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原型范畴理论的语义学来源

2021-09-09李葆嘉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汉译词语

李葆嘉

引 言

通常认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首创家族相似性理论(写于1936年11月—1937年3月),即范畴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式的相似关系,且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在此基础上,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罗施(Rosch,1973,1975)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本研究首先基于文本,解读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通过追溯“game”的语义引申线索,揭示所涉指称对象都具有基本共同点。家族相似性看到的只是当前词义的错综复杂表象,而未思考蕴藏于词语使用中的引申历史层次或认知过程。然后论述语言哲学家奥斯汀(1940,Pub.1961)的原核意义论(包括一词多义说)。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查考西方语义学史上的经典论著,揭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英、德、法、俄等国家的语义学家已有与“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原型范畴理论”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精辟见解,尤其是埃德曼(Erdmann,1900)已经提出词义的“中心”和“边界”说,加德纳(Gardiner,1932)已经建立了“意义域”(中心、边界、分组、偏离、外围化)理论。就学术史而论,所谓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语言哲学家所言)和范畴原型理论(认知心理学家所言)皆非首创。

一、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

我们首先解读文本(本文所有外文的汉译皆为笔者所译,其中“【】”内的内容为笔者评注)。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1)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英德双语版),第一部分写于 1936—1945年,全书初版于1953年。本文引用的版本为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6(包括德文版和英文译本)。汉译本参阅汤潮和范光棣翻译的《哲学研究》(三联书店,1992)、陈嘉映翻译的《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涂纪亮翻译的《维特根斯坦全集8·哲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等。66—76节中写道:

66.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proceedings that we call “games”.I mean board-games,card-games,ball-games,Olympic games,and so on.What is common to them all ?—Don’t say:“theremustbe something common,or they would not be caller ‘games’ ” —butlook and seewhether there is anything common to all.-for if you look at them you will not see something that is common toall,but similarities,relationships,and a whole series of them at that.To respect:don’t think,but look! —Look for example at board-games,with their multifarious relationships.Now pass to card-games;here you find many correspondences with the first group,but many common features drop out,and others appear.When we pass next to ball-games,much that is common is retained,but much is lost.—Are they all ‘amusing’? compare chess with thoughts and crosses.Or is there always winning and losing,or competition between players? Think of patience.In all games there is winning an losing;but when a child throws his ball at the wall and catches it again,this feature has disappeared.Look at the parts by skill and luck;and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kill in chess and skill in tennis.Think now of games like ring-a-ring-a-roses;here is the element of amusement,but how many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have disappearedAnd we can go through the many,many other groups of games in the same way;can see how similarities crop up and disappear.

And the result of this examination is:we see a complicated network of similarities overlapping and crisis-crossing:sometimes overall similarities,sometimes similarities of detail.[1]31-32

汉译:例如,考虑一下这种我们称为“游戏”(译按:英“games”;德“Spiele”(2)德语的“Spiele”(游戏)与英语对译如下:(1)game:spiele(游戏),wild(狩猎游戏),wildbret(鹿肉,狩猎目标);(2)play:spiel(玩),spielraum(移动→旅行),schauspiel(戏剧);(3)match:spiel(比赛),kampf(战斗),wettkampf(竞争);(4)gamble:spiel(游戏),risiko(冒险)。)的活动,包括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运动等,它们的共同点(common;译按:加下划线表明该词语的重要性)都是什么?——不要说:“它们必定有一些共同点,否则它们不会叫‘游戏’”——而要注目并观察它们是否都有某些共同点——因为,假如你观看这些游戏,那你不会看到所有游戏具有任何共同点,除了相似之处,相互联系,它们就是这样一个总体系列之外。再说一遍:不要去想,而要去看!——比如棋类游戏,你看到的只是它们各式各样的关系。【评:强调感官的观察,排斥心理的思考。而对词义,特别是对活动类词语的词义并非仅靠注视】现在转到牌类游戏,你在这里可以找到与第一类游戏的很多对应之处(correspondences),但是很多共同特性(common features)消失了,而出现了其他特性。【评:未指出哪些特性消失,又出现了哪些特性】当我们转到球类游戏时,许多共同点还在,但也失去了许多。【评:同样没有具体分析】——所有的游戏都是“娱乐性”的吗?【评:“娱乐性”并非其基本共同点】比较一下国际象棋和画圈打叉游戏。或者,在游戏者之间总有输赢和竞争吗?想一想接龙(译按:德文版此处是“Patiencen”)。虽然所有游戏都有输赢,但当儿童对着墙扔球接球玩耍时,这个特性已消失了。【评:比赛才有输赢,非比赛的游戏无输赢】看看需要技巧和运气的部分游戏;再看看下棋技巧和打网球技巧之间的不同。【评:具体技巧不同,但都属技巧类】现在想一想像跳圈圈(译按:德文版此处是“Reigenspiele”,舞蹈游戏)这种游戏;这里有娱乐成分,但有许多其他特性不见了!【评:未说明哪些特点不见了】我们还可以用同样方式仔细考察许多其他种类的游戏,能看到其中的相似之处(similarities)是怎样突然出现和消失了。【评:仍未作具体分析】

这种考察【评:即凭视觉感官印象,而不是具体分析】的结果是:我们看到一个重叠交叉相似点的复杂网络:有时从总体上相似,有时在细节上相似。【评:此处无具体分析】

67.I can think of no better expression to characterize these similarities than “family resemblances”,for the various resemblances between members of a family:build,features,colour of eyes,gait,temperament,etc.overlap and criss-cross in the same way.—and I shall says:‘games’ form a family.

And for instance the kinds of number form a family in the same way.Why do we call something a ‘number’? well,perhaps because it has a-direct-relationship with several things that have hitherto been called number,and this can be said to give it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to other things we call the same name.[1]32

汉译: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性”(译按:德文版此处是“Familienähnlichkeite”)能更好地表达这些相似性特征的说法,因为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相似点:体形、容貌、目色、步态、性情等,也以同样方式重叠和交叉。——我要说的是:各种“游戏”形成了一个家族。【评:没有列出各种“游戏”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各种各样的数字也以同样方式形成一个家族。我们为什么称某种东西为“数”?好的,也许因为它与迄今称为“数”的许多东西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并且可以说,它与我们称为同样名称的其他事物具有间接的关系。

68.“All right:the concept of number is defined for you as the logical sum of these individual interrelated concepts:cardinal numbers,rational numbers,real numbers,etc.;and in the same way the concept of a game as the logical sum of a corresponding set of sub-concepts.” —it need not be so.For Icangive the concept ‘number’ rigid limits in this way,that is,use the word “numbers”for a rigidly limited concept,but I can also use it so that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isnotclosed by a frontier.And this is how we do use the word “game”.For how is the concept of a game bounded? What still counts as a game and what no longer does? Can you give the boundary? No.you candrawone;for none gas so far been drawn.(but that never troubled you before when you used the word “game”.[1]32-33

