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21-09-08郝迎君张国华
郝迎君,张国华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诱发因素为动脉斑块或动脉硬化,其会使人体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管腔变窄,造成心肌细胞缺乏充足的供血,并引发缺血缺氧等,从而导致心绞痛症状的出现。随着病程进展,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猝死[1]。本研究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3 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独治疗组,各45例。联合治疗组男25例,女20 例;年龄 44~72 岁,平均(58.6±9.8)岁;病程 4~12 年,平均(7.2±1.6)年;年龄分布情况:44~60 岁21 例,61~72 岁24 例;心绞痛类型:稳定性心绞痛36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9例。单独治疗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3~73 岁,平均(57.9±9.4)岁;病程5~12 年,平均(7.8±1.9)年;年龄分布情况:44~60 岁 20 例,61~72 岁 25 例;心绞痛类型:稳定性心绞痛35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通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均有一定程度的胸痛、胸闷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急性心脏事件;伴慢性传染性疾病;近期服用过抗心绞痛药物。
1.3 方法 单独治疗组患者口服2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21,规格:10 mg),每天2次。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独治疗组基础上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63,规格:10 mg),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血脂情况:分别抽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15 mL空腹静脉血,应用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运用双试剂酶联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②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③比较两组心脏事件死亡率。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80%,发作频率均降低≥80%;有效:心电图ST 段回升≥0.05 m,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50%~80%,发作频率降低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减少<50%,心电图无改善;加重:治疗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长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TG、TC、LDL-C均低于单独治疗组,HDL-C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mol/L)
注: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8±0.13 1.58±0.25 1.05±0.12 1.27±0.20组别联合治疗组(n=45)单独治疗组(n=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G 3.6±1.1 2.1±0.6 3.7±1.2 2.9±0.9 TC 6.0±1.2 3.6±1.1 6.1±1.3 4.2±1.2 LDL-C 4.2±1.0 1.7±0.5 4.1±1.2 2.1±0.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单独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8.3±1.1 2.4±0.7 8.2±1.2 5.1±1.1组别联合治疗组(n=45)单独治疗组(n=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7.8±1.9 2.6±0.8 7.8±1.8 4.8±1.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患者心脏事件死亡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心脏事件死亡率为4.4%(2/45),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0,P<0.05)。
3 讨论
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疼痛位于胸骨中下段或者心前区,压榨样、压迫窒息感,患者感觉透不过气,有濒死感。少数人表现为烧灼感,疼痛部位除胸骨和胸骨中下段、心前区外,还可放射到上肢、腹部、咽喉,极少数还可放射到左肩或左臂;一般疼痛时间10~15 min;疼痛范围一般为手掌大小,边界不清楚,无法明确具体疼痛部位,只是指某片区域;诱因一般与体力劳动或者情绪激动有关,一定是活动中出现症状,不是活动完以后出现症状,这是鉴别真正冠心病和非冠心病的关键点。如疼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需格外重视,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一旦明确诊断,需要长期治疗。但是冠心病心绞痛由于分类不同,危险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治疗方案也有一定区别。对于稳定性冠心病,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可进行长期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比较危险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以上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控制外,还需进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单硝酸异山梨酯是一种血管舒张药物,临床较为常用,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能提升平滑肌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含量,途径为将一氧化氮释放出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进而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现象,最终有效缓解心绞痛。但单独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效果不理想[4]。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液内脂蛋白水平,抑制肝脏合成羟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途径,并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性、血液黏度,调节血脂,抵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还能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脏结构,改善心功能[6]。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7],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心肌氧化应激反应,预防心肌细胞肥大,为心肌新血管形成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切实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绞痛症状。相关医学研究表明[8],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TG、TC、LDL-C均低于单独治疗组,HDL-C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心脏事件死亡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充分证实了联合用药的优势。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