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2021-09-08宗宇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重点科目,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从学生重视程度、教学方法和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高中生语文厌学心理的成因,又从教师专业素质、与家长的沟通协调、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几项改善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厌学心理;成因;对策
一、高中生语文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学科基础以及平时的积累程度要求较高,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善语文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较为困难。因此,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对语文具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认为自己的努力并没有体现在成绩上,转而将目光转向提分效果较好的数学和英语等学科,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将语文学科视为“保底”学科,认为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对文字和语言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管语文课堂上的状态如何,一样能够拿到一个相对能够接受的分数,因此在语文课堂上会出现做其他科目作業甚至打瞌睡走神的情况。这些学生没有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充分梳理,没有平时的充分积累,自己的语文能力也同样得不到有效锻炼,对语文教学十分不利[1]。
(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仍然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只负责给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绪并没有过多关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校由于过分看中成绩,也不考虑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当中实行刷题策略,既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家庭和社会氛围的影响
现阶段,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语文科目在学校各科目当中的地位不高,看不到语文科目对学生人文修养和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对语文科目具有一定的偏见。
二、避免高中生产生语文厌学心理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各学校在针对语文教师岗位进行招聘标准的修订时,应当避免“唯学历论”,综合考虑应聘者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争取筛选出适应本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优秀教师。在上岗后,学校还应当聘请高等学府的教育学专家和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互动和培训,针对教学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解决。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在教师队伍当中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竞赛、语文知识大比拼等,对优胜教师进行奖励,提升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保障语文学科教学水平,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况。
(二)与家长积极沟通
教师应打通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扭转家长的思想,使他们能够理解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在家庭中给予学生较积极的影响。教师还应当将学生在学校的实时表现定期向家长进行汇报和交流,使家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进行监测和引导,减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学心理。
(三)利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当利用这两项技术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多媒体素材引入课程内容,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课专注力和积极性[2]。在课堂当中利用计算机实现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当中,在语文课和教材当中感受到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发挥语文课程的吸引力,使他们能够从心里崇尚语文、爱上语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语文成绩不断提高。
(四)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还应当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摸清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质。由于学生的学科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还应当与学生一起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授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效增强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削弱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厌学情绪。
参考文献:
[1]孟令国.探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8):103-104.
[2]张晓艳,张清泽.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学习致困原因探究[J].高考,2021(9):69-70.
注:课题名称:“克服学生厌学研究策略”,编号:JKBMSZX2019117,课题组成员:高玮,张影,赵大珲,孙一红,邵秀丽,赵纪丹,李昕,陈少利,王丹丹,孙萍。
作者简介:宗宇(1982—),女,吉林省农安县人,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