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2021-09-08余凯刘晓强蒋龙元梁炼
余凯 刘晓强 蒋龙元 梁炼
泌尿系感染是急诊科的常见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耐药菌产生,产ESBLs 菌日益增多,为了避免更多的耐药菌产生,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格外重要。现对我院近5 年的泌尿系感染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4 年1 月7 日至2019 年7 月1 日因泌尿系感染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患者,对11283 份尿液(中段尿或肾积液)进行细菌培养,其中细菌培养阳性的尿液标本共496份(其中中段尿272 份,肾积液226 份),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496 份标本中男性182 例,女性314 例,年龄2至90 岁,平均年龄(56.0±15.21)岁。
1.2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Vitek2(法国Bio⁃Merieux 公司)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阳性标准为:菌落计数≥105CUF∕ml 为阳性。药敏试验判断标参照2020 年CLSI 推荐的折点标准。S(suscep⁃tible)表示敏感,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有效。R(resistance)表示耐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 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6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单位采用百分数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菌株分离情况 496 株分离菌中前5 位菌株详见表1。
表1 泌尿系感染前五位菌株分布
2.2 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 菌株分布 265 株肠杆菌科细菌中157 株(59.25%)产ESBLs,详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菌产ESBLs 菌株分布
2.3 产ESBLs 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及耐药率 见表3、表4。
表4 产ESBLs 菌株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性
2.4 非产ESBLs 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及耐药率 见表5、表6。
表6 非产ESBLs 菌株对抗菌素的耐药率
3 讨 论
本研究中,在我院诊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中主要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占78.83%。大肠埃希菌(42.54%)为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与国内乔庐东等[1]人研究结果相似。
在391 株革兰阴性菌中有265 株为肠杆菌科,占67.77%。其 中157 株(59.25%,157∕265)产ESBLs,较国内何秀娟等[2]人、国外Yousefipour M等人[3]文献里检出率53.5%、55.4%有所升高,而产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占86.62%(136∕157)。比国外Al⁃Mayahie S 等[4]人的研究报道里产ESBLs 的检出率更高,为74.7%,需引起注意。本研究中产ESBLs 菌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厄他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达90%以上。与国内刘书敏等人文献报道相似[5]。而产ESBLs 菌株对大部分三代头孢均表现出较高度耐药性,与国内王亚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与国内和培章[7]文献报道相似。本研究中发现产ESBLs 菌和非产ESBLs 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4.19%、3.74%;而国外Al⁃Mayahie S 等[6]人的研究中发现产ESBLs 菌和非产ESBLs 菌对三代头孢均高度耐药,结合他们的研究中产ESBLs 菌检出率更高的结果考虑可能国外三代头孢使用率更高致使三代头孢的耐药率更高。另产ESBLs 菌对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也非常高,耐药率分别为78.34%、78.33%。比国内祝艳等[8]人文献里报道的51.7%-60.5%要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且产ESBLs 大肠埃希菌比例较既往上升,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尤其对产ESBLs 菌耐药率显著升高,不推荐作为临床泌尿系感染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 菌及非产ESBLs 菌的耐药性相对较低。建议优先考虑。对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高度敏感抗生素。为避免耐药菌继续增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早完善尿培养及药敏检查指导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