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可成与可为
2021-09-08倪娟
【摘 要】“新高考”“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统筹推进是当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图景,凸显了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性。高中课程高质量建设的目标有四个:高质量的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形成立德树人与育才间的通路;追求基础、多样与特色的平衡;利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双优质。行动方略有五个:课程定位的明晰化、课程规劃的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品质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化、课程资源的统整化。
【关键词】高中课程;高质量建设;目标定位;行动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09-05
【作者简介】倪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二级研究员。
“十三五”以来,普通高中教育飞速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办学模式趋于多元、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课程改革继续深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尽管“十三五”期间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普及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必须要认清的是,“普及”是广度上的延展,虽然需要因地制宜,但经过全国举力后萃集的基本套路及具体变化方式的数量总是有限和基本恒定的,相对好设计、好操作。而“高质量”则是深度上的拓展,需要对源头、结构、方法和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良,过程的难度更大、结果的不确定程度也更高。并非说原有的普及经验完全不可复制或迁移,而是说,一方面,需要对或可借鉴的普及经验做适应性改造和积累,另一方面,迫切需要系统开发和形成支持纵深发展的新经验。从这个意义看,2021年是普通高中教育由普及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转折点。因为,从“普”到“质”和“量”的更新,是质变而非量变;从“及”到“高”的跨越,是突破而非演化。从“普及”到“高质量”不是拾级而上,而是翻山越岭。高质量的构念之境与抵临之径已在那里,勇于攀登就是我们脚下的路。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正处于育人方式全面改革的关键历史阶段。在新的时代,以“新高考”“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统筹推进为基本图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引领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凸显了高中课程高质量建设和有效实施的必要性。因此,以“三新”为背景,思考高质量建设高中课程的多元目标和多样路径,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必由使命,更是全面落实“三新”的必然需求。
一、建设高质量高中课程的目标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支持高等教育强劲发展、提高未来国民整体素质是举足轻重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绘制了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教育样态全景图,《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形式和内容框定了方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各科课程标准给学校下放了课程自主权、指引了高中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则明确了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工作任务。基于对上述文件的综合理解,站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三新”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三驾马车”,驱动了高质量高中课程建设如下目标的生成。
1.高质量的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
课程的高质量不仅表明了课程内容在广度上的延与扩,更指向了课程意涵的拓展和品质的提升。对于后一方面来说,集中表现为这样的课程能同时促进学生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高中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课程的建设需要以他们的最大化、最优化发展为旨归。既要有利于他们具备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胜任力,也要帮助他们为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或从事各类职业做好准备,成为能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人。
在促进学校的发展上:作为孕育高质量学生的沃土,普通高中肩负着为国家未来栋梁奠基的使命,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学校课程既要能承接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也要兼顾向高等教育前行的过渡性;既要满足初中毕业生对公平且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也要利于学生形成向更高层次、更高阶段发展的动力。
2.形成立德树人与育才间的通路。
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学生。因此,于学生而言的课程“高质量”,更多地体现为对他们终身发展的关照。对于作为高等教育或职业生涯预备阶段的高中教育来说,学校课程的设计及其实施是升学导向还是发展导向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升学或发展导向,关乎高中毕业生能否在具备立德树人良好风貌的基础上由全人向全才转变。因此,连贯从立德树人到育人成才的通路,是高中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之中,必须考虑的是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如果说“强基计划”、高职院校招生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从评价改革的角度实现了这种连贯,那么,学校课程应当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进一步促成这种连贯——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潜质和知能基础,力求通过能够进行因材施教的课程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让不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禀赋和成长轨道的学习路径。
3.追求基础、多样与特色的平衡。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是近年来高中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两方面的实现突出体现为学校课程及其实施的多样化与特色化。从课程分类的角度来看,尽管被施以了一定的放权赋能,但学校课程更多扮演着“获得课程”的角色。因此,一方面应当遵循国家和地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普遍导向;另一方面,也需要基于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特点合理开发与科学创新适量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好每门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特色性是关键。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仍是帮助学生实现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人格的获得与形成,无论怎样的开发与创新,都需要以完成政策法规划定的课程任务为前提,以符合学生水平和需求为要领,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承接,决不能让各门课程在未达“基准线”的情况下就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出彩而出彩。
4.利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双优质。
课程的建设要靠教学来落实,课程建设的质量最终也是要靠教学的质量来检验。高品质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始终应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追求,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对学生来说也总是最为真切。过去,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高中教育在“育分”还是“育人”上常常明显偏向前者;在“三新”背景的当下,育人方式的改革可预见地将有力扭转该现象。作为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课程承载了完成这种扭转的重任,这就要求用以实施课程的教学不能光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因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与结果上的双重高质量应是一项主要关注点,它的达成离不开对于“怎样让相应教学兼顾过程与结果双优质”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单是因增加一个考察指标而带来的诸多变化,更多的是要考虑教学过程与结果间的协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融通与互促。
二、建设高质量高中课程的行动方略
理论构想高于实践操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常见问题。在上述目标的引领下,为了推动高中学校系统性地构建高质量的课程及其實施形态,有必要进一步找到任务重心、明确工作抓手并相应设计实现路径,以期建立从构想到实践的通达之路。
