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剪纸艺术特色解析与风格流变研究
2021-09-07吴优
吴优
摘要:武胜剪纸艺术在创作与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工笔、白描、版画等绘画风格及现代美术知识,并将南北剪纸艺术特点相统一,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区域特征的川东北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其艺术风格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剪纸风格都极具时代特点。本文将武胜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其风格流变进行分析,认识到武胜剪纸艺术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复合性和创新性,是极具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理应得到弘扬和保护。
关键词:武胜剪纸 题材 艺术特色 流变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14-03
剪纸是在纸上通过镂空剪刻加工而成,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的特点而被称为一种易学却难精的民间艺术。武胜剪纸产生并流传于武胜嘉陵江流域,因其能反映生活现实、寄托民众情感、渲染节日气氛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巴蜀民间艺术瑰宝。
一、武胜剪纸概述
(一)武胜剪纸的历史发展
武胜剪纸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民间剪纸艺人康文清息息相关。在广安市人民政府的公告以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的《武胜剪纸——十二生肖》一书中都将康文清奉为一代宗师。20世纪40年代,康文清随夫定居武胜,将河北剪纸艺术特点注入武胜剪纸中,打破了以往武胜剪纸单一的形式和内容,使其焕发生机。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康文清与当地的一批美术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剪纸经验,并一同将剪纸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创新,促使武胜剪纸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后来在文革的影响下,剪纸艺术受到重创,大量剪纸艺人无法继续创作。武胜剪纸的发展停滞不前,直到后期随着文艺政策放宽后才逐渐复苏。
如今,专门从事剪纸创作的手工艺人日益稀少,武胜剪纸面临着传承困境。为了保护这一优越的文化成果,当地政府作了很多工作,如将武胜剪纸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大量剪纸艺术创作比赛和相关展览;开展一系列关于剪纸艺术的培训活动,为武胜剪纸艺术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在这一系列措施影响下,武胜剪纸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有了一系列成果。2013年,武胜剪纸荣获第四届世界非遗节“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高奖——太阳神鸟”最佳展览奖;次年,武胜县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接着,武胜剪纸参与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感知中国”系列文化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二)武胜剪纸与河北剪纸的关系
武胜剪纸艺术在风格的形成和演变上,都与当地著名剪纸艺人康文清息息相关。由于康文清原是河北人,因此武胜剪纸在艺术风格上与河北剪纸一脉相承,继承了河北剪纸简练传神的艺术特色和精准流畅的剪刻技法。
(三)武胜剪纸的制作工艺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武胜剪纸不拘泥于传统,具体的工艺流程分为磨刀、选纸、描稿、黑稿、打销子、剪刻、装裱几个步骤,基本手法有剪、刻、雕、冲四种。制作上通常以剪刻结合方式来进行剪纸创作,剪刀剪纸是用剪刀直接在纸上加工,刻刀刻纸通常用于更精细的地方或需要同时加工多张作品的时候。在进行剪纸创作时,首先要设计绘制图样,然后将图样和彩纸固定在一起,再用刻刀或者剪刀进行刻剪,使作品既有“剪”的圆润灵动,又有“刻”的刚劲硬朗。
二、武胜剪纸的艺术特色
(一)武胜剪纸的题材丰富
1.吉庆寓意类
剪纸艺术在历史的沉淀下富有文化内涵,很多纹样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康文清老艺人根据自己从河北带来的吉祥花样,创作了很多包含美好寓意的作品。如:莲连有鱼(年年有余)、蜂猴(封侯)、麒麟送子等,这些以谐音为创作原型的剪纸纹样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是早期剪纸中常用的题材。
2.生活习惯类
武胜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其内容最初都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日常,着重反映当地百姓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在武胜剪纸艺术的创作中,很多取材于老百姓生活场景的剪纸作品,如《坝坝席》《童年记忆》《川东老茶馆》《爷爷的故事》等,其中的画面和情节,都还原了当地人民所熟知的生活画面,极具民族性和民间性。
