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导习,以习促学
2021-09-09汪之才
汪之才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掀起了变革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思潮,笔者以此次对“评价”大变革为契机,着力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初步总结出了“以变评价为导向,以变练习为手段,以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的“习案法”教学理念。现以案例对这一理念进行解读,本案例是教师进行必修三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的一节常态课。
1.变“评”—— 教案→学案→习案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教学目标达到与否的测量与判断则体现在教學评价上,评价客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曾引发了“教案”向“学案”的转变,“教案”的预期结果是教会学生知识,一般采用总结性评价,“学案”出现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这和新课改理念是一致的,但“学案”在评价学生生物学科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方面,显得非常模糊,不具有可测量性,笔者所提倡的“习案”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习案”是教师备课的产物之一,其核心是学生“习”,由课前习、课中习与课后习三部分构成,即教师设定“习”的考核点,学生根据考核点“习”教材(即课前习),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出题、解题(即课中习),最后学生进行建构考核点间的体系(即课后习),教师自始至终只充当引导和评价的角色。
下表是教师分解本节课三维目标的个例,以及对学生“习”的评价点。
上述量化、具体化评价点,既是确定学习的标准,又使得学习目标由抽象变具体、由定性变定量、由模糊变精确,从而更能清晰引导学生“习”的方向,使学生自主学习时有“评”可依,有的放矢,进而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优化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提供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准确、更具体、更全面。
2.变“习”—— 传统型练习→开放型练习→创造型练习
传统意义上的习,通常指教师为检测或巩固学生学习效果而呈现的练习,这种“习”只是信息单向的输入与输出,其成败完全取决于练习题的质量,学生处于被检测与被巩固的地位,不宜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宜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再加上千篇一律的练习题满足不了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无法因材施教。开放型练习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型练习的一些缺陷,其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可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出学生的热情,学生也只是“愿学”,远没有达到“乐学”的境界。“习案法”中“课中习”是一种创造型练习,练习题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学生以教师给出的评价点为依据,内化知识,设计出相关的练习题,说明设计意图,并进行小组讨论作答,最后教师选择出代表性的题进行评价。
例:考核点——能围绕能量传递效率(10%~20%)设计以食物链为载体的计算题。某学生设计的练习题为:
考核点——能以人们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为立足点设计题目
学生能设计出上两个题,应该说出题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是很到位的,这也说明了学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当然,学生因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设计题目时往往会词不达意,这需要教师或学生间的相互指导。教师在评价和指导评价时,给出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例子,先让学生加以分析评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产生思维冲突,引起辨析,进而深刻地理解知识。
总之,“习案法”中,在不同的时期让学生编题目,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将新知识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认知结构中,这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出题,并能走向讲台,对编制题目的意图进行讲解,这对提升学生自信心,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这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极力提倡的“小先生”制。长期训练下去,学生会逐步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并会由学习型发展成研究型,进而实现“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会用知识→善用知识”的转变。
3.变“学”——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建构学习
建构式学习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分配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任务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形成概念图。概念图通常是将概念至于方框或圆框中,用各种线条或箭头将相关概念加以连接,再在线上用文字描述概念间的关系,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这也是一种评价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具。
在本例的“练后习”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建构概念图的探究情境,即“找出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之间的能量关系”,当然,每个学生设计的简图有所差异,教师选取其中较好的进行投影展示,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找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融合成完善的概念图,学生建构的概念图如下。
上述概念图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中整合好的知识,产生零碎知识问题,然后找出各零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部分组合成整体,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新知识得到内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学习的过程,但比发现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整个概念图的制作过程,是在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中,由学生进行“整理资料→整合知识→形成某主题的已有知识图→在已有知识结构中嵌入新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固定学习内容→修正与完善”,整个过程为学生的高级思维建构了框架,指导学生制作概念图,实际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评价的导向中,历经了课前习、课中习与课后习环节中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印象深刻地理解了能量流动的各种概念及其关系,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之后对本节知识的反馈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非常理想,在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观察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习惯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