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主题情境,打造思政“精品课堂”

2021-09-08郑文慧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9期
关键词:主题情境

郑文慧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主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是应有之义,教师如何通过内省、复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步步优化主题情境,提升课堂实效,最终打造出一节节“精品课堂”,是一线教师成长的关键点。以打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议题式情境选擇为例,提出通过优化主题情境,打造思政“精品课堂”需要用生活相关且主题契合的情境激活课堂,用可议且可导的情境深化课堂,用可燃且可践行的情境升华课堂。

关键词:主题情境;精品课堂;活动型课堂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搭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题脉络去创设情境,能够顺应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启用自己的“潜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进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朱开群老师也强调“成‘线的情境载体更符合教材的逻辑结构,培养学生较为完整的系统思维”,我们在优化的主题情境中激活课堂、深化课堂、升华课堂,则更易于打造出思政“精品课堂”。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方面成果颇多,但是,不可否认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主题情境创设流于形式、过于浅显;教师在创设主题情境时设置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教材文本不够贴合;创设的主题情境资源利用率不高、挖掘深度不够等。并且,很多教师都是在评优课、赛课、公开课等活动中才创设主题情境教学,平时的课堂上则很少运用。究其原因,教师对主题情境教学认识不足是一方面原因,创设主题情境本身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那么,在主客观条件层层设限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当如何不断优化主题情境,打造出一节节思政“精品课堂”呢?

2020年第11期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刊登了束红华老师的《打造思政“精品课堂”之路径》一文,束老师从“理直气壮地做好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角度提出打造“精品课堂”要精心设计“活动的课堂”,用心打造“趣味的课堂”,潜心研究“智慧的课堂”。潜心拜读后,笔者结合自身备课实际情况,认为打造好思政学科基于主题情境创设的“精品课堂”,离不开内省、复盘,一节课结束后,反省自身课堂表现,明确表现好的地方,找出不足之处,在下一个班级的课或以后的课中有意识地改进,通过一次次的复盘,不断改进,假以时日,定能打造出优化主题情境的思政“精品课堂”。

一、用生活相关且主题契合的情境激活课堂

高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网络的普及,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不少学生的信息获取量十分丰富,甚至高于授课教师。但是,教材文本内容及提供的情境探究材料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教师使用的情境素材和确定的主题情境过于陈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授课内容或“游离”于课堂之外,不能专注于课堂教学、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选择创设情境素材主题的时候,要贴近学生生活,与时俱进,够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依据“三贴近”原则,思政课的情境创设首先考虑引入生活情境以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降低由学习媒介引起的外在认知负荷,优化有效认知负荷,且利于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达成学科素养培育目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授内容都能很好地找到匹配的情境材料,对于凝练出与文本主题相契合的主题情境更加不易,不少一线教师也反映议题情境创设不好极有可能牵强附会、学生理解难度大等。因此,在选取情境素材的时候除了考虑素材的生活化、新颖性之外,还需要考虑在情境的推进中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梳理清楚教材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关注时政特点,调动知识储备,收集素材并确定主题情境,将收集到的情境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依据文本逻辑和知识结构进行有序排列,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总之,好的议题情境不仅要与学生生活相关,还要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如此方能激活课堂,打造“精品课堂”。

笔者在设计必修4第四课第一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主题情境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授课前恰巧出现热点“熟蛋返生”实验论文事件,课堂上学生听来兴趣很大,笔者由此引入“我们该从何处获取正确的认识?”之后,依托这个情境去探究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课堂效果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后来复盘反思、梳理归纳,这个探究没有“探究性”,作为热点事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是没问题的,但它难以融入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特点、形式,尤其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些知识点的探究学习中。由此,笔者认为仅仅用与生活相关且主题契合的情境激活课堂还不够,还要筛选可议且可导的情境深化课堂。

二、用可议且可导的情境深化课堂

所谓“深化课堂”指向的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积极参与,在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迁移到新情境或现实问题中。正如美国教育家佩利格里诺和希尔顿对“深度学习”的界定,是个人将在一个情境中学习的内容迁移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其形成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和为何、何时、怎样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强调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境。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最大亮点是可议,能引起思维冲突,即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不过,现实课堂中,不可能将学生停留在情境冲突中,还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即提出的问题还要具有启发性,既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使学生在释疑中掌握知识,同时,情境中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能太宽泛,避免“假大空”。

笔者尝试将主题情境变成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探究认识,思路是:学生只有真正去认识、学习一个事物才能真正体验“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对天河核心舱的认识过程是可议的、可导的,必能深化课堂。授课班级不是政治选修班,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却思路开阔,有意外更有收获。学生先探讨了获取天和核心舱相关认识的途径,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随后,学生选定最可靠的途径是科学实验这一实践形式,对比实践与认识,分析实践这一途径最可靠的原因,归纳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一“生成性课堂危机”深化了笔者对情境设置的认识。活动型课堂中主题情境不仅要能议,关键还要“导”,指向现实生活情境,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教师引导获取的能力就是指向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开放性视野和创新能力等被国际公认的21世纪的高阶思维能力。

三、用可燃且可践行的情境升华课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更新之一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就是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具体到一节课中,对情境构建的要求就是可燃且可践行。

目前,各级各类评优课都会在课堂最后环节进行情感升华、价值引导,这是思想政治课的功能之一,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不止于此,尤其是打造“精品课堂”,在强化情感认同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引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践行所学知识。在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探究为主题情境的《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节课的最后环节,笔者就结合学校科技节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如撰写科技节小论文,并联系信息技术老师进行统计考评。

用可燃且可践行的情境去升华课堂,也更利于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这一基本核心素养,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有序参与,还要有能力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让学生去践行,给予路径去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精品课堂”的根本标准。

一节“精品课”要是活动的、有趣的、智慧的,目标越高远,老师们的复盘、内省、改进之路也越长,当然,老师们都知道主题情境的完善只是一节“精品课”的一环,我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要会灵活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要掌握十八般武艺、三十六项教学技能……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中我们的课越上越“精品”,教育之路也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束红华.打造思政“精品课堂”之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1):39-40.

[2]朱开群.给政治教师的101条新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0.

[3]王延東.“认知·情境”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高中),2017(2).

[4]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主题情境
例析“主题探究式”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的运用
借主题情境探究之形,燃课堂核心素养之魂
英语课堂主题情境创设的探究
主题情境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
创设主题情境 感受语文课题魅力
主题情境教学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让思辨之光闪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