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对关系:促进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辩证思考

2021-09-07孙向阳

江苏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辩证关系学校管理

【摘 要】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依据,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要综合考虑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应注意处理好反思与提升、身范与他顾、自主与共生、激励与文化这四对关系。

【关键词】学校管理队伍;学校管理;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118-02

【作者简介】孙向阳,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00)课程与教材部主任,综合教研员。

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依据。好的学校发展依赖于好的管理,好的管理必然需要好的管理队伍,因而,如何促进学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发展是人们永远说不完的议题。专业发展是指个体与群体的专业化进程,专业化往往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指这类人经历过专业化的教育与培训;二是指这类人入职后仍持续不断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三是指这类人拥有专业化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情感;四是指这类人在行业领域中拥有话语权。

本文所指的学校管理队伍主要指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管理群体,其专业发展既是现实的追求也是理想的追求。之所以说是现实的追求,是因为现实中的学校管理队伍确实有这样与那样的不尽如人意;说是理想追求,是因为学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尚没有科学的标准以及成为日常的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武器,对于学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发展同样具有强有力的指导力量。基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把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个体与群体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量,着眼于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导向,要着力处理好以下的四对关系。

一、反思与提升

学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发展必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升,本议题的前述6篇文章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一点。如何学习与提升是非常值得深入讨论的。笔者以为,漫无目的地学习对专业发展其实益处不多,我们需要的是反思,反思是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与条件。换句话说,反思是撬动学校管理者素养提升的最有力的武器。所谓反思,是学校管理者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教育观念的再思考与重新认识,其最本质特征是批判性的。反思可以理解为一种意识,是贯穿在整个行为过程中的,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反思性实践最能促进教师的成长。由此,指向学校管理者素养的提升不能基于兴趣或者受行政指令的约束,而是要反查自身的短板,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方能提升自身整体的管理水平。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尽管长板可以作为优势特长发挥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但是短板决定自己的认识与处理问题的高度。

二、身范与他顾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示范是学校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工作利器。然而,只有身正还不行,也就是说如果管理者只顾身范、只顾内修仍然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还需要管理者他顾。所谓他顾可以通俗理解为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及其管理职能,在管理好自己负责的领域的同时兼顾学校其他领域。所谓“分工不分家”就是这个意思,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持续不断的管理行动。管理本身是门学问,更是一门实践哲学。通俗地说,就是要求管理者不停地做事,在做事中不断地促进事业的发展与完善自身。因而,学校管理者要摒弃消极心态,果敢行事,把学校不断推进到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三、自主与共生

学校管理者不同程度地负责着自己的管理领域,工作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自主性是学校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那种时刻需要别人督促才做的管理行为是不称职的,也是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在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自主谋划、自主实施、自主革新、自主超越。同时,还要考虑到学校发展的一盘棋,要在系統论的思想指导下看待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主动融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视域,促进学校的共生共荣。当然,这样的一种共融的目的不只是形成学校管理共生体,关键是管理事业的共生,促进其共同生长与发展。

四、激励与文化

人与事业的发展需要激励,学校管理者也同样需要激励。这里所说的激励包含选聘、考评、薪酬、培训等环节。学校的主要管理者要做好激励性制度的设计,让制度成为激励全校师生成长的可能,而不是指向惩罚。当然,学校管理者不能仅停留在为外界的激励而工作,还需要将管理行为内化为一种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种惯习,一种融入血液中的文化自觉。要形成优秀的管理文化需要学校管理者的行动从自发走向自觉。自发是一种生物性的表现,比如人饿了就要吃饭。而自觉是指人在理性指引下自主的变革行为。一所学校一旦形成良好的管理文化,就会有良好的发展。

辩证法是从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角度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辩证法适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各个领域的指导。因此,对于解决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问题具有非常强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任何一个事物的内在矛盾都是多维、多样、多义的,它必然包含着多方面的矛盾,只存在一种矛盾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矛盾中,有些属于“正相反对”的矛盾,即矛盾两个方面的属性正好相反,例如,自主与共生的矛盾。但有些矛盾并非“正相反对”,而是相互关联的,如反思与提升的矛盾。唯物辩证法重点在于把握那些性质“正相反对”的矛盾,对于那些相互关联的矛盾,也重在把握其中蕴含的矛盾对立属性。比如反思与提升并不是直接对立的、正相反对的矛盾,只有其中蕴含的反思与不反思、提升与不提升才构成正相反对的矛盾关系。所以,要全面考察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分析其正相反对的矛盾,如反思与不反思、提升与不提升的矛盾,看其是不是一个会反思、会提升的人,如果是,我们才会进一步考察其反思与提升的矛盾关系,看其是强反思强提升或弱反思弱提升,还是强反思弱提升等。

另外,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我们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次矛盾是为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抓住关键和重点,明确中心任务,从而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是为了认清事物的性质,把握主流,认清形势,从而正确评价事物。上述四种矛盾关系,在每所学校中的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因为每所学校的校情不同,这需要管理者智慧地把握。

猜你喜欢

辩证关系学校管理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科学技术与田径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