3.民俗生产类
《武胜县志》中提到:“解放前,民间剪纸与县内的民俗活动相联系。新春之际,用剪纸装饰窗户、彩灯。婚嫁时,枕头、帐帘、布鞋等绣花用剪纸做样。丧葬时,纸扎的陪葬童子、白鹤、引灵幡、灵房等,也用剪纸图案装饰”。由此可见,剪纸在武胜不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存在,更与当地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时候剪一些相应的装饰纹样烘托气氛和表达民众的情感。此外,武胜剪纸还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作品,如《农》《林》《牧》《渔》等,将当时劳动生产的画面用剪纸的方式保存下来,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4.政治宣传类
解放后,由于宣传工作的需要,武胜剪纸艺人们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剪纸,用做黑板报、壁报题花、花边。如《学文化》《抗美援朝》《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等。当代武胜剪纸的政治宣传功能尤其突出。剪紙作为视觉符号被运用到各种宣传广告中,使宣传内容更具有人文性和民俗性。近年来,武胜通过海报和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创作了如《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的廉洁自律规范》等剪纸作品,不仅增加了宣传内容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提升了武胜剪纸在人民大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助于将武胜剪纸发扬光大。
(二)武胜剪纸融南北剪纸艺术为一体
郭沫若先生给《剪画选胜》一书的题词中写到:“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将北方剪纸粗犷浑厚,南方剪纸纤细秀美的风格特点进行总结。康文清在武胜定居期间,将河北的剪纸工艺与当地川北传统剪纸相结合,使武胜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苍劲浑厚,又有南方剪纸的灵动纤巧,形成了武胜民间剪纸不同于北方剪纸和川北剪纸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武胜剪纸融多种绘画风格
武胜剪纸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将现代美术知识和传统绘画风格(主要有白描、工笔和版画)与剪纸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对比强烈并极具装饰性的艺术特色。
白描是只用墨色线条描绘形象的技法,其特点是主次分明、重视传神;风格朴实。剪纸艺人们将这个特点融入武胜剪纸艺术中,在创作的时候通常也会抓住要表达的主体而对其他部分进行取舍。
工笔画以线造型,笔法细致而严谨,对线的要求严格。从武胜剪纸的造型来说,“线”是最基本的语言。在剪纸的画面构成上,也需要用点线面的方式去表达画面的节奏和连接或区分画面中的图案,但剪纸中线的运用与中国画也有所不同。中国画中,需要连续的一笔勾勒才会画出生动的线条,而在剪纸中则需要将几个部分相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版画要求画面尽可能运用工具原本的颜色,运用“留黑”手法处理画面。通过构图和疏密关系表现主题风格。武胜剪纸借鉴其特点增加自身的装饰性,此外,版画和剪纸都有阳刻与阴刻之说,武胜剪纸在创作中也借鉴了版画的手法,刻法以单色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并把握剪纸阴刻剪纸“线线相连”,阳刻剪纸“线线相断”的表现特点进行创作。
(四)武胜剪纸反映现实并贴近时代生活
剪纸作为民间艺术,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民俗民风及文化传承。剪纸艺人们将生活中见闻进行总结归纳和艺术提炼,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武胜剪纸第二代传承人唐天谷先生在评价武胜剪纸时提到:“武胜剪纸的创作特点就是掌握到从生活中来,又反映时代,服务社会,服务政治”。说明武胜剪纸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作为装饰物而存在,还有反映当地人民生活和时代现实的作用。因此武胜剪纸具有立足现实生活、主题明确、贴近时代的特点,极具生活气息。
三、武胜剪纸的艺术风格流变
武胜剪纸的传承谱系:康文清,对初期的武胜剪纸进行归纳和发展,作品多为吉禽瑞兽和劳动场景。唐天谷,武胜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紧扣重大时事政治。李艳阳、谭志军,武胜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作品题材与日常生活相关,多为主题人物较多的大场景。此外,武胜剪纸的艺术风格流变从时间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解放前和新中国建国后两个时期。
(一)解放前的武胜剪纸艺术
解放前的武胜剪纸内容比较简单,多为烘托气氛的装饰花样和带有吉祥寓意的动植物形象。剪纸中的纹样要求“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创作时将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通过解构重组再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手法上来说,这个时期的剪纸还未完全将南北技法相融合,画面表现比较质朴,仍保留着康文清河北老家的剪纸风格,画面中更有北方剪纸的质朴与粗犷。
(二)新中国建国后的武胜剪纸艺术