下述五条行动方略围绕“三新”背景下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建设这一核心,既有对于建设过程中必备理念与思想的厘清与确认,也有关于如何展开具体行动的可操作建议,整体形成的是顶层设计与分项部署相结合、外部支持与内部力量相配合、课程改革多方面动态要素相融合的立体化行动思路设计。
1.先决条件:课程定位的明晰化。
“高质量”具有相对性,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是个积累的过程。在各校展开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当前,应当首先基于对“三新”的基本精神及可能带来的若干影响的理解,对本校课程的建设作出恰当的价值定位,否则,很容易陷入各种“潮流”之中迷失方向。
“新高考”集中体现了素质评价、综合评价、分类培养等精神,它与“新课标”和“新教材”目标一致,都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向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三者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引领普通高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支撑学校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当前“考改”“课改”和“教改”的蓬勃。当前的学校课程建设需在理解政策意图和教育导向的基础上,与这三方面的改革与时俱进地发生良性互动,破除“为高考而教”的思想局限,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把握“五育”的融通,厚植家国情怀,强调课程的人本属性。高质量的学校课程应真正支持每个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既有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落实,也有符合学校办学特点、学生发展需求校本课程的创设与实施。
2.应有取向:课程规划的校本化。
课程承载着学校的未来,反映了学校的育人价值取向,高质量的课程源于高质量的规划。在新的时代,学校的课程建设需要基于对“三新”精神和影响的深刻理解,对教育教学目标和自身的特点等进行全局性审视,展开校本化的规划布局、系统架构和具体设计。进行规划时,宜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与“三新”的导向相匹配。立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三新”对课程结构、选科走班、学生指导、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需要以这些要求为基础,调整和革新现有的课程育人模式,充实和优化课程渗透的育人意识。
二是全面考虑学校的特色。各校的历史文脉、思想理念、既有特色、发展倾向、师资情况、资源条件等都是规划时的考虑因素,需要以系统思维整体考虑它们为课程设计带来的诸多可能以及对课程实施的潜在影响,进而作出能够合理展现各方面特色的课程部署。
三是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课程是学生的课程,需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各方面的生长规律相适应,着力探索课程内容与形式对不同学生而言的均衡性与适切性,恰当处理好普适性与拔尖性的冲突,构建多元开放、可选择的课程基本布局。
四是发挥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规划能胜任“三新”要求的课程呼唤关键人员的课程领导力,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在课程规划过程中主体性精神的充分施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校课程的科学性。
3.根本方法:课程体系的品质化。
课程改革承担着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任务,高品质的课程体系是撬动课程改革的支点。提升学校课程体系的品质是当前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必然路向,既需要全面把握课程建设本身的逻辑,也需要统筹考虑课程与学校建设其他要素的关系。综合地看,课程体系品质的提升有如下三个着力点。
一是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力量。优质的课程应当能够超越课程所承载的知识本身,并引领和扩大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育人效应。高品质的课程体系依托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并行“五育”,满足学生作为人的生命价值需要,激发学生建构对世界、对自己的完整理解。
二是避免课程的形式化、碎片化建设。学校课程的建设思路缺乏内涵和整体意识禁锢了课程体系的质量,应当充分挖掘不同课程具备的学习价值,系统思考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目标、脉络及互相之间的协调,在此基础上展开结构化建设。
三是持续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好的课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基于实施情况不断思考课程编排的合理性。因此,对课程的评估应贯穿品质提升的全过程,包括对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中导向、适切性和具体内容的评价、反思与改进。
4.核心要义:课堂教学的有效化。
课堂教学任重道远,破解教育改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在于变革教学。以“三新”为标志的高中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由课堂教学来应对。因此,“向课堂要质量”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核心。
“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的优化,更意味着学生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改变。
基于完备且高品质的课程体系,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需要站在学习者的立场去架构和实施。一方面,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探索和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创设丰富的课堂形态,加强对学生的分类培养,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归根到底是思维的发展力,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思维成长,经由启发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支持学生在经验基础上生成相应的思维力,营造有利于思维成长的课堂生态。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效的教学是师生合作共进、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让教学焕发人文关怀,师生获得对自己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理解周围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也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指征。
5.关键助力:课程资源的统整化。
课程资源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三新”带来的诸多革新使课程资源的欠缺或不对口成为高质量课程建设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课程资源局限性和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会制约课程的高质量发展。上述难题的破解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通过建设思路的拓宽,广泛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三新”清晰地表明,倘若只是固守过去的课程资源获取方式,不以开放的思维和灵活的方法谋求潜在资源、优化资源架构,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学校应当充分探索校内外以及校际的资源渠道,兼顾对实体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需求,寻求和配置多元化的、多向度的课程资源。
二是通过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合理形成资源网络。面对开放性、综合性和活动性显著增强的课程体系,建立能够有效响应和灵活取用的资源网络具有必要性。需要注重课程资源在学科内、学段内、学科间的有机整合,强调合理创新地对不同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和跨界融合,力求全方位支持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各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三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使其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高水平的课程及其诠释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尽管“三新”引导了“考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但對教育来说,由于面对的是人,更重要的是“谁来教”。在新的时期,教师所需的知能储备更加复合多元,应注重教学、教研、教培一体化,夯实教师对“三新”的理解和相应的业务能力,重点提升教师实施高质量课程时的执行力与反思力。
“新高考”“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高中新课程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高质量”的课程建设目标,上述向着高质量的可成与可为就是我们远方的灯和脚下的路。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从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看高中改革——再论高中教育的定位与选择[J].基础教育论坛,2012(23):35-36.
[2]彭钢.江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6):29-34.
[3]倪娟.课程基地建设推进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J].江苏教育,2018(58):19-21.
[4]杨清.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研究,2020(10):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