汉译:“好吧,你把数的概念定义为这些相互关联的个别概念的逻辑总和,包括基数、有理数、实数等;以同样方式,也可以把游戏的概念定义为一组相应的下位概念的逻辑总和。”【评:此处用逻辑学话语】——但未必如此。因为我可以用这种方式给“数”这个概念划定严格的范围,也就是说,把“数”这个词视为一个严格限定的概念。然而,我也能这样使用它,即不划一条边界(frontier)去封闭这个概念的外延。【评:为概念的外延划出严格界线,这是逻辑学的研究;词语的范围不用边界封闭,这是日常语言的现象】而这正是我们怎样使用“游戏”一词的方式。至于怎样才是有界(bounded)的“游戏”的概念呢?什么仍算游戏,而什么不再算呢?你能给定这个界限(boundary)吗?不能。【评:基于逻辑学立场,可为“游戏”概念划界】你可以划出一条,而迄今无人划过(但在你以往使用“游戏”一词时,从未感到困惑)。【评:维特根斯坦在词语和概念、日常语言和逻辑研究之间跳来跳去】

69.How should we explain to someone what a game is ?I imagine that we should describegamesto him,and we might add:“Thisand similar thingsare called ‘games’ ”.And do we know any more about it ourselves? Is it only other people whom we cannot tell exactly what a game is ? —But this is not ignorance.We do not know the boundaries because none have been drawn.To respeak,We can draw a boundary—for a special purpose.Does it take that to make the concept usable ? Not at all (Expect for that special purpose.) No more than it took the definition:1 pace = 75 cm.to make the measure of length ‘one pace’ usable.And if you want to say “ But still,before that it wasn’t an exact measure”,then I reply:very well,it was an inexact one.—Though you still owe me a definition of exactness.[1]33

汉译:我们应该怎样向某人解释何为游戏呢?我想,我们会向他描述一些游戏活动,【评:词解的描述法】并且我们可能加上一句:“这些活动和诸如此类的活动就叫作‘游戏’。”【评:词解的指示法及列举法】难道我们自己对此还能够知道得更多吗?仅仅是我们无法确切地告诉别人何为游戏吗?【评:日常语言的解释就是如此】——但这并非出于我们的无知。我们不知道这些边界,是因为无人划出过。再说一遍,我们可以划一条边界——为了特定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概念合用吗?根本不是。【评:混淆日常词语和逻辑概念】就像没有给出“一步=75 厘米”的定义,测量长度的“一步”仍然是合用的。如果你要说“但对之界定之前,它至少不是一个精确的测度”,那我回答:对啊,尽管它是一个不精确的长度单位,但是你还是没把精确的定义告诉我。【评:“一步”本是约量词,而并非确量词。除非人为规定,“步”才会变成确量词】

71.One might say that the concept ‘game’ is a concept with blurred edges.—“But is a blurred concept a concept at all”.—Is an indistinct photograph a picture of a person at all? Is it even always an advantage to replace an indistinct picture by a sharp one? Isn’t the indistinct one often exactly what we need ?[1]34

汉译:人们可能说“游戏”概念是一个边缘模糊的概念。【评:作为日常词语,“游戏”的边缘是模糊的,无须划定;作为逻辑概念,“游戏”的边界是可以划定的,使之明确】——“但模糊的概念终归是概念”——模糊的照片是某人的肖像吗?用一张清晰的照片去替换一张模糊的,总会好一些吗? 而模糊的照片,不正是我们时常要用的吗? 【评:维特根斯坦要表达的是:我们需要模糊的概念】

75.What does it mean to know what a game is ? What does it mean,to know it and not be able to say it ? Is this knowledge somehow equivalent to an unformulated definition? So that if it were formulated I should be able to recognize it as the expression of my knowledge? Isn’t my knowledge,my concept of a game,completely expressed in the explanations that I could give? That is,in my describing examples of various kinds of game;shewing how all sorts of other games can be constructed on the analogy of these;saying that I should scarcely include this or this among games;and so on.(3)德文版的此句是:Nämlich darin,dassich Beispiele von Spielen verschiedener Art beschreibe;zeige,wie man nach Analogic dieser auf alle möglichen Arten andere Spiele konstruieren kann;sage,dass ich das wohl kaum mehr ein Spiel nennen würde;und dergleichen mehr.[1]35

汉译:何为意味着知道什么是游戏?何为意味着知道却不能说清?该知识以某种方式相当于一个未系统阐释的定义吗?因此,假如对之阐述,你们就应认为以它作为我这方面知识的表达吗?我的知识,我关于游戏的概念,在我能给出的解释中不是完整的表达吗?【评:潜在的知识并非全部投射在某个词语的一般解释上】换而言之,我描述了各种游戏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以类似方式设计其他游戏,包括几乎不能再称为游戏的活动以及其他的话我都说了。【评:语言是示意的地图,而不是实际上的山川河流】

76.If someone were to draw a sharp boundary I could not acknowledge it as the one that I too always wanted to draw,or had drawn in my mind.For I did not want to draw one at all.His concept can then be said to be not the same as mine,but akin to it.The kinship is that of two pictures,one of which consists of colour patches with vague contours,and the other of patches similarly shaped and distributed,but with clear contours.The kinship is just as undeniable as the difference.[1]36

汉译:假如某人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我也不能承认它就是我也总想划定的,或在我心里已经划定的。【评:边界的划定本来就有一定的人工干预性,而词义的理解基于个体经验】因为我根本就不想为之划界。接着我可以说明,他划定范围的概念不同于我的概念,但与之是类似的(akin)。这种亲缘关系(kinship)好比两张图画之间的亲缘关系,一张由轮廓模糊的色斑组成,【评:日常词语】而另一张的形状和布局类似,却由轮廓清晰的色块组成。【评:逻辑概念】它们之间的这种亲缘关系,正像其差别一样不容否认。【评:总体上,维特根斯坦在日常词语和逻辑概念之间游走】

维特根斯坦论述的要点是:(1)你看不出所有游戏有什么共同点,你只会看到这些活动之间的相似点及其亲缘关系。即游戏活动没有共同点,只有相似点及其亲缘关系。(2)A类游戏的成员之间有各式各样的亲缘关系。在B类游戏上,可找到很多和A类游戏的相似之处,但很多相似点消失了,而出现了其他的相似点。再看C类游戏,与B类游戏相比,有些共同点还在,但许多共同点却没了。即游戏活动之间是AB、BC、CD……式的相似关系,一些共同点递减,同时出现另一些共同点。这种情况达梅斯泰特尔(1886)称为“串联”,莱考夫(1987)称为“链锁”。(3)“家族相似性”即家族成员之间的各式各样相似点,以“一些相似点不见、又出现其他相似点”的方式重叠交叉组成网络。即各种“游戏”形成一个家族或网络。(4)我们使用“游戏”一词,但没有划一条边界去封闭该概念的外延。即“游戏”一词的范围并非封闭的。(5)“游戏”概念是一个边缘模糊的概念。

维特根斯坦的论述可概括为:各种游戏活动只有相似点;“游戏”一词的各种用法形成一个家族;“游戏”概念是一个边缘模糊的概念。然而,我们在此首先必须明确区分:“游戏活动”是人类行为,“游戏”一词是语言单位,“游戏”概念是逻辑单位。对于这些,维特根斯坦一直混用。

