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歌册传承人之调查研究
2021-09-07郑将来
郑将来
摘 要: 福建东山歌册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来东山歌册却遭遇了种种传承困境,面临断代的危机。本文将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对东山歌册传承人进行口述访谈,并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对东山歌册的传承方式、传承现状及传承困境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山歌册;传承人;民间文学;非遗
中图分类号:J67 文献标识码:A
东山歌册是以闽南话为演唱语言,以传统册子为记录文本,结合“观姑调”(1)等独特唱腔的民间曲艺形式。[1]3其形成时间有多种说法,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产生于明朝,根据《东山县志》记载,“明代潮州歌册传入铜山,经过历代傳唱,逐步形成具有东山方言特色的东山歌册。东山歌册通俗易懂,故事性强,音韵顺口,曲调简单。其文体属于长篇叙事诗,有七言句、五言句、三三七字句、三三五字句、三三四字句。唱本有 《万花楼》《罗通扫北》《双白燕》《崔鸣凤》《陈世美》《玉楼春》《凤娇探李旦》等传统唱本一百多部。”[2]638
明朝时期,歌册已经有所发展。福建省东山乡贤黄道周在京为官时,就曾说过:“吾乡海滨邹鲁,劳夫荡桨,渔妇织网,皆能咏唱歌诗”。[3]97这“歌诗”便是东山歌册。东山歌册由潮汕传入东山岛后,原来“潮州歌册”的称谓,本称为“东山歌册”又名府城歌、七字歌、“潮州歌文”,还有“闽南语歌仔册”“闽南语歌册”“歌仔簿”等名称,成为流传于闽南东山一带的曲艺曲种。[1]7 2006年,东山歌册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东山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保护东山歌册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自2019年以来,笔者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收集到东山歌册20余册,长篇歌册2部。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福建东山歌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至今东山还有多人会唱上百首歌册,而这些传唱者当中,以老年人为主,且年龄跨度极大,从50 多岁到80 多岁。笔者以东山歌册传承人为研究对象,探讨福建东山歌册传承的部分面貌。
一、东山歌册传承人群体映像
东山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为福建省漳州市辖县,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明洪武二十年(1387),东山置铜山守御千户所(范围主要是现在的铜陵镇)。
在调查传承人时,我们发现东山歌册的传承人几乎清一色的为女性,这与渔业作为当地主要的支柱产业和旧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关。渔业因为工作粗重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再加上需要掌握捕鱼技术、海上作业风险较大等,所以“讨海”工作往往由男性担当;至于织网因工作简单且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力气,而且需要有耐性的人,一般由女性担任。所以岛上的男人多以“讨海”为生,女性则经常围坐一起,一边织网,一边聆听歌册。
旧时的东山妇女,因社会条件和家族家规的限制,女子甚至还要缠小脚,她们轻易不外出抛头露面,一生操劳农务,也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她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织网,或妯娌之间一块互访,边听歌册边学歌册,妇女们通过听歌册、唱歌册去了解社会、认识历史。据 《东山县志》记载,铜山历来不分老妪、少妇,都喜欢唱歌册,部分男人也爱唱。唱歌册的地点有庭院厅堂、街头巷尾或小广场。一人唱,众人围着听,或编织渔网边听,有时唱到三更半夜。人们称“铜山娘仔能唱歌”。[2]638可见当时传唱范围之广,传唱歌册俨然已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休闲活动。
在铜亭社区调查中,老歌手普遍不识字,年龄从70岁到85岁,问及如何学习歌册,老歌手普遍反映,几个“姿娘仔”聚在一起,你识字就你来教我们,你唱我们学,有人在唱我们就照着歌册看,大家经常唱歌册,也都从歌册里学会了识字,学会看,学会写。
