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研究

2021-09-10任文静

现代英语 2021年2期
关键词:四大发明说明文英语

任文静

(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一、引言

现阶段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写作课程的学习,如何在写作知识、策略和能力方面取得质的飞跃一直困扰着诸多教育工作者。当代认知科学提出并发展了具身认知理论,该理论应用于教学中,形成了具身认知的教学观、知识观和学习观,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基于此,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重新审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教学要素,通过挖掘写作课堂的具身性、情境性元素,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革新,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概念

传统的认知主义提出认知即计算。针对传统认知观将人脑电脑化的不足,当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观,试图对心-身-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给予系统的理论说明(官群,2019)。对哲学“身心二元论”的批判助推了具身认知的形成,随后又不断发展为身体(知觉)现象学,这成为具身认知理论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该理论应用于教学中,形成了具身认知的教学观、知识观和学习观,教学因此也具有了具身性、多感官参与和心身统筹发展等特点(范文翔和赵瑞斌,2020)。身体承载着人的感知和行为;认知依赖身体,服务行动;具身认知产生于身体和外界交互中。Wilson(2002)在«具身认知的六个观点»(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一文中系统梳理、评价了关于具身认知的六个观点,指出具身认知内隐于身体和世界的交互中。认知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发生在某种环境下,置身于某种情境中,基于身体而又服务于某种行动,因而是一种具身性、情境性的体验过程(陈醒和王国光,2019)。教学中,教师通过统筹安排多种教学要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多元教学环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情境化,增强感官体验,做中学,增加学生的身体体认,促进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

三、英语写作课程的介绍

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即大二下学期秋季学期。学生已经修过综合英语以及英语语法等基础课程,具备英语写作的基本能力。课程教材采用的是冀成会主编的«高级英语写作教程»,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写作知识、写作策略和写作能力。写作知识指的是词汇选取及运用、体裁、标点、篇章结构、文章润色等方面的知识;写作策略包括运用恰当句型表意,谋篇布局,逻辑段落生成,仿写和读后续写等写作技能和方法;写作能力涉及针对话题合理构思,发表观点,合理论证,修改评阅,以及思辨批判性写作的能力。写作话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问题、时事评论、家庭校园生活、人物描写、人生哲理、科技发明等,注重知识积累、育人与价值塑造,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辨和有效表达的能力。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和巩固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表达能力。

四、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一)具身教学的必要性

具身认知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英语教学具身性的特点,学生身处不同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情景中,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体知识结构等也存在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增加学生心身体验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那么学生的个性将得不到发展。基于此,下文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就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具身教学设计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二)具身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写作知识目标:掌握新四大发明相关词汇,并能够正确选词组句;写作中能够正确使用标点;具备篇章结构、说明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写作策略包括能够正确运用恰当句型表意,能够谋篇布局,组织段落,掌握模仿范文和读后续写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写作能力目标:能够就新四大发明立意构思,具备定观点后充分论证的能力,具有对初稿进行修改评阅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就“中国新四大发明”分享交流看法,交流后小组合作形成共识;学生通过交流能够由浅入深发掘新四大发明背后的故事,体会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进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具身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发掘“新四大发明”的相关词汇表达,灵活运用各种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通过说明文范文赏析,学生写作实例分析,能够写作符合要求的说明文佳作。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缩影,深度思考其背后蕴含的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真正使学生自主自发地结合自身专业深入学习中国文化,提升用英语传播中国元素的能力,肩负起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义务。

(三)具身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课程以不同文体体裁为依托,写作话题依托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具体表现为记叙文学生需要完成“愚公移山”经典中国典故的英文写作;描写文学生要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洛阳当地的历史文化,深入洛阳市博物馆调研选取一个人物、场景、物件、事件等进行描写,如描写文物唐三彩马;说明文学生的写作主题为新四大发明;议论文主要结合自身完成当代青年的理想责任担当。通过精心选取话题,为开展具身教学、学生身心融入奠定基础。

课程资源建设包括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完成课程建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本课程结合BOPPPS模型的六个阶段[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预评价(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评价(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Closure)]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的理念引入课堂。学生参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国才杯”英语写作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撰写参赛稿,充分应用学到的写作知识、写作策略,锻炼写作能力。

(四)具身教学设计安排

依据具身教学观、学习观,下面尝试对一次具体的说明文文体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如表1所示,本研究从不同方面呈现了一次具身写作教学设计过程。首先复习之前学过的描写文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引入先前评讲过的具体学生写作实例,唤起学生们的描写文记忆,提醒大家注意描写文写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写洛阳地铁里的环境,通过地铁描写,引出说明文——新四大发明主题。其次,写作前,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范文——汽车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总结说明文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同时借助图片和视频简要说明写作对象和任务。再次,作文提纲结构,谋篇布局。这一过程需要个人首先思考列好提纲和段落大意,而后小组内讨论完善。最后,修改评阅。引导学生进行二次修改,润色结果用词以及标点;了解专四作文评价标准,在组内对应每个要点进行评价和打分,形成终稿。

表1 具身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设计

五、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教师将具身认知的教学观、学习观,身体性、互动性和环境性应用于英语写作实践中。深入发掘写作课堂的具身性、情境性元素,努力构建多模态的课堂教学环境,灵活采用情景化、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和多感官参与,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四大发明说明文英语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原来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发明”
“新四大发明”引爆汉语生活
“新四大发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最好见证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