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分析
2021-09-07胡菲菲郭园
胡菲菲 郭园
摘要:江西永新盾牌舞作为当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受到更多人员的重视,因此针对这一文化体系内部所含有的所有文化特征,都必须要能够经过全面化的管理和传承。基于对江西永新盾牌舞音樂文化分析意义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针对这一艺术体系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模式。
关键词:江西 永新盾牌舞 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78-03
江西永新盾牌舞的所有表演曲目整体上较为简单,都是对于双方的一种战场上的对垒情境建设,而同时舞蹈者可以通过对于阵型的转变,从而实现针对战场环境的专业模拟。在这个过程中,盾牌舞为了与战场环境适配,在音乐上整体较为简单,单纯通过对于节奏方面的把握以及对一些特殊类型音乐乐器的加入,使得整体上具有雷霆万钧之势。
一、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分析意义
(一)发掘传承问题
江西永新盾牌舞在当前的音乐文化保护过程中,虽然已经将这一艺术形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施加大量资金用于保护,但是在当前的音乐受众群体看来,音乐文化的保护过程实际上是要能够持续性地推陈出新,那么就意味着如果只是单纯根据现有的音乐模式使得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得到保护,那么实际上对音乐文化本身的侧重显然不到位,而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院校基本上都对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而通过对音乐文化的分析,可以直接找到当前在音乐文化体系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得盾牌舞的音乐文化可得到更强劲的可靠性传承。
(二)侧重文艺发展
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那么就意味着针对各类音乐文化,如果只是单纯根据现有的所谓“饭圈”文化或者是单纯依靠过去的固守思路对各类音乐进行保护,很难真正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对于江西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的体现方面,由于模拟了战场环境,因此如果今后国内的音乐创作者要能够模拟一种雷霆万钧的战场情境,可以通过借鉴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特征创作作品,可以说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推动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
(三)奠定融合基础
对于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如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故步自封,无法和其他的文化艺术体系之间建立有机的交流关系,那么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只能够单纯依靠当地政府部门每年向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现有艺人的保护,但是对于艺人的后续吸引和使用是一个未知数,此时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在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研究过程中,本文的核心目的是分析这类音乐文化如何与当代的音乐文化进行适当的融合,同时当代的音乐文化如何借助江西永新盾牌舞获得更好的发展,让双方实现互动共赢。
(四)设定发展路线
在江西永新盾牌舞的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能够经过专业性发展路线的建设,才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针对这类问题的后续处理过程,也必须要借助专业化的方法才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在具体的音乐文化分析过程中,可以在得到了现有发展和传承基础的情况之下,对后续的发展路线进行适当化的修订,让江西永新盾牌舞中的音乐文化可以在恪守文化基础的情况之下进行后续的推陈出新处理,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得这一发展路线更加科学,以满足针对音乐文化的本身保护要求。
二、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特征
(一)乐器特征
在江西永新盾牌舞的表演过程中,使用的乐器种类较少,多是通过对各类声音的模拟营造古代战场环境,而古代战场环境为了能够让所有士兵可以按照一定的频率向前进攻或者撤退,多数会采用打击乐这类声音浑厚并且响度较大的乐器进行处理,所以江西永新盾牌舞在乐器上也多使用打击类乐器,为了能够让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具有更高的层次感,也会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的吹奏类乐器,其中该地区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呐子”,吹奏过程中声音响亮并且尖细,可以在演出过程中起到针对整个场景的联合与转换作用,同时也会直接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的吹走乐器,比如唢呐。可以发现在所有乐器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吹奏类的乐器,还是对于打击类的乐器,其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说全面贴近盾牌舞艺术体系的情境建设作用。
(二)节奏特征
对于打击乐器来说,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而对于其他的各类乐器,如果是在打击乐器的带动下,那么其节奏感觉更加容易得到控制。在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主要使用的乐器类型为大鼓、锣等打击乐器,那么也就意味着这类音乐的节奏必然极其丰富,并且可以得到充分性的展现。吹奏类乐器对于已经演奏的曲调,其主要是起到对于鼓、锣等乐器的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可以在其中起到穿插以及转场的目的,可以说,这类吹奏类的乐器针对节奏的控制方面和协调方面,实际上并不具备核心性,而主要的节奏控制者为演奏过程中的打击乐器。此外在节奏的表现上多采用短促的节奏,实现对于这种错综复杂战场环境的一种模拟,通常这类节奏的延续时间较短,同时针对一些需要进行转场或者转换阵型的节奏,在音乐的响度上以及节奏安排上更加尖锐短促。
(三)结合特征
音乐及乐器的结合特征表现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对于乐器方面还是对于各类节奏方面,都可以完全根据江西永新盾牌舞的当前实际场景和节奏表现,以及相关舞蹈所展现的内容进行结合,比如针对各个章节的衔接过程,实际上在各类音乐的衔接过程中就具有了更高的节奏感,整个场景和相关资源的体现过程中就具有更好的层次感,那么就意味着针对相关结合特征的表现过程中,节奏感方面实际上需要所有的演职人员完全根据这类节奏的表现,对个人的动作以及后续的表演方法进行整合与协调,从而可以让整个舞蹈动作方面以及整个节目方面都可以更加贴近节奏,使得双方具有融合感。此外针对各类乐器方面的融合,建立了一种以打击乐为基础,以吹奏类乐器为辅助的结合模式,当然也存在一些舞蹈类型,整体上较为婉转低回,而这类舞蹈多是展现战场之前的一些事务,此时多是以打击乐器为辅助,以吹奏类的乐器为核心的演奏模式,不过这类节目的数量相对较少。
(四)体系特征
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具有一个重要的体系,即实现了打击类乐器占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对于其他的各类乐器进行适当性的选择和利用,同时实现当地民族乐器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在整个体系的构造过程中,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其他区域音乐文化与其本身的过度融合问题,因为针对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来说,由于缺少了一些江西永新地区的特定性乐器,那么在最终所创作的曲调方面、音色方面以及音乐体系方面,都很可能无法和江西永新盾牌舞的表演人员进行结合,并且在信息方面无法进行专业化的处理,此时就会导致整个音乐文化体系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排外效应。