东山歌册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其本身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等特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从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几千年以来,人们不断地进行口头创作,逐渐根据本民族口头语言、音节、语调、语法结构、修辞特点,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4]31
传承人在民间文学的传播中扮演极为关键性的角色,从历史发展来看,许多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都是通过传承人的反复吟诵流传开来,甚至有些故事还传播到海外,可见传承人在民间文学传播中的重要性。从2019年开始,笔者陆续通过录制访谈的形式对东山歌册传承人展开调查,目前福建东山歌册传承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在内,共有6人(表1)。
结合实际调研结果, 我们将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从性别上看,东山歌册传承人以女性为主,目前的6位传承人中,仅有1位男性。
(二)从年龄结构上看,在该传承人群中,80岁以上1人,70-80岁之间3人,50-60岁之间2人,缺少年轻传承人。传承人队伍年龄偏大,传承人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健全。
(三)从职业构成来看,6位传承人除了1位普通社区村民外,其余传承人的职位为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工作人员、公司职员等,这些传承人在退休之后大部分仍不余遗力地从事推广东山歌册的活动。
(四)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几乎每个传承人都受过学校教育,但学历水平普遍较低,6个传承人中,有3个小学学历,2个中学学历,1个大专学历。
(五)根据调查,除了蔡婉香、黄春慧、张丽卿、谢溪添4位传承人仍然活跃在推广东山歌册活动中,另外2位传承人参与度较低。
上述整体上对传承人的构成做了简要分析,可发现传承人群体数量较低、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较不合理、梯队建设不健全等问题。
二、东山歌册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传承活动
目前东山歌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蔡婉香和黄春慧,其中蔡婉香更具代表性。蔡婉香1941年出生在铜陵镇的一个艺术之家,家中有12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九的她,从小就受祖母、母亲、姐姐们唱歌册的影响,加上自己嗓音条件较好,其6岁就能唱歌册,8岁能上台演出。蔡婉香唱歌册有其独特的韵味,能够生动地通过韵律,再现每一个故事情节。在演唱过程中,扮演多个角色,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调整语调语速,在唱歌册的时候能够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情节中,将自我的情感融入到故事中。比如在唱到杨将名将惧阵亡,声音比较低沉失落,尾韵拉的较长,语速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让听者也为剧中的人物而共鸣。
真宗传位宋仁宗,满朝文武都尽忠,九王八侯尽年迈,第一文臣是包公。
武将已来杨家人,杨家名将惧阵亡,如今算是狄元帅,账下虎将有四员。
镇守三关防西辽,威风不敢欺天朝,五虎英雄人莫敌,名扬四海万里遥。
——《新造五虎平西珍珠旗卷之一》(2)
在东山歌册的保护和传承上,蔡婉香不遗余力,她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点、线、面结合,即使已经81岁高龄,仍积极配合文化部门、高校团体、研究机构录制歌册音频,并且积极带领年轻歌手学习、推广和保护歌册。3月28日,广东的一个非遗文化公司赴东山岛录制《珊瑚宝——杨大贵》,蔡婉香连唱了三天三夜。
另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春慧,1962年出生,可算是较年轻的传承人,文化程度也较高,不仅能唱歌册,而且还能创作新编歌册,近年来也陆续创作了《一代完人黄道周》《忠臣家风——陈士奇》《两笼孝子的故事》等歌册。黄春慧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也多次向民间征集古本歌册,退休后仍致力于歌册的推广保护,多次到小学教唱歌册,在民间推广歌册。
还有两位省级传承人——谢溪添和张丽卿。谢溪添作为唯一的男性传承人,曾任东山县文化馆副馆长,师从祖母、母亲、姐姐三代,谢溪添擅长方言曲艺,退休后也致力于歌册的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寡妇村的歌》《记家风建家风》等歌册。张丽卿曾任东山县铜陵镇码头社区书记、码头社区老人协会会长、码头社区东山歌册传习中心会长,退休后依然在保护推广歌册。
