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分的答辩论文
2019-06-25郝金红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9年6期
郝金红
1929年,犹太籍工程师维特根斯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在这里学习不到半年,维特根斯坦发现,用不着读完书,只要交一篇论文就可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是,维特根斯坦将以前写的哲学论文《逻辑哲学论》交了上去。
论文答辩主考官是哲学界大腕罗素。这天,罗素走进了考试的房间。答辯过程中,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观点产生了疑问。维特根斯坦对这个问题做了将近五分钟的解释。说完,维特根斯坦走到罗素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别介意,我知道你永远都搞不懂我在讲什么。”
房间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要知道,以罗素的名气,还没有哪位考生敢如此张狂地拍他的肩膀并说出蔑视的话语。其他几位考官都以为罗素会拍案而起。但是,注视着维特根斯坦那双不屑的眼睛,罗素缓缓站了起来,脸上竟然还挂着一丝微笑:“也许我现在不懂,但以后我会弄懂的。”
论文答辩结束后,主考官罗素在维特根斯坦的论文成绩一栏写上了“99分”,然后交给了剑桥大学哲学院。当这份成绩单转回到维特根斯坦的手里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性格狂傲,但维特根斯坦对当天的举动还是有些懊悔,得罪了罗素,就意味着自己的努力会白费。没想到罗素不计前嫌,给了自己99分。同时,维特根斯坦不明白,为什么不是100分?那减去的1分是什么呢?
带着疑问,维特根斯坦拜访了罗素。罗素说:“你的确是一个哲学天才。但是,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还必须平心静气,低调谦逊。那减去的1分,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罗素的警醒,让维特根斯坦汗颜,与伟大的哲学家相比,自己的确还是缺少那1分。
此后,维特根斯坦谨记罗素的提醒,以低调谦逊的态度刻苦钻研哲学理论,朝着伟大的目标进行“最后1分”的努力,终成一代哲学大师。
(编辑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