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仁政”与“仁声”的关系研究

2021-09-07傅恩玲

艺术评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仁政孟子

傅恩玲

摘要:孟子基于性善论提出了系列思想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其音乐思想也表现了对仁义之德的追求。仁政与仁声并非一字之差,其中仁政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仁声既是其理想的音乐境界,又是仁政的表现形式。“与民同乐”是仁政与仁声共同实践的结果,是实现乐与政通、乐与人和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孟子  仁政  仁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17-03

孟子曾授业于子思之门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义”思想,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仁政”学说。孟子对于尧舜,尤其是对舜的推崇溢于言表,因为尧舜之道是仁义之道,所以孟子主张沿用尧舜的“仁政”平治天下,其思想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因所处年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孟子不忍百姓频遭战乱带来的妻离子散之苦,故提出了“与民同乐”学说,成为了最早具有民本主义的思想家。其著述中论乐的部分虽较为简略,但他结合当时乱世纷争、百家争鸣、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主张用“仁声”来教化百姓。“仁声”是孟子推崇的大美之乐,可以看出孟子的政治主张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教育方面,推崇用乐应表现仁义之德的喜乐之情,推己及人,推恩于民,才能“乐以天下”,使百姓各得其所。孟子提出的各项主张,虽然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而立,却能考虑到普罗大众的利益,可见其中的思想内涵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仁政”与“仁声”是孟子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莫非只有一字之差吗?

为探究孟子提出的“仁政”与“仁声”的关系问题,本文结合孟子相关的典籍语录,在深入分析孟子音乐思想内涵的同时,指出其思想的进步之处,旨在寻找孟子音乐思想与政治思想联系的纽带,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内涵提供理论支撑。

一、“仁政”是“仁声”的思想根基

孟子音乐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平治天下,这与孔子将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的思想体系吻合。孟子邦家治国的政治主张及其思想主张都可以归结为推行“仁政”,其“仁政”思想来源于历代君王的经验与教训,是系列学说的核心。由此,孟子的“仁政”政治理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仁声”音乐理想的思想根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尤其是“仁”的思想,因为他曾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①孟子本人也曾说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②(《孟子·公孙丑上》)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八佾》)这些精神意蕴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埋下了启蒙的种子。而孟子又认为,仁政内化于人的本性,起源于人的善端,由此提出了“性善论”。孟子之言,人性的原点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孟子·告子上》)孔子十分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孟子则进一步论述道“性善论”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因而人人都有受教的可能性,都能达到最终理想的充实的善。于是孟子说:“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孟子从味觉、听觉、视觉中分析了人类在感官方面具有共通性,從而提出了人心也具有共同性。人心的共同性就是性善论,性善论是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性善论的提出,为“仁政”学说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仁政”思想又为其具有“仁义”特点的音乐思想夯实了思想根基。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仁”,发展了孔子“以仁释礼”的归旨,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仁政说”。孟子注重乐的社会教化作用,并与他的“仁政”思想结合起来,强调音乐与仁德的关系,从而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仁声”,用音乐作为辅助政治推行的方法。孟子说:“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万章下》在孟子看来,“仁乐”可以使人有始有终、有智有圣。孟子终身毅然推行仁义,提出“尚志”“养浩然之气”,当人形成仁义道德规范以后,就可以达到用礼乐进行政治教化的目的。这种以仁义礼智引导百姓的治国方略,比起老庄无为而治的避世态度更具积极性,所以孟子的“仁政”学说后能发展成为“以德治国”方针的来源。此外,孟子十分重视“心”的作用,认为人的思想内化于心,心的作用在于思考,提出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的观点,另外其还认为“心”具有道德属性,这也是孟子重视君子内在涵养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孟子的“仁政”政治学说起源于性善论,由性善论延伸出人人具有生理情感的共通性,因而可以通过礼乐对人进行教化。“仁政”背景下的音乐具有“仁义”的特点,这种“仁乐”可以辅佐和顺的政治教化的推行。“仁乐”在音乐主张中的表现为“仁声”思想,所以说孟子的“仁政”说是“仁声”说的思想根基。

二、“仁声”是“仁政”的表现形式

“仁声”是孟子崇尚的大美之乐,是具有高尚道德内涵的音乐,是其“仁政”思想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形式。孟子的乐教思想还有部分来源于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性自命出》提出“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一方面强调了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突出了道德的价值。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其中的思想,因此对音乐的教化功能也十分上心,认为音乐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品德风貌,故有《孟子·公孙丑》载:“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仁政”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内涵,孟子同追求尽善尽美的孔子一样,在音乐上寻觅带有仁义特点的雅乐,雅乐可以成为贵族统治的内在支柱。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孟子好雅乐,是因为雅乐更具有深入人心的感化作用,正如“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所言。(《尽心上》)对于“仁声”的理解,东汉赵岐注“仁声”为“乐歌雅颂也”,可见“仁声”即是雅乐的一种。“善政”即“仁政”,孟子认为仁声作为仁政的一种表现形式,更具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它能如润物细无声一般,以真实的道德情感融入大众的内心,从而获得民心支持。