二、作为语言学问题的“游戏”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一再强调“注目并观察”、“不要去想,而要去看”?是因为柏拉图(Platon,约前427—前347)认为,我们对那些变化的流动事物只有见解,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运用理智来了解的“理念”。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阐明,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是对多个事物所具共同点的想象。尽管维特根斯坦一会儿用“词”,一会儿用“概念”,我们仍然可以厘清两个问题:(1)作为词语,“游戏”的这些活动只有亲缘关系,为什么只有相似点的这些活动都叫“游戏”?(2)作为概念,“游戏”的范围并未划出一条边界封闭起来,而是一个边缘模糊的概念。

我们认为,第一个问题是语言学问题(日常使用的词语,无须定义,只有释义);第二个问题是逻辑学问题(加以定义的概念,需要划定外延)。维特根斯坦没有区分“语言学的词语”和“逻辑学的概念”。前者是日常语言中的自然单位,使用者是日常语言人(没有受过专门逻辑学训练的人;当然,受过逻辑学训练的人也同样使用日常语言);后者是逻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根据逻辑要求以分析思维、辩论的表达单位(具有一定程度的人为规范化)。维特根斯坦具有双重身份,他是日常人(使用日常语言),又是逻辑人(使用逻辑方法)。前期(1912—1921)的维特根斯坦是逻辑经验主义者,在《逻辑哲学论》(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1914—1921)中试图识别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清晰地说出“逻辑上完美的语言条件”来定义哲学的界限。后期维特根斯坦已不再强调科学和逻辑,他认为,通过日常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可以校正我们的思想。因此,维特根斯坦的纠结在于——使用逻辑方法分析自然语言产生的龃龉——词语为什么没有传统概念理论所认为的清晰度,由此决意向经典范畴理论(每个范畴成员身份都取决于一套充分必要条件;范畴内所有成员地位是平等的;范畴的边缘是清晰的)挑战。

作为语言学问题,“游戏”是一个统称(某类活动),棋类、牌类、球类、运动类游戏都是具体的活动。维特根斯坦的疑问——这些具体活动为什么会统称某类活动呢?这并非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历史语言学问题,或历史上的词语使用及其意义引申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追溯该词的词源及其历史语义的引申线索,但是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这么去做。

首先,英语有两个“game”,其中一个与“腿”有关。参照英语《在线词源词典》(OnlineEtymologyDictionary),其历史语义及其发展脉络梳理如下(“< ”表“来自于”,以下同此):

现代英语“game”(adj.,跛脚的,见于1787年)<“gambol”(n.,嬉闹,见于1590年)<中古英语“gambolde”(嬉闹跳跃,见于1510年)/“gambon”(火腿)/“gammon”(腌猪后腿)/“gammerel”(小腿)/“gamble”(腿)<“gambol”(v.,嬉闹跳跃,见于1580年)<中古法语“gambade/gambader”(马跳跃,见于15世纪)<后期拉丁语“gamba/gambad”(马腿或马蹄)<哥特语“hamfs”(斩断的、使残缺的、跛足的)<希腊语“kampe”[(关节)弯曲]。[2]

其引申线索可图示如图1:

图1 与腿有关的“game”的语义引申线索示意图

这些词语的形成具有语义引申性及其年代层次性,用平面的逻辑概念思维方式不合适。通过名物化、状态化、动作化、修饰化等途径实现语义表达之间的转化,表现为语义变化的层层“辐射”过程。既然这些不属于传统逻辑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不具有经典范畴理论的属性——范畴成员身份都取决于一套充分必要条件;范畴内所有成员地位是平等的;范畴的边缘是清晰的。如果要说这些词组成一个范畴,那么也并非传统经典范畴,而是一个意义域(有中心和边缘成员)或者“语义族”。总之,对此类词语进行研究,要采用的是词汇语义学方法,而不是逻辑概念方法。

另外一个是与“娱乐”有关的“game”,据英语《在线词源词典》,其多义状况如下:

game (n.)

见于约1200年,源自中古英语的“gamen”(娱乐,有趣;游戏,消遣)<共同日耳曼语[同源词:古撒克逊语“gaman”(娱乐),古高地德语“gaman”(运动,嬉戏),丹麦语“gamen”(娱乐),瑞典语“gamman”(嬉戏),古弗里斯兰语“game”(欢乐),古北欧语“gaman”(游戏,运动;快乐,消遣)],据说与哥特语“gaman”(参与、共享)相同<原始日耳曼语“*ga-”(表集体前缀)+“*mann”(人),含义是“人们相互”。

表“按规则参加以获胜或占优势的对抗”义的“game”,用于表示“体育竞赛、国际象棋、双陆棋”,始见于1200年。“game”尤其被用来表示“狩猎、捕鱼、用鹰行猎或打鸟的运动”。这种“捕捉野生动物的运动”约于1300年演变为公平竞赛的游戏,也称“gamey”(勇敢的)。其“赢得比赛的积分”义始见于1830年。[2]

game (v.)

中古英语“gamen”(娱乐、运动、开玩笑、嘲笑),来自古英语“gamenian”(玩耍、开玩笑、嘲笑)。从1400年左右,该词很少见于中古英语书面语,而现代用于“在游戏中玩耍”(约始见于1520年)的“game”可能是来自名词的一种新形式。

game (adj.2)

“准备行动、毫无畏惧、完全胜任”,其字面义可能是“斗志昂扬的公鸡”,始见于1725年,来自“game-cock”(为争斗饲养的鸟,见于1670年),源自“娱乐、消遣”意义上的“game”。

将这些义项按出现年代梳理如下:

game,赢得比赛的积分(1830年)

<在游戏中玩耍(1520年)

<狩猎运动竞赛(约1300年)

<按规则参加体育、棋类竞赛(1200年)

<娱乐、消遣(约1200年)

<古英语gamen,娱乐,有趣;游戏,消遣(450—1100年)

<哥特语gaman,参与、共享(6世纪前)

<原始日耳曼语*gamann,人们相互(2世纪前)

由此推定,其语义演变线索大致如下(“> ”表“演变为”):

原始日耳曼语“*gamann”(人们相互)>哥特语“gaman”(参与、共享)>撒克逊语“gamen”(娱乐,游戏、消遣)>中古英语“game”(娱乐、消遣)>“game”(体育、棋类对抗赛)>“game”(狩猎竞赛)>“game”(在游戏中玩耍)>“game”(赢得比赛的积分)

总体线索大体上如图2所示:

图2 与娱乐有关的“game”的语义引申线索示意图

其中的语义转化表现为“串联”(达梅斯泰特尔)或“链锁”(莱考夫)过程。

其次,梳理现代英语词典中关于“game”的一般释义。据《21世纪大英汉词典》,名词“game”的释义为:①游戏,运动;玩耍,娱乐(活动);戏嬉;玩笑。②(体育、棋类等的)比赛。③(比赛中的)一局,一盘,一场。④(获胜所需的)得分,(比赛中的)积分;比分。⑤赢,获胜。⑥体育用品,比赛器具,(棋、纸牌类的)游戏器具。⑦比赛方式(或技巧),比赛规则;竞技状态。⑧(需要技能、勇气、耐力等的)类似竞赛的活动;竞争。⑨勇气,斗争精神;忍耐力。⑩阴谋;策略;把戏,花招。[总称](野兽、野禽等)的猎物,猎获物;野味。目的物;追求物;攻击(或嘲弄、凌辱)的对象。[口语] 行业;职业,(尤指冒风险的)行当。[废]狩猎。(被饲养天鹅的)一群。[the game] [俚语] 卖淫;做贼。[3]

