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2021-09-08赵洁周琰
赵洁 周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99-05
【作者简介】1.赵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周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一级教师。
一、新旧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谈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候,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后两项的新变化,原因无他,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变化更加直观,更加“有形”,和课堂的相关程度似乎也更高,但其实课标的新变化却是核心所在,它是指导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教学质量评估的风向标。只有深刻把握及理解课标变化,教师才能首先从概念上对新课标修订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有一个方向性的认识,并将其落到实处,用相关的标准来“对标”自己的英语教学。
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最大亮点及重点,是英语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基石。
新课标提出了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形成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英语教学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要求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促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新教材内容解读及新旧教材比较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思路直接影响教学方式和方法。2019年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内容的选择、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新教材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提高类)三个部分,共10册。每册教材的主体由4个单元构成,另外还包括练习册以及教材附录(语篇注释、语法讲解、词汇表和不规则动词表)。
与老教材一脉相承的是,新教材每册设置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安排学习单元。每个单元以话题为引领,各单元学习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每个单元设8个板块。基于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每个单元围绕同一主题语境,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主题意义,进行深度学习。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内容;呈现了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以及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应对措施。新教材与时俱进,所选语篇类型丰富多样,除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语篇类型,还有论坛发帖、博客等新媒体语篇类型,更增加了视频、歌曲等多模态语篇类型。新教材有相当一部分阅读语篇来源于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名人演讲、影视作品等,因此语言鲜活生动、地道优美。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些板块内容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例如,老教材中的 Word power 板块被删去, 其中的构词法、主题词等词汇知识放到了Reading 板块的练习中。又如,Reading 板块后的Understanding the text 的阅读活动设计比老教材的同一部分更加深入,從整体理解到细节理解再到深度理解,逐层递进。 特别是A3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态度、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等。Grammar and usage 板块分为 Exploring the rules 和 Applying the rules 两部分,淡化了语法释义,加强了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和练习重点语法的栏目,引导学生先观察和探究语法现象,然后自主归纳语法规则,最后通过单句和语篇层面的练习在新语境中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再如,新教材的 Integrated skills 板块将老教材Task 板块中Skills building环节删去,简化了教学步骤,更加聚焦任务链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增加了Planning your writing和Checking your writing两个部分,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技能指导和技能训练进行更好地融合,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体验式的语言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新教材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与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由此看来,新教材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
三、 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它们共同服务于英语课程总目标。这四大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作为首轮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探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因素,是支撑学生各项语言活动的基石。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还涉及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养成。正因为如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重视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中加入了多种不同语体及文体的语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语篇形式的行文结构及语言特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文逻辑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B2U3(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简称,体例下同)Extended reading为例,这是一篇“feature article”(特写),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类语篇,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语篇进行结构性分析,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关注此类文章的特性,先提问“Where can you find this article?”,接下来进一步追问,“But is it a typical news report that you can find on newspapers?” “In what way is it different?”学生可以通过调动已有经验对比报纸上经常出现的hard news,发现feature article的不同之处:除了报道事实,更加关注细节,更多地展现主人公经历及情感,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学生就很快地抓住了feature article的核心特质。
接下来我们还是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hard news的结构特征,来引导学生关注feature article的结构,可以在PPT或者是黑板上画出倒金字塔结构。学生可以很快发现,和hard news不同,这篇文章上来并没有把最重要的信息和盘托出,而是描述了一个场景,而作者的意图就是利用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学生可以明白feature article的一个重要写作模式就是在开头通过场景描写引起读者兴趣。而通过分析之后的段落,也能看出通过细致、生动的场景及人物情感描写,给读者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课后可以布置学生阅读其他“特写类”文章,以巩固学生对于此类语篇结构的认知。
2.设计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创立情境,促进语篇理解。
以往的很多英语课堂不少都是以理解词汇和句意为基础的,一节阅读课下来,学生知道每个词的意思,知道文章大概说些什么,好像就已经够了。但这样的课堂活动枯燥乏味,且欠缺学生的主动參与和思考。教师应该认识到,好的英语课堂应该不仅让学生能够记得词汇的用法,而且能使学生培养对语言的“感觉”,让他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并享受语言之美。新教材中有不少用词优美、画面感丰富的语篇,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画图、构建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用更加有趣、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赏析。
