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不同阶段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1-09-09刘维丽王威许钦朱俊青张雁黄亚娟

河北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肝胆围术心理

刘维丽 王威 许钦 朱俊青 张雁 黄亚娟

近年来,我国肝胆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肝胆疾病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患者多因心理负担较重而出现消极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在患者围术期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术后康复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心理干预是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调整其焦虑、抑郁程度,从而增强患者心理内环境的适应性,保证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处于正常范围,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保证术后康复效果[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行肝胆手术哮采取围术期不同阶段心理干预,探讨该干预模式对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对疾病应对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肝胆手术患者9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6.39±8.72)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7例,胆肠吻合术7例,胆道探查与引流5例,胆管切开取石术4例,肝叶切除术4例,脾脏手术3例。试验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21±6.32)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8例,胆肠吻合术5例,胆道探查与引流6例,胆管切开取石术3例,肝叶切除术5例,脾脏手术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55±7.03)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8例,胆肠吻合术6例,胆道探查与引流6例,胆管切开取石术4例,肝叶切除术2例,脾脏手术4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给以有效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A组术后给予充分的止痛措施,试验B组给予常规止痛。

1.2.1 术前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耐心与患者进行交谈,每次交谈时间≥30 min,清楚了解患者内心的疑惑,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劝导、启发、鼓励,从而消除其焦虑。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用专业知识说服患者平稳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责任护士需同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进行沟通,确保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其他手术室人员间无陌生感,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2.2 利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支持:①责任护士可与主治医师一起巡查患者,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加强患者社会支持,协助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之中,给以患者心理关怀,有效发挥社会支持的增益性功能[3],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③脱敏疗法[4],向患者介绍同类手术成功的案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手术成功者介绍自己的经验,以缓解患者焦虑,增强手术治疗的信心。④对于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请精神卫生科的专业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采取药物干预。

1.2.3 术前常规适应性训练:告知患者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促进肺部呼吸运动,还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5]。因而,术前除对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有效咳嗽、胸式呼吸,床下活动的动作要领等常规训练外,还需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想象放松法的技巧,以平稳患者的情绪,提高信心[6,7]。

1.2.4 知识干预:向患者介绍疾病类型、手术方式、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并向患者介绍手术预期效果,同时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知识、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从而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此外,还可利用多媒体对患者讲解围术期知识宣教,以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操作,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根据患者的个人习惯,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1.2.5 早期进食指导:小肠蠕动及吸收功能于术后4~8 h恢复,术后及早进食不会增加恶心、呕吐、腹胀等肠胃不良反应发生。术后6 h适量饮水,8~12 h可服用缓泻剂,以促进患者通气或排便,36 h内以流食为主,3 d后可恢复为正常饮食。

1.2.6 术后止痛干预:指导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以确保手术部位血液循环通畅,以免发生肿胀等。无禁忌者,术后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止痛剂,要求患者不感到疼痛或只感到轻微疼痛[8],从而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虑、抑郁等心理,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应激反应: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比较应激反应改善情况。(2)抑郁状态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提示抑郁越严重。(3)焦虑状态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评分越高,提示焦虑越严重。(4)心理韧性评价[9]: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乐观性(4项)、坚韧性(13项)、力量性(8项)共3方面,每项目评分0~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韧性越强。

2 结果

2.1 3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状态比较 术后,3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尤以试验A组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状态比较

2.2 3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术后1 d时,3组的抑郁(HAMD、SDS)评分与焦虑(HAMA、S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试验A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显著,其次为试验B组,最后为对照组,3组术后1 d时的HAMD、SDS、HAMA及S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n=30,分,

2.3 3组护理后心理韧性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乐观型、坚韧性、力量性均优于对照组,尤以试验A组的心理韧性最强,其次为试验B组,最后为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护理后心理韧性比较 n=30,分,

3 讨论

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肝胆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由于该方案术式复杂、难度系数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10],因此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心理负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加之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同时也可对患者心理反应产生强烈的影响,这种强烈的心理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循环及内分泌系统,还会对麻醉及手术的顺利实施产生干扰[11]。因此,针对肝胆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确实保障围术期患者手术效果。

心理干预是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调整其焦虑、抑郁程度,从而增强患者心理内环境的适应性,保证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处于正常范围内,以促进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临床护理干预,术后1 d时,3组的生理应激反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理应激反应[抑郁(HAMD、SDS)评分与焦虑(HAMA、S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其中以试验A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显著,其次为试验B组,最后为对照组,且3组术后1 d时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A组患者的乐观型、坚韧性、力量性均优于试验B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间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针对围术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加深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案的了解,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使其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配合麻醉及手术治疗,降低应激反应[12],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向患者介绍为其执行手术的小组成员及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社会支持不仅可帮助医护人员照顾患者生活起居,还能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效果[13]。(3)除术前心理干预外,该护理模式中还强调了术后相关细节,如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床下功能训练,不仅有助于促进肺部呼吸运动[5],还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从而加快患者的痊愈。(4)运用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促进患者了解自身病症的有关知识,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不仅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14],还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切口顺利愈合。(5)术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止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因疼痛而产生的烦躁、焦虑心理,从而促使各器官功能恢复[15]。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围术期不同阶段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心理韧性。

猜你喜欢

肝胆围术心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心理小测试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