结合前面的相关线索,其语义网络可图示如图3:

图3 现代英语“game”的语义网络示意图

“game”(活动)的语义特征分析:

0.人们相互 [活动][相互性]

1.共享[活动][相互性][愉悦]

2.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相互性][愉悦][放松/宣泄]

3.体育、棋类对抗赛[活动][相互性][愉悦][比赛][体育][棋类][技能/智力]

4.狩猎游戏[活动][相互性][愉悦][比赛][狩猎][技能/勇气]

由此可见,[活动][相互性][愉悦]是其核心意义或基本要素,也就是这些游戏活动的共同点。

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义项,除了原始日耳曼语的“*gamann”(人们相互)和哥特语的“gaman”(参与、共享)已经消亡,古英语以来出现的引申义基本上都保留在现代英语中。现代英语中“game”的复杂语义网络,其实可以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而作为原始日耳曼语和哥特语的“人们相互”“参与、共享”,仍然潜藏在现代英语“game”的众多义项中。

通过对该词意义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所有的游戏都具有基本“共同点”,尽管“娱乐、竞争、勇气、智力、技巧、运气”这些要素在不同游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而,如果没有某个(或某些)必要的共同点,也就失去了自然语言中的词义引申基础。“游戏”这个词的所指,其基本特点是:(1)一种多人(包括假想的、替代的)参与的相互性活动;(2)会产生娱乐感;(3)有相应的道具和程式;(4)需要相应的技能、智力和勇气。一般的游戏活动可分为三类:宣泄性的(玩闹)、休闲性的(放松)和竞争性的(比赛)。

而作为逻辑学问题,“游戏”这个概念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棋类、牌类、球类游戏等下位概念,这些下位概念还包括更下位概念。作为概念(要求定义内涵和外延),逻辑学家完全可以给“游戏”概念的范围划出一条封闭的界线。因为逻辑本来就有人为性——智者的人为。

三、奥斯汀提出的原核意义论

莱考夫(1987)曾提出:“(1)人们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最早提出家族相似性、中心性和梯度性这些观点。(2)作为先驱之一,奥斯汀关于某一词语的多种意义之间存在联系的观点无疑是词典学和历史语义学早期观点的结晶。同时他提出了这些多种意义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当代一词多义观。”[4]14

作为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主要代表,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在《词语的意义》(TheMeaningofaWord,Written 1940,Pub.1961)中提出:我们为什么用同样的名称来叫不同(种类)的事物?与维特根斯坦不同的是,奥斯汀将这种分析扩展到对词语本身的研究,也就是试图回到“语言学问题”。按照莱考夫的术语,奥斯汀的分析涉及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转喻”。奥斯汀的例子是:

The adjective ‘healthy’:when I talk of a healthy body,and again of a healthy complexion,of healthy exercise:the word isnotjust being usedequivocally…there is what we may call aprimary nuclear senseof ‘healthy’:the sense in which ‘healthy’ is used of a healthy body:I call thisnuclearbecause it is ‘contained as a part’ in the other two senses which may be set out as ‘productive of healthy bodies’ and ‘resulting from a healthy body’….Now are we content to say that the exercise,the complexion,and the body are all called ‘healthy’ because they are similar? Such a remark can-not fail to be misleading.Why make it?[5]71

汉译:就形容词“健康”(healthy)而言,当我谈到健康的身体,又谈到健康的肤色、健康的运动时,这个词并不只是含糊的使用……这里有我们可以称为“健康”的原核意义。在该意义中,“健康”用于指健康的身体——我称此为原核,因为它在另外两个意义中“作为部分被包含”。这另外两个意义可以分别视为“身体健康产生的”和“促使身体健康的”……我们满意于把运动、肤色以及身体都说成“健康”,是因为它们相似吗?这种说法不可能不使人误入歧途。为什么会这样呢?

奥斯汀的“原核意义”与当代语言学家所称的“中心意义”类似。莱考夫认为,这种“作为部分被包容”的关系,即相当于转喻中的部分代整体。因而,奥斯汀的例子就可作如下理解:

B型的运动形成了A型的身体。

C型的肤色起因于A型的身体。

“健康”这个词即为A。

就命名而言,A可以代表B。【转喻】

就命名而言,A可以代表C。【转喻】

这样,“健康”这个词就具有A、B、C三种意义,由此构成一个范畴,其中的成员以上述方式彼此相关。A是该范畴的中心成员(奥斯汀的原核义),B和C是引申义。[4]19

奥斯汀指出,分析一词多义的前提,对说话者而言,就是这些意义已经形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如此自然,以致于不得不由分析家来辨析。显而易见,把多种意义联系起来的机制具有心理基础,并非某个精明的分析家随意思考的结果。奥斯汀一直试图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同样的词语表达不同的意义,并且暗示这些机制就是词语的使用法则,为通过同一词语将各种意义结合成组提供了“充分理由”。按照莱考夫的说法,这一机制就是“转喻”。

第二种情况是“隐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称为“类比”。奥斯汀的例子是:

WhenA∶B∶∶X∶YthenAandXare often called by the same name,e.g.,the foot of a mountain and the foot of a list.Here there is a good reason for calling the things both “feet” but are we to say they are “similar”? Not in any ordinary sense.We may say that the relations in which they stand toBand Y are similar relations.Well and good:butAandXare not the relations in which they stand.[5]71-72

汉译:当A∶B∶∶X∶Y 时,那么A 和X 通常用同样的名字来称呼。例如:“the foot of a mountain”(一座山的脚)和“the foot of a list”(一份名单的脚)。在这里,有充分的理由把这两种事物都称为“foot”(脚),但是我们能说它们是“相似的”吗?就一般意义而言并非如此。我们可以说,A和X之间持有的关系与B和Y的关系相似。说得都不错,但是A和X不是B和Y之间持有的那种关系。

莱考夫认为奥斯汀在此讲得不明确。似乎接下去要讲的是,以隐喻方式将人体投射到“mountain”(山)和“list”(名单)上。如对奥斯汀的分析加以扩展,并将其转成当代术语,就可得出:

A是人体的最下面部分。

X是山体的最下面部分。

X’是名单的最下面部分。

人体投射到那座山体上,就是A投射到X上。【隐喻】

人体投射到那份名单上,就是A投射到X’上。【隐喻】

“foot”这个词原来指称A。

A、X和X’构成一个范畴,A是中心成员,X和X’是非中心成员,通过隐喻与A相联系。[4]20

在汉语中表示山的最下面用“脚/足”(古代汉语“麓”,本义是生长于山脚的林木,转指山脚),而表示名单(文章、书籍、画卷等)的最后面部分则用“末尾”。末,木上的顶端、尽头;尾,动物的尾巴。汉语中有“文末”“文尾”的说法。又,文章注解,当页下面的注称“脚注”,文章末尾的注称“尾注”。

