问题作了相对客观的介绍。在价值理念方面,友爱会并非是一个激进的团体,而是宣扬“劳资合作”,以温柔的态度与资本家周旋,因而“在帝国主义底日本政府下面,能生长八九年,而不被政府歼灭”。在目标追求方面,虽然“近来各地方底罢工事件,都件件和友爱会有直接关系”,但是罢工运动的目的仅为争“待遇问题”,而非极力争“产业管理权”。

虽然友爱会的价值理念、目标追求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着消极因素,但其在维护劳工利益方面,却是始终坚守积极态度:一方面,以纲领、条文的形式定性友爱会是劳动者的团体,例如,颁布二十条为劳动者争权利、谋福利的主张以谋“地位的改善”。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如举行排列示威行动、罢工、与其它社会团体联合等斗争形式争取劳动者的权益。

除了劳动团体友爱会,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短暂存在着一个社会主义同盟,由于它存世时间之短以及相关资料的匮乏,学界对其并未形成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对《觉悟》中有关同盟的通信、新闻报道等进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有关同盟成立、发展以及解散的研究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资本主义迈入成熟时代的同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也日益加重。为了反对日本政府的压迫、谋求无产阶级的解放,在日本社会党人的宣传下,以山川均、大杉荣、堺利彦、麻生久、荒畑寒村、赤松克麿等为中心,在“包括一切社会主义者”的口号下,联合友爱会、信友会、新人会、晓民会等团体,筹建日本社会主义同盟。为求進一步提升影响力,同盟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设立书籍日,动员男女成员“在每星期日结成大队,到马路上散卖社会主义底书籍和传单”。二是与反社会主义的派别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例如,针对日本大学的国家主义者表演话剧讽刺社会主义者,同盟成员不甘示弱,同样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进行反击。三是刊行社会主义同盟的月刊杂志,通过报刊媒介将同盟的理念、方针、目标等传及万家。正当同盟如火如荼准备成立大会之时,陈望道也在《觉悟》上刊文介绍日本社会主义同盟的相关信息,并列举同盟制定的十四条会规约草案。

日本社会主义同盟的成立,是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对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具有初步的统一战线的思想。“日本社会主义同盟是各种有主义的团体联络而成的一个大团体。内中有无政府主义者,有工团主义者,有布尔塞维克主义者……”“佢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推翻现制度的。”第二,越来越多的同盟成员转而推崇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劳动运动社中,共有成员10人,除了大杉荣,其余9人“都是极赞成并且要尝试布尔塞维克底滋味的”。此外,劳动团体如友爱会和信友会,也都“急激赤化”,这些都是同盟的功劳。第三,同盟的成立对于其他深受资产阶级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而言,也具有鼓舞的作用。谢晋青在获知日本社会主义同盟大会顺利召开的消息后甚是欢欣,连夜撰写完通信稿,称赞同盟的成立是“盛举”,大会是“盛会”。

对日本社会主义同盟的成立,有些国人持乐观的态度,如陈望道认为:“同盟会成立了,会员因为意见有交换底时候,猜疑有解释底机会,至少可以在消极方面少了许多无谓的防卫与攻击。我们固然该与晋青先生显出同一态度,承认同盟会在渐趋一致上的功效。”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同盟于1920年12月正式成立,仅仅存世一年,便宣告解散。虽然说日本官厅的打压、清剿占了很大的原因,但意识形态、主义的不同始终是横亘在派别联合之间的沟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在处于地下活动时期,‘同盟更加成了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和无政府工团主义分子间的尖锐的内部斗争的舞台了”,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纵观日本社会主义同盟成立、发展、失败的历程,不难发现,同盟的成立是日本马克思主义者与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联合,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联合,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内部的联合已如此艰难,马克思主义者与其他主义者的联合可谓会更加艰难。

四、小结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日本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归根结底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武装头脑,化解深植于国内的主要矛盾进而改造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而深入传播,离不开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发展成果的竞相传入国内,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日本马克思主义者斗争事迹的激励。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必要条件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仅仅是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却不善于运用,从而成为纸上谈兵。同时,先进的个人品格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做到有包容力、有机略、有定见,杜绝不明瞭、无热力。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译介的推进。石川祯浩曾经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民很难接触汉语社会主义的书籍,连外语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也极难获取。中国人民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途径之一便是知识分子将已经在日本翻译、介绍过的内容进行二次翻译,进而通过大众媒介向人民大众传播。此外,一些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也通过翻译传入中国,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三是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也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盛。虽然友爱会及日本社会主义同盟不可避免沾染某些消极、幼稚的因素,但对于其他国家深受帝国主义以及封建主义压迫的人民而言,极具鼓舞作用。劳动者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联合的尝试经验,激励着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共谋联合,向共同的敌人作最坚决的斗争。综上所述,日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在研究中,必须理性认识并正确评价日本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影响。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丁  达)

猜你喜欢

传播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