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校成为一道风景

2021-09-07吴金根

江苏教育 2021年16期

【摘 要】办好学校需要政府与学校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其关系中,职责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融通的,要像“鱼和水”的相依之情。在政校关系中,学校要“争”,向政府积极争取,争取利益“因果清晰”;校长要“勤”,向政府主动汇报,工作汇报“纲举目张”;校长要“诚”,向政府坦诚交心,寻求帮助“真情实感”;校长要“真”,向政府实事相求,面对问题“静心反思”,面对困难“诚恳求助”。

【关键词】政校关系;职责权力;振兴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027-04

【作者简介】吴金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学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达成的基本共识。那么,振兴学校的希望究竟在哪里?

一、认识学校,让学校去做该做的事

学校,从个人行为到社会行为,从私立行为到政府行为,从社会行为到国家意志,这是人类对教育、对学校功能定位和价值认识的进步。学校可以有各种形态而立,公办也好,民办也罢,其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指向“人”,是为社会、政府、国家和民族培养有德、有才的合格劳动者、社会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也是为人类进步培养有科学精神的开拓者。因此,办学校应该是政府的主事,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要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人们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机会更多了。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青壮年文盲率大大降低;中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技术型人才;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形成规范的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和大学,学校承担着为家庭培养“合格的后代”,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為民族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也为人类培养“优秀的开拓者”等使命。立德树人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因此,办好学校,做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任务,更是国家和政府共同的目标和要务。

二、办好学校,让政府融入该融的情

学校由谁来办?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办好学校的前提,是办学人必须回答好的现实问题,也是政府和学校必须要明晰的振兴国家教育的重要课题。

办好学校需要政府与学校的良好关系,这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之力。其关系中,职责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融通的,需要拥有“鱼和水”的相依之情。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校长不是公务员,学校不是政府或官员的下级部门,而是具体实施国民教育的自主实体或社会机构。其次,学校管理与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不同。如校园必须拥有更加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拥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宽泛的环境。为此,学校甚至不断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反对教师的套路或挑战学术权威。

政府与学校建立了法律关系。首先,政府要支持立法部门颁布具体、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公正的教育理念、中长期的教育目标进行规范和规划,规定政府向所有学校提供校舍和教育经费,将教育明确纳入地方自治范围,界定政府与学校的权力界限。其次,当学校违反法律(如乱收费、腐败)时,政府要提出让其改正的建议,如果学校不执行,政府就向法院起诉。如果胜诉,自有执法部门强制学校认错并改正错误。如果主要责任在校长身上,自有相关部门对其依法问责。

今天,政府越来越重视学校,重视学校的教育,重视学校教育的结果。让人民满意就需要政府把学校办好,办好学校能助推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建设。如吸引投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投资者和创业人满意。在现代化城市、城镇化开发建设中,教育资源的拥有和配置,越来越凸显出它的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在良好的人居环境选择中,除生态因素外,受教育的学校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社会建设和事业发展对学校的依托显得越来越显像化,把学校办好就能让百姓满意,让社会稳定,让公民文明,让地方有文化、有品位,让地方有更好的人力资源。

三、办好学校,让政府去花该花的“钱”

办好学校,政府的依托不可缺位,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提档升级,需要政府的支持,这不仅能让政府借助学校办学的质量、办学的品质和品牌,来赢得社会的口碑、家长的好评,还能提升政府的形象。

1.把校长做“大”。

良好的政校关系构建,需要学校有一个好校长。校长的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目标和任务,依法依规地去有效实施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把学校真正办好,让政府看到财政投入因校长的“能量”所产出的社会绩效,给政府所带来的经济绩效;让孩子的素质、家长的素养、社会的文明、地方的气质等影响政府,影响领导对教育、对学校的态度,主动去关心学校,规划学校的发展。

校长是什么?校长做什么?校长应该是“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课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课程),是“教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种好价值),是“思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灵魂),是“教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种好教风),是“学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种好学风),是“领导”(一个好校长就是一种好气场),是“磁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团队) ……校长应该成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领导、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沟通桥梁。

校长的智慧在于对教育的“领导力”,体现在对资源的开发力、对发展的预设力、对政府的沟通力、对困难的预见力,能让教育走向时代,走向理智,走向多元,走向均衡,走向公平,改变复杂、功利和“唯分”社会片面的评价心态。校长对教育的“领导力”,还应该体现在引导政府读懂教育、做强教师、激活学生、凝聚团队、开发资源、捕捉机遇、化解矛盾、处理危机、应对事务等。因此,校长是政府和学校良好关系构建的“第一人”。