第三种情况是“链锁”。奥斯汀指出:

Another case is where I callBby the same name asA,because it resemblesA,Cby the same name because it resemblesB,D…and so on.But ultimatelyAand,sayDdo not resemble each other in any recognizable sense at all.This is a very common case:and the dangers are obvious when we search for something ‘identical’ in all of them[5]72

汉译:另一种情况,用与A相同的名称来叫B,因为它与A类似,也用相同的名称叫C,因为它类似于B,还用来叫D……诸如此类。但是最终,就可辨认的意义而言,A 与D彼此毫无类似之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当我们寻找它们全都具有的某些“全同之处”时,其困境显而易见。

Take a word like ‘fascist’:this originally connotes a great many characteristics at once:say,x,y,and z.Now we will use ‘fascist’ subsequently of things which possess onlyOneof these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So that things called ‘fascist’ in these senses,which we may call ‘incomplete’ senses,need not be similar at all to each other.[5]72

汉译:以“fascist”(法西斯主义者)这样的词为例,起初同时包含很多特征,比如特征x,y和z。既然我们后来用“fascist”来描述仅具这些显著特征之一的事物,那么,在此意义上称“fascist”的那些事物,我们可以称为“不周全”含义,彼此之间不必完全相似。

据莱考夫的解释,此处的A是原核义,B、C、D是引申义且构成链锁。莱考夫进而断言“当代学者运用核型理论进行的这些语义分析,与奥斯汀的思路十分接近。”[4]21据我们所见资料,当代学者运用核型理论进行的这些语义分析,以及奥斯汀的语义分析思路,皆植根于19世纪的语义学论著之中。

四、与之相关的此前语义学家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施等(Rosch 1973,1975;Rosch & Mervis 1975)在家族相似性理论基础上提出原型范畴理论。罗施早年在里德学院学习,本科毕业论文是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1975年与默维斯合作发表《家族相似性:范畴的内部结构研究》。1988年,吉拉兹(Dirk Geeraerts)在《认知语法和词汇语义学史》中引用了埃德曼的论述,以之作为当代原型范畴理论和语义变化研究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语义学之间存在相似之处的证明。此后又有评价:“历史语文语义学家埃德曼对词语边界模糊性的描写,似乎是原型效应的最初描述。”[6]

通过对西方语义学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在维特根斯坦(1936—1937)和奥斯汀(1940)以及罗施(1973)之前,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语义学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与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原型范畴理论关系密切而相当精辟的论述。

(一)早期语义学家的见解

关于词语的使用和意义的理解要依据上下文等语境,西方学者从19世纪初就有探讨。1810年,英国斯图尔特(Dugald Stewart,1753—1828)在《论近期语言学思潮的趋势》中早有如下论述:

…that our words,when examined separately,are often as completely insignificant as the letters of which they are composed;deriving their meaning solely from the connection,or relation,in which they stand to others.Of this a very obvious example occurs,in the case of terms which have a variety of acceptations,and of which the import,in every particular application,must be collected from the whole sentence of which they form a part.[7]

汉译:……我们的词语当分别看待时,往往与组成这些词语的字母一样毫无意义,唯有从它与其他词语保有的关联或关系中才能获得意义。其中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于具有多种通用意义的词语,在每次特定应用中,必须从其作为构成部分的整个句子收集信息而导入其特定意义。

1831年,英国斯马特(Benjamin Humphrey Smart,1786—1872)在《符意学纲要》中进一步强调,词语只有在句子中才有意义,句子只有在段落中才有意义,段落只有在文本中才有意义。[8]54-55斯马特认为,人们通过语境,才能获得词语的丰富知识:

It is by frequently hearing the same word incontextwith others that a full knowledge of its meaning is at length obtained:but this implies that the several occasions on which it is used are observed and compared;it implies,in short,a constant enlargement of our knowledge by the use of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to attain it.[8]181-182

汉译:正是通过反复听到同一词语与其他词语出现在同一语境中,人们才终于获得了该词语的丰富知识——而这就意味着该词语出现的一些场合都被观察并比较过。简而言之,这就意味着通过使用语言的手段,使我们的知识不断扩大。

斯马特指出了修辞手段和转喻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The expedients which the orator employs,the varioustropes and figuresof which his discourse is made up.…These expedients are,in fact,essential essential parts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language;and however they may sometimes serve the purpose of falsehood,they are on most occasions indispensable to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truth.It is only by [these] expedients that mind can unfold itself to mind-language is made up of them: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 express and direct image of thought.[8]208-210

汉译:说话者采用的权宜之计,即构成话语的各种转喻和修辞方式,……这些权宜之计其实是语言初始结构的基本部分,尽管有时可能被用于虚假意图,但在大部分场合,它们对真实的有效交流不可缺少。只有通过这些权宜之计,心智才能显露其为心智——语言就是由这些构成的:此处不存在诸如思想那样明确而直接的意象之类的东西。

… they are the original texture of language,and that from which whatever is now plain at first arose.All words are originally tropes;that is,expressions turned (for such is the meaning of trope) from their first purpose,and extended to others.[8]214

汉译:……它们是语言的初始本质,并且如今的平常话语正是从其最初引发的。所有的词语本来都是转喻;换而言之,转化式表达(即这样的转喻义)从其最初的意图,再延伸到其他目的。

1875年,英国赛斯(Archibald Henry Sayce,1846—1933)在《比较语文学原理》中指出:

…we must always keep steadily in view the relativity of ideas and of the words which denote them.The same word may be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senses,the particular sense which it bears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The manifold shades of meaning of which each word is capable,the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ideas which it may excite,give rise to varieties of signification which in course of time develop into distinct species.[9]

汉译:……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观念与记录其词语的相对性。同一词语可用来表示多种意思,所负荷的特定意思取决于语境。每个词语的意义能从多方面想起,可能激发不同观念的联想,从而引起意指的多样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分化成有区别的词语。

1875年,美国辉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在《语言的生命与成长》中认为,言语行为改变旧材料,不仅不会损害所用词语的意义,反而与意义的本质完全一致,因为“词语的习惯用法范围,涵盖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领域,一片没有规则的、多样化的多变领域。”[10]人们必须根据交际语境而重新界定词语涵盖的范围,这是一种无声无息地在语言中发生的变化。

19世纪的德国语义学研究通常有两大取向:(1)逻辑—分类取向;(2)心理—解释取向。前者希望找到能把词语齐整划分的一般类型或语义演变定律;后者不仅要发现语义演变类型,更要寻找语义演变原理。秉持心理—解释取向的代表有斯坦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拉扎鲁斯(Moritz Lazarus,1824—1903)、盖革(Lazarus Geiger,1829—1870)、托布勒(Ludwig Tobler,1827—1895)、赫克特(Max Hecht,1857—1947)、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罗森斯泰因(Alfred Rosenstein,1857—1928)和海伊(Oskar Hey,1866—1911)等。这种语义演变的研究方法,强化了对引起词义演变的上下文等语境因素的考察。