(五)曲目特征
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中,针对曲目的设计方面,当前并不存在一些特定的内容,而是会全面按照表演人员的需求,对相关曲调、所对应的表演内容进行设定,不改过程中针对曲目的本身特征,虽然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上的大概念,不过从细致的分析上可以发现,所有的曲目都能够和对应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联系。同时所有的曲目如果只是单纯通过听取音乐的方法创作,由于无法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表演模式,那么在观众和听众看来,实际上就只能获得较低的愉悦性反馈,只有在整个音乐中将各类曲目和相关的表演模式进行结合时,才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
三、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强化音乐研究
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针对音乐的研究方面,本文认为一方面要能够充分与当地的民间艺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从而使得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和这类民间的艺术人员可以进行深度性的交流,以了解这类音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播方案,如果发现基础信息后,可以实现针对这类音乐文化的全面性的展现,那么就可以为后续的理论研究过程以及相关资源的进一步分析过程奠定基础。另外在音乐的专业研究过程中,要能够和当地的各类专业性机构部门之间建立有序的联系,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机构自行参与,比如民间的音乐学习者联盟、当地的音乐专业院校进行盾牌舞的音乐文化自行发掘和了解,那么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由当地的政府部门牵头,给各类院校下发任务,让这类院校可以派遣专业的人员参与到针对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研究过程。
(二)加入音乐要素
各类音乐要素的加入过程,本文认为可以在其中适当加入一些可以被音乐创作者所模仿的内容,当然该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通过民间艺人的创作,那么就很可能无法对个人音乐要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化的说明,所以在具体的处理中,和当地的艺术类高校交流就很有必要,在高校研究之后,分析了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要素,并且分析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将这类音乐要素通过结合、使用和交融,实现对于战场环境的有效模拟,之后可以通过相关要素的融合方式,让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可以根据对这类信息的使用,实现针对其他各类信息的直接展现。此外在今后的文化体系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也可以自行探索是否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现代音乐的要素,此时就可以充分实现原有音乐文化体系和现代文化体系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音乐表现方面得到革新,同时带动其他音乐模式的同时发展。
(三)扩展音乐外延
对于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外延过程和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这一文化体系只能够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传播时,那么就自然意味着在后续的整个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使得这一文化体系无法和其他的乐器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自然不利于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适当扩宽这类音乐的外延,而所谓的外延扩宽是指要能够实现针对江西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中的各类音乐要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民间的艺术创作者以及专业的音乐学院的高端人才要可以参与到针对这类音乐文化要素和信息的发掘过程,只有在经过了有效的信息分析之后,才可以对现有的信息和相关的内容进行同期性的说明,并且在各类音乐内容的发布以及使用之后,可以直接说明其中的一些关键性创作灵盖来源于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体系,此时可以增加这一音乐文化乃至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接受范围。
(四)区域强化保护
所谓的区域强化保护过程,本文认为要能够真正让当地的年轻人逐步参与针对这一文化体系的拥护和保护過程,就要使年轻群众群体可以自然主动地参与到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并可以为后续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在具体保护阶段,可以与当地专业艺术类院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而这类专业的院校可以派遣年轻的音乐学习人员到相关的地区内和当地的专业音乐演奏人员之间进行全面细致化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包括表演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针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各类民俗音乐的处理方案,此时院校方面也要能够让这类学生更为主动地强化针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后续的区域强化保护过程中,让所有研究者给出报告,实现针对江西永新盾牌舞文化的深刻理解,并且对于后续的音乐创作过程构造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永新盾牌舞的音乐文化特征中,主要使用的是打击乐器,并且在其中加入了例如“呐子”等民俗乐器,形成了一种以打击乐为主,吹奏类为辅的共同表演机制,从而让整个舞蹈系列更加具有完善性和唯一性。在今后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强化区域保护,并且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针对音乐的研究和传承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赵佳梅.基于文化自信的永新盾牌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19(20):72-73.
[2]邱艳.地方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以永新盾牌舞为例[J].北方音乐,2018(02):38.
[3]崔亚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7年.
[4]余友儒.永新盾牌舞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母题重构[J].运动,2014(18):143-144.
[5]陈万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体育价值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2).
[6]文敏.永新盾牌舞人文意蕴与传承保护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7]周维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看江西永新盾牌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视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