1.在新中国建国后到文革前
这是武胜剪纸发展的高峰期。当地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传承,组织了一批人员向康文清老艺人学习剪纸艺术,创作了很多以配字的纹样、农业生产和政治宣传类的剪纸作品,同时还有一些民间意味浓厚的较大型花卉纹样,奠定了武胜剪纸的艺术特色。农业生产和政治宣传类型的剪纸作品以写实的手法为主,人物剪纸的造型都符合时代特点,极具现实性。花卉纹样在剪纸创作中没有背景,更突显主体。在写实的基础上多了细节刻画,画面效果更为精致、秀丽。
2.文革结束后
文革结束后,文艺政策放宽,武胜剪纸重新焕发了活力。除了传统题材外,还出现了书刊插页和连环画册等创新型剪纸,如剪纸连环画《石头后面》。此外,武胜剪纸艺术在技法方面也有了一定创新,增加了染色剪纸,染色剪纸不同于传统剪纸,随着颜色的丰富,不仅拓展了剪纸的表现空间,也丰富了武胜剪纸的视觉效果,《小香蕉林》就是这时的典型染色剪纸连环画作品。
3.当代
现当代,国家和人民都十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武胜剪纸作为省级非遗,题材多是民俗生活和政治宣傳类型。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下,武胜剪纸艺术在字体、纹样和颜色方面都有所创新,更具现代感。在人物造型上,武胜剪纸也突破了以往写实的特点,增加了装饰风格和卡通风格等人物形象。根据创作题材的不同,人物形象也加以区分,使画面效果更具多元化,此外在宣传类型的剪纸作品上也做了很多改进,将传统的剪纸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画面效果更符合现代审美,从而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四、艺术特色和风格流变的关系分析
武胜剪纸艺术在集北方剪纸天真浑厚,南方剪纸细腻写实的艺术特色为一体的基础之上,每个时期的艺术特色也有相应的变化。在武胜剪纸风格流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特色更完善和丰富,表现形式也更具多样性,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艺术特色。
(一)风格流变中丰富了剪纸的题材种类
早期的武胜剪纸题材和内容都十分单一。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武胜剪纸的题材种类日益增加,除了传统的花鸟鱼虫、吉禽瑞兽和民间故事外,还结合了时代内容和当地特色,增加了许多有关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政治宣传等剪纸题材。
(二)风格流变中拓展了剪纸的表现形式
武胜剪纸最开始只是简单的作为装饰的花样图案。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有单独审美意义的艺术而存在,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剪纸艺人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加了染色剪纸和剪纸连环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此外,还将剪纸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保留剪纸艺术的风格特点,制作成剪纸动画或海报等,使剪纸脱离了纸这个传统媒介,表现形式得以拓展,剪纸艺术也更现代化。
(三)风格流变中完善了剪纸的画面效果
武胜剪纸具有形象鲜明、手法简练、对比强烈、装饰性强的艺术特点。最初的武胜剪纸风格以写实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现代设计、书法、绘画等艺术融入其中,丰富了剪纸的画面效果。如今的武胜剪纸不局限于写实,增加了更具装饰感的剪纸风格。根据画面需要将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物象归纳在同一幅画面上,将对象进行理想化布局。将表现对象进行一定的夸张、变形、概括和取舍,或者通过想象将几种物象组合成新的形体。以图形化、平面化的手法进行造型,使画面效果更有设计感。
五、结语
武胜剪纸艺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集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情趣为一体,代表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地域特点,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人康文清以及第二代、第三代剪纸传承人通过技法和风格创新,将样式单一的武胜剪纸,发展成如今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民间艺术。这是热爱社会和生活的手工艺人们所创造的蕴含着精神力量的艺术品,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艳.民间剪纸:装饰生活的艺术瑰宝[J].美术大观,2013(11):75.
[2]赵雄,刘显成.川北剪纸[J].美术大观,2015(03):87.
[3]武胜县志编纂委员会.武胜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536.
[4]徐蔚南.剪画选胜[M].上海:华夏图书出版印铸公司,1949:1.
[5]吴琼.浅谈剪纸图案中纹样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37-38.
[6]苏士梅.论剪纸广告在现代广告传播中的作用与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11-115.
[7]仉凤皋.民间剪纸的题材、表现手法及内涵[J].北方美术,1994(0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