2.把教师做“亮”。

什么是好学校?好学校应该拥有好课程、好教育、好质量、好特色,拥有好班子、好教师、好思想、好活动、好文化、好环境,教出好学生。

职业人做职业事,专业人干专业事,关键要有“本事”做好事。一所有生命活力的学校,应该有一群“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让人、事、物的管理向优。因此,学校的每一个人要拥有工心(管理心)、工技(管理技)和工艺(管理艺),表达出对工作的主动、能干和富有创意,做有本事的、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我”,把事情干好,让政府对学校放心,从而赢得对学校发展的情感投入和经费投入。

教师的“本事”来自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岗位能力和工作结果,体现在职业情感、专业精神、岗位职责和工作智慧上。好教师能把学生激活,让学生向好,助学生达成;好领导能把下属激活,让下属向好,助下属达成;好校长能把学校激活,让教育打开,助质量达优。好学校呈现着这样一道风景:教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奋斗;学生,不是痛苦地在被学,而是自觉地在享学;教育,不是机械地在推进,而是智慧地在创造;学校,不是淡定地吃老本,而是理智地创内涵。因此,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智慧的设计者,有力的执行者,勤快的观察者,敏锐的发现者,冷静的反思者,理智的决策者,真诚的沟通者,平等的合作者,真心的帮助者,明白的担责者,自信的创优者,激情的工作者,勇敢的超越者……做最好的自己,带出最好的教师。

在生活中,有一种成长叫心态成长。心态好,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当面对压力时, 你看作动力;当面对失利时,你当作经验;当面对困难时,你作为挑战;当面对挑战时,你认定机遇;当面对不顺时,你冷静梳理;当面对别人不理解时,你选择沟通;当面对复杂情境时,你选择智谋。因此,学校在与政府的相处中,在自我责任面前别抱怨,要用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学校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去面对与政府交往中的一切事。长期这样做,心态便会更好地“成长”,赢得政府的理解。

校长要带好学校的每一人,努力把学校办好,让学生能在良好的、现代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让学生能在良好的学校管理中成人,让学生能在优秀的教师教学下学习成长,从而获得政府对学校环境的有力建设、资源的有力配送、师资的有力配置,带来百姓及社会对政府的更多认可。

3.把领导做“通”。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态度和智慧。硬件和软件,装备与环境,教室与场所,教师配置与待遇,技术更新与经费投入等,都需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校长与领导”的关系,许多学校发展之事,尤其是人力和物力,就在于领导的认知、态度和执行力。因此,校长必须把发展的需求、提升的愿望,向领导进行有情的、有理的政策性解读和实践性分析。校长必须把事情办好,让政府领导有“面子”,能体面地面对百姓的呼声,面对社会的诉求,面对学校的需要,去做好更多利国利民的大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818年的老校,学校于2015年9月启用占地90亩的异地新建校(原20亩)。因学校异地建在了新镇区,缺乏公交车通行,政府也因投入资金较大有困难,以及开通交通线路需要交通部門复杂的申请、论证等报批过程,故政府没有将为学生上学新开设公交车线路列入新建学校配套项目中。对此问题,学校清楚,如果在新校启用时没有解决这一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交通不便之事,必将引发家长对学校、对政府的不满,甚至抗议和上访。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学校(校长)向政府(领导)智慧地解读问题,开发好领导的问题解决思维。真诚地沟通,积极地争取,感动着政府领导,于是乎“一条民心公交线路”就此诞生,百姓叫好,学生开心。

4.把关系做“融”。

办好教育需要科学的态度,办好学校需要教育的哲学思维。在学校和政府关系的构建中,需要关注“教育优先发展与学校越造越大”的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学校豪华打造”的问题、“振兴地方经济与建造学校画饼充饥”的问题等。

政府也要解决好“新楼盘越造越多而忽视学校同步建设扩容”的问题;学校要关注、提醒好政府因学校建设不力,孩子上不了学,家长“闹”校等问题;校长要提醒好政府因学校学区划分、变更,引发家长不满、不服而上访政府的问题,提醒好政府领导因政府指令在新校启用时间点上家长对学校环保的担忧等问题。

良好的政校关系构建,学校(校长)要勤于给政府领导“传情”“传信”“传文”“传法”,要深刻解读好国家的教育政策,解读好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政策性规定、要求、标准等;要勤于给政府领导“报告”“报备”“报喜”“报忧”“报安”(每学期、学年的工作设想、规划、计划、目标,工作阶段性成果,学期学年总结,所组织的大型活动、主题活动的报告报备,学校师生获取成绩成果的报喜,学校面临的工作困难,重大事件的报告等)。同时,学校要主动帮政府宣传,帮政府解困、化难、聚力、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