1887年,法国达梅斯泰特尔(Arsène Darmesteter,1846—1888)在《作为观念符号的词语的生命》中指出,隐喻和转喻是语义变化的最重要过程,[11]62ff通常包括辐射和串联两种类型。

Le rayonnementse produit quand un objet donne son nomune série d’autres objets,grceun même caractère communtous.Le nom rayonne de l’objet primitiftous les autres.[11]73

译文:当一个对象将其名称赋予一系列其他对象时就会发生辐射,这是由于此类对象存在共有的相同特性。该名称从原初对象辐射到其他所有对象。

Dansl’enchanement,le mot oublie son sens primitif en passant au deuxième objet;puis le nom passe du deuxième objetun troisièmel’aide d’un caractère nouveau qui s’oublieson tour,et ainsi de suite.[11]76

译文:在串联中,该词语传给第二个对象时遗忘了其原始义;然后,伴随着新角色的含义被遗忘,该名称又从第二个对象转向第三个对象,依次类推。

这些演变原因基于个体“心理行为”。由于对这些随意的自发现象的描述难有科学性,达梅斯泰特尔只想研究被大众认可的即集体性的一面。[11]89

1887年,法国布雷阿尔(Michel Jules Alfred Bréal,1832—1915)在《词语的历史》(原文刊于Revue des deux mondes,1887年第4期第187—212页)中提出,词语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是多义的,但在具体话语中却只有一个含义:

Au mot d’opération,s’il est prononcé par un chirurgien,nous voyons un patient,une plaie,des instruments pour couper et tailler;supposez un militaire qui parle,nous pensonsdes armées en campagne;que ce soit un financier,nous comprenons qu’il s’agit de capitaux en mouvement;un maitre de calcul,il est question d’additions et de soustractions.…Comment cette multiplicité des sens ne produitelle ni obscurité ni confusion? C’est que le mot arrive préparé par ce qui le précède et ce qui l’entoure,commenté par le temps et le lieu,déterminé par les personnages qui sont en scène.Chose remarquable! il n’a qu’un sens,non pas seulement pour celui qui parle,mais encore pour celui qui écoute,car il y a une manière active d’écouter qui accompagne et prévient l’orateur.[12]

汉译:对于法语词“opération”(操作),如果外科医生说出来,我们会想到患者、伤口以及切割和修剪等手术器械;假设士兵在说话,我们会想到野外的军队;要是金融家讲,我们知道指资本运作;若是计算师说,就是加加减减的问题。……这种意义的多样性,为什么既不产生模糊也不出现混淆呢?就是因为该词在出场之前,围绕它的东西已经准备妥当,由时间和地点评议,由其舞台角色决定。注意!它只有一个含义,不仅适用于说话者,也适用于听话者,因为有一种伴随并提醒说话者的有效监听方式。

1898年,德国斯托克莱茵(Johann Stöcklein,1857—1944)在《词义的演变》(Bedeutungswandel der Wörter)中,描述了词义在语境中演变的三阶段:(1)最初阶段,该词在特定语境中与某一观念相联系。(2)转变阶段,通过在特定语境中的反复出现,使得新关联的观念与该词密切相关。(3)新义阶段,新的观念变成该词的主要表征,该词的新义用于新的组合中。[13]14斯托克莱茵认为:

Das Wort ist also nicht einem toten Begriff mit unwandelbaren,festen Grenzen und gleichbleibendem lnhalt identisch,sondern es ist flüssig und beweglich,indem es sich an den jeweiligen Zusammenhang anschmiegt.Und darin liegt der Grund,warum es sich in seiner Bedeutung verändert.[13]12

汉译:因此,词语并非一个不可改变、有固定边界和内容稳定的僵硬概念,它是流动的、易变的,因为它依附于相应的语境。而这就是其意义改变的原因。

实际上,词语的意义只在用法中“固定”,并且这种固定性很容易动摇。

1897年,法国波朗(Frédéric Paulhan,1856—1931)在《心理双关语》中指出:

Le mot par lui-même ne saurait avoir unesignificationprécise,il faul savoir par ailleurs ce que nous voulons lui faire dire:les mots qui l’accompagnent,une phrase,un chapitre ou même un livre entier peuvent seuls indiquer,parmi toutes sesacceptionspossibles,celle qu’il convient de lui attribuer en un cas donné.[14]

汉译:词语本身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意义,而我们要用它说什么也必定能懂——伴随它的其他词语,一句话,一章行文,甚至整本书,各自都能从其所有可能的含义中指出在特定情况下它应属何意。

在《词语意义为何》(1928)中,波朗进一步区分了“意思”(sens)和“意指”(signification)。“意思”是模糊的、变化的和复杂的;而“意指”代表词语所包含的普遍而抽象的核心意义。[15]

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斯基(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 Выгóтский,1896—1934)在《思维和语言》(1934)中采纳了波朗的这一思想。

Смыслслова,как показал Полан,представляет собой совокупность всех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х фактов,возникающих в нашем сознании благодаря слову.Смыслслова,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оказ- ывается всегда динамическим,текучим,сложным образованием,которое имеет несколько зон различной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Значениеесть только одна из зон тогосмысла,который приобретает слово в контексте какойлибо речи,и притом зона наиболее устойчйвал,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ая и точная.Как известно,слово в различном контексте легко изменяет свойсмысл.Значение,напротив,есть тот неподвижный и неизменный пункт,который остается устойчивым при всех измененияхсмысласлова в различном контексте.…Слово,взятое в отдельности в лексиконе,имеет только однозначение.Но этозначениеесть не более как потенция,реализующаяся в живой речи,в которой этозначениеявляется только камнем в зданиисмысла.Смыслслова,говорит Полан,есть явление сложное,подвижное,постоянно изменяющееся в известной мере сообразно отдельным сознаниям и для одного и того же сознания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 обс тоятельствами.[16]

汉译:正如波朗所言,词语的意义是该词在我们意识中产生的所有心理事实的集合。因此,该词的意义总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复杂形式,其中有几个不同的可持续区域。意指只是该词在所有说话的语境中获得的意义区域之一,并且该区域是最稳定的、一致的和明确的。处于不同语境中的单词很容易改变其意义。反之,意指是固定和不变的位点,它对一个词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中的所有变化保持稳定。……在词典中分离列出的单词,只有一个意指。但该意指不过是真实话语中所实现的一个效能,这种意指在意义大厦中仅为一块石头。波朗说,词语的意义是复杂的可变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根据个人思想和随着与情境保持一致的感知而不断变化。

1917年,瑞典魏兰德尔(Erik Wellander,1884—1997)在《德语意义变化的综合研究》中提出,词语的一般抽象意义是摆脱了特定差异和变异的抽象化和理想化意义,而特定意义则包含变异和偏离,对特定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的激活:

Die Bedeutung eines Wortes in der gesprochenen Sprache wird bestimmt durch die Gesamtheit aller Verbindungen,in denen wir es kennen gelernt haben,[…].Diese Verbindungen liefern ebenso viele Elemente,aus denen sich die Bedeutung des Wortes konstituiert,Elemente,von denen bald die einen,bald die anderen im Vordergrund des Bewußtseins stehen,je nachdem der Zusammenhang des Gesprochenen oder Geschriebenen mehr diese oder jene zu reproduzieren anregt.[17]10