例如B2U3 Reading课文Alex around the World的倒数第二段是一段特别生动的关于巴西里约狂欢节的街头场景描写,如果简单地设计为问学生“喜不喜欢这一段,为什么喜欢”,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学生也会回答“喜欢,喜欢语言的生动性”,但是这种体验更多是一种浅表的“阅读体验”,而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全身体验”。所以,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笔者让学生“Imagine the scene where you go to a street party”,然后,使用不同的颜色笔来标注以下问题的答案:What do you see? What do you hear? What do you smell?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people around you doing? Whats your feeling?学生用上各种颜色的彩笔,想象自己站在里约的街头,一切所见、所闻、所感都感觉“活起来了”。接下来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不看原文,而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复述场景细节。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活动比起死记硬背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赏析语篇。
3.利用多媒体资源,提升学生兴趣,加深语篇理解。
对于信息量较大、主题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语篇,可以播放语篇相关的视频来补充背景知识,融合“看”和“读”,使其达到互补的效果:文章的主题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视频内容;视频讲解促进语篇理解。例如B2U1 Reading的课文 Behind the Scenes是一篇讲述电影行业幕后工作的演讲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也因为这是一篇关于“影像”的文章,所以笔者在文章的三个段落“音效、视效、道具”分别播放了一个小的视频片段。
需要注意的是,视频必须精挑细选。首先,长度最好控制在2分钟之内,如果太长,则容易喧宾夺主。其次,视频内容应该选择和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比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幕后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那么视频也必须体现这三个行业幕后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视频播放不应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的一部分,即视频播放需要从课文的分析自然过渡,再回到课文阅读,这样是水到渠成,毫无突兀感的。
比如第二段讲“音效”的时候,从文章中“These sound effects are often added after a scene has been shot and might not be made in the way you expect.” 以及后文提到的用抽纸的声音来配开门的音效,引导学生关注音效并非现场录制,而是录音棚中制作的。那具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录音棚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可以播放一个关于foley artist的视频,让学生知道“拟音师”这样一个有趣的幕后职业以及他们的辛劳。
而在讲“道具”的时候,文中提到了卡梅隆导演对于细节的一丝不苟,并且提到了他多次“went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Atlantic Ocean”,那么他又是怎么潜到海洋深处,去了多少次呢?接下来是一个关于卡梅隆多次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潜入深海,以及组建学者团队研究发掘泰坦尼克号真相的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到,为了尊重历史、还原真相,幕后团队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三个视频的播放,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幕后工作的真实状态,不禁对这一群无名英雄肃然起敬,很好地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各学科学习都要求学生具有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求知”。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被列为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新课标把“英语学习能力”界定为“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要在学生体验语言、感受语言、探究语言和使用语言等英语学习活动中得以综合体现和多元培养。
以B2U4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Exploring literature,其Extended reading板块的内容为海明威的名篇The Old Man and the Sea选段。文本原汁原味,几乎没有删改,阅读难度很大,导致课前学生有一些畏难情绪。在布置预习任务时,笔者请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去读一读教材后Workbook板块中有关海明威生平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一开始,笔者先请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海明威的英文纪录片,其中涉及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写作的深远影响。在观看短片之前,笔者提问“How did Hemingways life experiences influence his writing?”学生会预测即将观看的内容并建立其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的联系,然后观看并进行小组讨论。随后再进入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文本阅读。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了解海明威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及其联系,更好地理解所读文本。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与学生对话,笔者发现这时学生对文本的畏难情绪渐渐消退,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这样一个较难的文学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关注矛盾冲突,理解主题思想,笔者请学生按照老人与大鱼的多轮搏斗以及在此过程中老人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对比,设计了一条时间线及一个表格,指导学生依据时间线及表格将所读文本信息进行重构。 此时还特别提醒学生关注文中动词、形容词及简短句子的表达效果,帮助其了解海明威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这一环节比较有难度,但有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兴趣渐浓,跃跃欲试。
在对文本的一系列理解活动完成后,笔者让学生阅读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段颁奖词“The story is a tribute to the fighting spirit, which does not give in even if the material gain is nil, a tribute to the moral victory in the midst of defeat”,引導学生讨论在本文中the fighting spirit是如何体现的,the material gain is nil是为何意,以及什么是moral victory in the midst of defeat, 深入理解The Old Man and the Sea这一作品的主题“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be defeated”以及海明威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影响力。
这样,当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文本的阅读后,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文本主题并进行了文学赏析,与课前预习时的畏难情绪相比,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克服了困难,颇有成就感,下课铃声响起时甚至感到意犹未尽。课后笔者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一是阅读海明威的另一篇名作Cat in the Rain并回答问题。1)What does the American wife really want?2)What do the “cat” and the“rain” symbolize respectively?3)Why does the American wife want to save the cat?4)Why does the American wife like the hotel keeper?5) Why is the heroine simply referred to as “the wife” while her husband is addressed as “George”?6)How is Hemingways writing style reflected in the story?这些问题涉及故事情节、作品主题、象征手法、语言特点及写作风格等。作业二是写200词左右的读后感,从本单元Reading板块学过的“the three significant qualities of literature”(即description of truth and beauty, appeal to feelings and imagination, permanence—universal interest and personal style)这三个方面写出对The Old Man and the Sea的评价及阅读感受。
通过以上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进行自我调适,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养成积极进取的品格。通过利用教材、纪录片、颁奖词,短篇小说等多种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学习,学生学会多渠道获取及充分利用英语学习资源。在对文本的多层次阅读探究中,学生提高了分析语言和文本结构的能力、理解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形成观点、创建文本的能力。以上教学活动涉及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等多种学习策略的培养。当学生能够学会选择并有效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将会提高,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为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