根据调查,这 6位传承人无一例外都受到家庭的影响。蔡婉香排行老九,从小就爱听祖母、母亲、姐姐唱歌册。据蔡婉香讲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山有几百个歌册场,每天男人出海捕鱼,女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一边织网,一边捻线,聆听歌册。每天夜幕降临,歌册场盛行,到处都是歌册声,几个歌手轮流唱歌册,持续到深夜。(3)
另一个国家级传承人黄春慧年幼时,歌册在东山铜陵地区盛行,自小就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而她的奶奶也是唱歌册的好手。据黄春慧回忆:“小时候,家里有个很漂亮的柜子,藏了许多歌册:《双宝环》《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崔鸣凤》《七鹤朝缘》《新造白莲花》等许多原版歌册,那时奶奶时常在大厅、天井、巷口为左邻右舍的一帮老姐妹、朋友唱歌册。大家围着奶奶,奶奶上午唱,下午唱,晚上也唱;老姐妹上午听、下午也听,晚上也听,有的还痴迷到忘了煮饭干家务,没完没了,十天十夜唱不完。”(4)
张丽卿14岁就跟母亲学唱歌册,其母亲为当时歌册演唱明星,能够熟练的演唱各个时期的歌册。而谢溪添则师从祖母、母亲、姐姐三代,并且擅长于方言曲艺。
传承人的养成,除了家庭因素的影响外,也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6个传承人,学历最低小学,最高大学。黄春慧作为较年轻的歌者,不仅会唱歌册,还会写歌册,近年来也陆续创作新作品。可见东山歌册传承人几乎都受到生产方式、家庭、教育程度的影响。
三、东山歌册的传承困境
调查记录显示,传承人传承活动并非一直顺利,传唱歌册的活动也并不是一直在进行,因为重大历史事件和新时代娱乐形式变化及传承人个人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东山歌册的传承时有间断。
(一)传唱环境的消失
在传承过程中,东山歌册长时间的中断主要在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与当时传唱环境消失有关。传唱环境,指的是传唱活动过程中与其相关的环境、人物等,包括传唱者、听众、地点、时间、周遭的地理环境等。若失去了传唱环境,民间文学也无法传播出去。以蔡婉香为例,蔡婉香从小跟母亲、姐姐学唱歌册,加上本身的嗓音条件较好,能声情并茂的传唱故事,她家大院经常挤满人。可是到了“文革”时期,歌册成为了“四旧”,成了禁书,大量的歌册被焚烧,数百家歌册场也消失殆尽。环境的变化,表演者一下子没了舞台,没了观众,周遭的地理环境,政策的变化,使得传唱者人人自危,因而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传承中断。
(二)娱乐形态的转变
歌册可以说是老一辈人的流行歌曲,在那个没有电子传播媒介的时代,靠着口耳相传的方式,娱乐大众的生活。“在乡土中国,以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是讲人情重伦理,被价值理性所主导的‘物。在不同意义上,包括艺术在内的人们创造和使用的‘物都承载着群体的世界观、技艺、知识、价值、伦理、美感、交往方式,并与相应人群不可分割。” [5]42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各种新型娱乐形式逐渐兴起。新的娱乐方式逐渐取代演唱歌册,成为主流,也是造成短暂中断的一个原因。
(三)传承人个人生活因素影响
根据调查,每个传承人都有一段或短或长的传唱停止时期,主要与其家庭环境有关,而在女性传承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女性传承人结婚成家后,既要扮演人妇又要扮演人母的角色,还要操心家里事情,生活顿时变得异常忙碌和沉重,没有像之前那样闲情逸致的唱歌,即使三五姐妹聚在一起,也无法回到从前那种场面。
综上所述,传统传唱环境的逐渐消失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从传承人年龄结构可知,最后一批传承歌册的传承人为60年代出生,也就是说在当时60岁以下的人已经逐渐没有可供学习歌册的环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媒体逐渐兴起 ,娱乐形态的转变,流行歌曲逐渐取代东山歌册,加上传承人个人家庭生活影响,东山歌册一度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知,东山歌册传承的中断大致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初期,这跟我们调查到的结果大致吻合,我们所发现的传承人年龄一般都在60岁以上,而60歲以下会唱东山歌册的较少,换句话说,东山歌册的传承到了60岁这一代已经产生了断层。
四、东山歌册传承发展的新局面