汉译:在口语中,单词的含义取决于我们所用该词碰到过的所有联结的总和,……这些联结由构成该词意义的许多要素组成,依据说话或写作语境对其激活,有时是这些要素,有时是其他要素出现在意识的前台。

根据这一观点,词语被说出和被听到的语境,总是激活其词汇意义的联想因素。魏兰德尔以之作为解释词汇意义形成和新义发展的背景:

Bei wiederholtem Gebrauch desselben Wortes verknüpft sich in der Seele des Individuums das Wort immer wieder mit den gleichen Vorstellungen,die jedesmal die individuelle Bedeutung bilden.Diese individuellen Bedeutungen sind nicht ganz identisch miteinander;sehr weit können sie aber auch nicht auseinanderfallen,wenn die neuerzeugten Vorstellungen imstande sein sollen,sich mit den älteren zu assoziieren,die früher im Bewußtsein waren.Wächst der Unterschied über ein gewisses Maß hinaus,so treten die älteren Vorstellungen gar nicht ins Bewutsein,geschweige denn,daß sie sich mit den neu hinzugekommenen assoziieren….In solchem Falle wird das Wort nicht mehr als dasselbe empfunden,sondern wird als ein ganz anderes,neues Wort aufgefaßt,mit einer besonderen Bedeutung.[17]14

汉译:如果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在个体心灵中与相同表征一次次关联,这些个别意义彼此之间完全相同。如果新产生的表征,能与之前意识中的原有表征相关联,那么它们不可能差异很大。但是如果差异不断增大并超过一定限度,那么原有表征不再被想起,甚至它与新产生的表征之间的关联已很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该词语不再与原词语相同,而被视为拥有特定意义的新词语。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词语经常反复使用,其出现语境不仅激活该词语的某些“特征”,而且也可能削弱或增强某些“特征”,从而致使其意义发生变化。

综上可见,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语义学家早已知道:(1)词语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是多义的,但在不同社会语境中却获得了不同的限定意义。(2)意义在语境中发生变化。每个词语可能激发不同概念的联想而引发意义的多样性,由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化成不同的意义。(3)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变化的最重要过程,新词义的产生表现为“辐射”和“串联”进程。(4)词语并不是一个有固定限制和稳定内容的僵硬概念,它是流动的、易变的,针对不同的情境随机应变。词语的习惯用法范围涵盖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领域。(5)词语的一般抽象意义是摆脱了特定性的差异和变异的理想化意义,而特定意义则包含了这些变异或偏离的意义。(6)词语的“意思”是词语在我们意识中引起的所有心理事件的总和。“意指”是意思区域中最稳定和最精确的区域,代表词语的普遍而抽象的核心意义。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改变其意思,而意指在其演变过程中保持稳定。

以上这些从语言学(参照心理学、话语情景等)立场的分析,其深刻性远超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的分析。与其像维特根斯坦那样冥思苦想,还不如看看前辈语言学家脚踏实地的研究。

(二)斯托特的通用意义虚构论

1891年,英国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斯托特(George Frederick Stout,1860—1944)受保罗(Hermann Paul,1846—1921)“通常意义”“偶发意义”二分的启发,在《思想和语言》中发展了“话语域”中的语义变化理论。一方面,斯托特对“偶发意义”这样解释:

Each expressive sign has power to objectify its associate system only in so far as this system is capable of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onceptual whole which is i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Hence,the signification of words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appear.[18]194

汉译:每个表达性符号只有其关联系统能够融入正在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整体之中,才有能力使这一系统具体化。因此,词语的意义会随其出现的语境而改变。

某一词语的偶发意义的变化(在通常意义设定的限制内)不仅依赖于斯托特强调的“上下文”(co-text),而且还依赖于“环境”(circumstances),或魏格纳(Philipp Wegener,1848—1916)所说的“情景”(situation)。也就是说,偶发意义“取决于话语域”[18]195。

另一方面,斯托特对“通用意义”提出质疑:

… the usual signification is,in a certain sense,a fiction.… It is,perhaps,not necessary,that there should be an identical element of meaning pervading all the applications of a word.… The “usual” or “general” signification is not in itself one of the significations borne by a word.It is a condition which circumscribes within more or less vague and shifting limits the divergence of occasional meanings.[18]194

汉译:……在某种意义上,通用意义只是一个虚构。……在一个词语的全部用法中要有一个无所不在的相同的意义要素,也许就没必要。……“通用的”或“一般的”意义,并非一个词语本身承受的意义。它只是在不同程度的含糊和改变范围之内,限制偶发意义歧义的一个条件。

斯托特关于“通用意义虚构”说,冲击了柏拉图以来关于传统概念的所谓“本质”。

(三)埃德曼的中心—边界理论

1900年,德国语义学家埃德曼(Karl Otto Erdmann,1858—1931)在《词语的意义》中指出“表象”自身意义具有易混淆的多重性,进一步区分了语法形式的多义性、相关词(需要借助上下文理解)的多义性、术语自身的多义性。[19]1-2埃德曼对关乎词义的上下文理论的阐述是:

Die Wortbedeutungen bedingen sich gegenseitig und schränken einander ein.Und es ist ebenso richtig zu sagen,daß der Sinn der gebrauchten einzelnen Ausdrücke vom Sinn des ganzen Satzes abhängig sei,wie daß der Sinn des Satzes von der Bedeutung der gebrauchten Worte abhänge.[19]43-44

汉译:词语的意义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界定。所用各个词语的意义依赖于整个句子的意义,这是完全正确的。反之,就句子的意义而论,则依赖于其使用的词语意义。

埃德曼的主要贡献,在于区分了自然语言的“词义”和逻辑上完美的“概念”,强调词义是包含一个中心及边界模糊的区域。埃德曼的论述如下:

Denn welche Theorienüber Wesen,Bedeutung und Entstehung der Begriffe man auch verteten mag:vom Standpunkt der Logik wird man immer fordern müssen,dass sie eine unzweideutige,klare Grenze aufwesen,dass sie einen betstimmten Inhalt und Umfang haben.Und Begriffe dieser Art werden durch Worte nicht ohne weiteres bezeichnet.Worte sind vielmehr im allgemeinen Zeichen für ziemlich unbestimmte Komplexe von Vorstellungen,die in mehr oder minder loser Weise zusammenhängen….Die Grenzen der Wortbedeutungen sind verwaschen,verschwommen,zerfließend.Treffender aber noch wird meines Erachtens der Sachverhalt gekennzeichnet,wenn man überhaupt nicht von Grenzlinien des Umfangs redet,sondern…voneinem Grenzgebiet,das einenKerneinschließt.Veranschaulicht man sich gewöhnlich den Umfang eines logisch vollkommenen Begriffs durch eine scharfe Kreislinie,wie sie annähernd ein gutgespitzter Bleistift erzeugt,so kann man sich die Abgrenzung eines Wortumfanges durch einen mehr oder minder breiten,in sich zurücklaufenden Streifen versinnlichen,wie ihn ein in Farbe getauchter Pinsel auf einer Fläche hinterläßt.[19]4-5