“仁声”的内在感知性正好符合孟子对圣人的追求,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告子下)这句话描述的是人内在涵养提高的完整过程,最终达到的是一个神圣的、美的境地,而“仁声”所追求的正是道德修养中美的境界。“仁政”在音乐方面是利用音乐的教化功能,表现为推崇具有“仁义之实”的仁声。朱熹注“仁声”为“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尤见仁德之昭著,故其感人之尤深也”。④朱熹的注释强调了“仁声”的道德本质,与孟子的初衷更为贴切。孟子提出仁德的声音比仁德的言语更能打动人的原因在于其认识到音乐具有感知性,而言语具有说教性。音乐是声韵中的诗,对此歌德也曾对音乐的道德意义进行肯定:“韵律有一种魔力,它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最崇高的感情”。⑤当理性的道德被转化为感性的艺术形式时,更能被人积极的接受,而强制的道德说教,只会让人心竖立起一道具有抵抗性的高墙。这是孟子“乐与政通”的表现形式,更是对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知,孟子提倡的“仁声”是其“仁政”思想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形式,追求高尚的音乐,具有理性化的色彩。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礼崩乐坏,新乐勃兴的纷乱局面,对此墨家提出“非乐”思想,老子提出“五声令人耳聋”的观点。相比之下,孟子提出的“仁声”音乐思想见解拥有更为宽阔的眼界,更能适应历史的潮流。

三、“与民同乐”是二者的实践成果

孟子从当时动荡的政治格局中总结出,顺应民心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要素,由此提出了“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认为只有在与民同乐的进程中才能达到实行“仁政”的政治目标与推崇“仁声”的乐教方针。所以说“与民同乐”是“仁政”思想在音乐方面的表现,是“仁政”学说与“仁声”思想在实践层面的成果。

“与民同乐”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与齐宣王有关“好乐”的对话: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采取正反面对比论证的方式对“与民同乐”和“未与民同乐”进行了论述,从侧面告诫齐宣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君主只有与百姓一同进行艺术欣赏活动,两者才能在情感上架构起共鸣,进而将审美愉悦性获得最大化。“与民同乐”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还可以使王行政于天下,从而达到人和、政和、乐和的志高境界。这是孟子仁政思想在音乐功用上的体现,超越了孔子尊崇的“先王之乐”“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音,皆淫于色而害于德”的传统乐教思想。“与民同乐”还体现在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之中,孟子淡化了新乐与先王之乐在内容中的差异,引导齐宣王领悟古乐对先王功绩道德的歌颂,从而暗示君主若能同先辈一样呵护百姓,与民同乐,新乐则能与古乐起到相同的作用。

与民同乐思想中还包含有“乐民之乐”的进步思想,不仅具有美学意义,同时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从中说明君主制礼作乐也要符合百姓的审美取向,多做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就可以得到民心的拥护了。从音乐的审美功能上来看,不同社会阶层通过音乐活动的沟通与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还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体验,即存在美感共通性。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政治主张对应在音乐思想中为“与民同乐”。他对人民的高度重视,从音乐的社会功能上来看,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以音乐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孟子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认为音乐是“仁”内在情感转向外化的表现形式,与民同乐,能够推动仁政的实施,最终达到安邦定国的政治效果。

由此可见,“与民同乐”是孟子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仁政”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孟子“与民同乐”的音乐思想打破了以往旧有的音乐观念,重视通过音乐及其教育的方式,促进君臣与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社会和谐。

四、结语

孟子同孔子一样,都把“仁”作为政治理想的目标追求,并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了“仁政”学说。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是先秦乐教思想的主流,孟子将音乐与政治相结合,把音乐作为提高个人内在修养的途径,继承了传统儒家樂教观念。但是孟子的学说更具有理性色彩,他基于性善论提出人性本于善,还提出了心学,认为心具有道德属性与认知属性,因而他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利用礼乐对人进行道德教化。

在孟子“仁政”与“仁声”的关系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基于性善论提出了“仁政”思想,该思想是“仁声”主张的思想根基。“仁声”是孟子在音乐方面推崇的大美之境,是雅乐的一种。孟子看重“仁声”的施教作用,因为“仁声”能以真情感化人心,从而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教化。在这里孟子意识到音乐不仅具有休闲娱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承载着道德教化的功能,具有美感共通性。“仁声”比“仁政”在音乐方面更为“善教”,因而“仁声”是“仁政”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形式,可使社会和谐、百姓友爱。孟子在对待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灵活的变通性,他既推崇雅乐,也不排斥新乐,认为“今之乐尤古之乐”。孟子在政治上提倡“民为贵、君为轻”,在音乐思想上相对应地提出了“与民同乐”思想,冲破了旧有等级制度在音乐方面的局限性,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是“仁声”乐教迈向“仁政”的通途。

总的来说,孟子的音乐思想具有变通性与包容性,他既能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与民同乐”,认为老百姓也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又能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将之辅以政治进行推行,可以说,孟子将儒家的音乐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泽波著.孟子与中国文化 修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金良年撰.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修海林著.古乐的沉浮[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4]贾剑蕾.孟子音乐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12(01).

[5]高文辛.孟子音乐审美观反射出的民本思想[J].当代音乐,2015(01).

[6]王志成.孟子的仁政论及其音乐美学观[J].晋阳学刊,2003(01).

猜你喜欢

仁政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论孟子的天下观
孟子说仁德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