汉译:然而,无论人们秉持何种关于概念的本质、意义和起源的理论,从逻辑角度,总是要求词语必须显示毫不含混的清晰边界,要求对其范围和内容加以明确规定。但是,凭借词语不能轻易地表明此类概念。反之,词语通常是相当笼统地表征复合体的符号,这些表征在不同程度上松散地联系在一起。……词义的边界就像被冲蚀的、模糊的、潮解的状态。而在我看来,如果不谈论一个词的范围边界,而是……讨论包含一个中心的边界区域,则词义的真相会描述得更充分。通常人们能用削尖的铅笔画一个边界截然的圆圈,形象地展示一个逻辑上完美的概念的范围,然而如果人们想通过划一道从宽到窄的条纹去描绘一个词语内容的边界,就如同一把蘸满油漆的刷子在物体表面留下的痕迹。

埃德曼分析词义的主要术语有:“在不同程度上松散地联系”“界限模糊”“中心”“边界区域”。

大体而言,埃德曼提出了一个根植于交际现实的词汇语义学理论。词义的界限是一张线条型的网络[19]8,一个词的意义是基于某种特征的交叉[19]32。而一个词的意义永远不是完全固定或一成不变的,词义的特征网络总会重新编织。词义特征的说明是可以延伸的,不仅要依据外部世界,而且要参考语言使用者的当时想法。

(四)加德纳的意义域理论

一些德国语义学家认为,意义不是附属于词语的那种柏拉图式的“理念”,而是一个适用性的范围。1932年,英国语义学家加德纳(A.H.Gardiner,1879—1963)在《言语与语言的理论》中,以英语的词“horse”(马)为例展开详细阐述:

We can perhaps best picture to ourselves the meaning of a word such as horse by considering it as a territory or area over which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correct application are mapped out.Consequently,I shall often make use of the expression ‘area of meaning’.[20]36

汉译:也许,我们最好把像“horse”这样的词语,就我们所用意义,描绘成所设想的一个领域或区域,在此示意图上,将适合运用的各种可能性都标识出来。因此我会经常使用“意义域”这样的表述。

词义可用主观或客观的两种方法来分析。“horse”的主观义可能包括实体性等,而客观义则包括各种可能的事物意味或用例。例如:“this brown cab-horse”(这匹棕色的出租马车的马)、“that grey race-horse”(那匹灰色的比赛的马)、“the nursery rocking-horse”(幼儿园的摇摆木马)、“the horse of Troy”(特洛伊木马)、“horse as a kind of meat”(作为肉类食物的马)、“the gymnasium horse”(健身房鞍马)、“the towel-horse”(毛巾马架)等。由此可见,“马”就是一个意义域,各种正确使用的可能性都可映射其上。

But within the legitimate range of the word-meaning horse the various things meant will bedifferently grouped,some rather near theborder line,and others distinctly central.An eminent physiologist told me that the mention of the word horse always conjured up for him the image of a prancing white steed.At all events such an image shows that,for that particular sujet parlant,prancing white horses were right in thecentreof the word-meaning horse.[20]37

汉译:但在“horse”词义的合适范围内,各种事物意味将有区别地分组,一些相当靠近边界线,而其余的则明显处于中心区。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告诉我,每当提到“horse”这个词,脑海里总会浮现一匹奔腾的白马的意象。无论怎样,这一意象表明,就特定的说话主体(法语:sujet parlant)而言,奔腾的白马总是处在“horse”词义的中心。

对大多数人而言,处于词义中心区域的是作为动物的活马。据此,其他用法多少有些怪异,即通过隐喻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语义偏离。

Doubtless for most of as live horses of one kind and another are pretty central.A slightstrainis felt when horse is applied to toy horses,a greater strain when it is applied to the gymnasium horse,and a still greater strain when it is applied to a towel-horse.In terms of our map,these applications grow increasinglyperipheral.[20]37

汉译:毫无疑问,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或那种类型的活马都明显处在中心。当“horse”用于指玩具木马时,会感到轻微的偏离;用于指健身器材的鞍马时,感觉偏离更大了;而用于指毛巾马架时,偏离越发大了。依据我们的示意图,这些用法越来越外围化。

加德纳的结论就是:

The only real difficulty about viewing words as class-names is that we usually think of classes as assemblages of individual things which are all alike in some particular.But the meaning of words often covers applications between whichit is impossible to discover any point of resemblance).…At first sight it might seem plausible to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speech as ‘the indication of things by the names of ideas’;…Looking closer,we see thatword-meanings possess nothing of that self-consistency and homogeneity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ideas’.[20]43-44

汉译:将词语视为类名的唯一真正困境在于,我们虽然通常将类别视为个别事物的集合,认为这些事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是词语的意义通常包含各种用法,这些用法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点。……初看起来,将言语机制描述为“依据理念的名称来指示事物”似乎是合理的;……但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注意到词语的意义根本没有这种自身一致或同质“理念”的特性。

加德纳用词语的“意义域”或适用性取代了概念的柏拉图“理念”。加德纳的“意义域”理论,包括了“有区别地分组”“中心”“边界线”“偏离”“外围化”这些关键术语,其丰满性和理论深度远胜其后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而如今的原型范畴理论无疑与之似曾相识。

余 论

1936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开始写作(关于家族相似性的66—76小节,写于1936年11月—1937年3月),全稿成于1945年,出版于1953年。奥斯汀的《词语的意义》写于1940年,出版于1961年。尽管维特根斯坦以“game”为例提出了所谓的“家族相似性”,但是与加德纳以“horse”为例论述“意义域”理论的过程太相似了。而奥斯汀的“一词多义观”“原核意义论”,同样与斯托特、埃德曼、加德纳的观点一脉相承。至于罗施在家族相似性基础上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可以说就是加德纳意义域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新版本。

斯托特、加德纳都是当时英国学术界的名人。斯托特是英国20世纪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以批评传统关联主义理论方法而著称,并被视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斯托特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心理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工作。1892年担任《心灵》杂志主编,出版《分析心理学》(1896)和《心理学手册》(1898,l899)等著作,其中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原则。1903—1936年,斯托特担任圣·安德鲁(St.Andrew)大学的逻辑学和哲学教授。加德纳是英国著名的古埃及学家、语言学家、文献学家。早年在卡尔特修道院和牛津大学皇后学院接受教育,后到柏林大学攻读古埃及学。

虽然西方学者引用前人观点不注明出处的情况常见,但是仍然逃不出学术史的梳理。至于“维特根斯坦们”是否看过斯托特、埃德曼、加德纳的论著,不得而知。然而,如果假定他们不知,则表明语言哲学家、认知心理学家不阅读相关的语言学著作;如果假定他们知道,则表明语言哲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未注明相关的语言学成果。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的观点或理论并非首创。

综上所述,从西方学术史的立场来看,就“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及“原型范畴论”而言,并非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语言学的研究,而是语言学的研究推动了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汉译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英美人名的含义
找词语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一枚词语一门静
论莎剧复译对本土自然语言资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