东山歌册历史悠久,生命力强,与传统社会相依存,满足了生活在海岛人们的闲暇需求,虽然在传承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但从2006年东山歌册评上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在政府文化部门、传承人、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歌册的传唱活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一)启动歌册抢救及新歌册创作工程
根据笔者调查,自2006年东山歌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也持续发力,推进东山歌册的抢救活动,根据东山歌册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东山歌册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工程在文化部非遗司、国家图书馆的支持下,从2017年至今已基本完成全部工序。
在创作方面,文化馆也组织一批歌册创作者创作歌册,题材也开始紧贴人民生活,比如沈舜友的《玉二妈传奇》《黄道周》,谢溪添的《寡妇村的歌》,东山县图书馆主编的《道德·楷模》《人口·计生》《祖训·家风》等。
从保护现状来看,当地政府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促进东山歌册的传承保护,但传承人年龄老化严重,队伍建设不健全等影响了传承工作的开展,因此东山歌册如何传承还是需要回归到培养年轻传承人中去。
(二)传承人积极传帮带
东山歌册的再度兴起,与传承人的积极教唱有密切的关系。当地政府以传承人为核心,推动歌册进校园活动,近年来与东山县实验小学、康美中心小学、铜陵中心小学、西埔小学共建歌册实践基地。调查显示除铜陵社区外,其他的社区也相应建立传习中心的模式,传承人定期下到各个传习中心教唱歌册。比如黄春慧不仅擅长表演歌册,还擅长创作歌册,作为传承人,积极组织召开“三八”妇女节歌册座谈会,到各个传习中心、各个中小学教唱歌册,此外春慧作为较年轻的歌手,还积极向蔡婉香等老歌手学习唱歌册。她曾说要为东山歌册的“东山再起”尽一份力,退休后,依然活跃于歌册推广的第一线。
(三)新传唱环境的出现
当地政府以社区为单位,成立了10个东山歌册传习中心,并推动歌册重新出现在现实中的各个角落,包括:社区、学校、古厝、传习中心等。在这些不同的场域,人们除了能得到自我认同与价值归属感之外,还能满足传承人情感方面的需求。
调查显示,目前福建东山歌册传习中心共有10个(表2),影响最大的传习中心是铜陵镇铜亭社区。自2006年东山歌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铜亭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为老歌手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铜陵社区传习中心有专门的会议室,每周固定时间供歌手们学习交流。笔者在调查期间,有幸碰到一群老歌手们在演唱歌册, 年龄最小的70岁、最大的83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几乎都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她们婚后为了家庭,放弃情感的追求,现在年事已高,在传承歌册活动中,可以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新传唱环境的出现,让这些老歌手有机会释放自己的情感,于是她们对于传唱歌册更加热衷。
(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东山歌册陆续走出家门,到潮汕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演出,也陆续有高校团队、电视台等赴东山调研东山歌册。如复旦大学陶寰教授带领的团队赴东山岛调查有“汉语最古老的方言”之称的闽南语,复旦大学李爽教授对东山歌册进行考察、访谈、实录,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蔡源莉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研究处刘禹研究员也赴东山调研东山歌册,中央电视台也多次赴东山錄制东山歌册。
结 语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以东山歌册为例,从传承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东山歌册传承的现状,分析传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东山歌册传承人对于东山歌册的传承推广做出了许多努力,保护传承人队伍,扩大传承队伍是使东山歌册传承下去的必要条件,然而传承群体的断层化,给东山歌册的传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和传承东山歌册,让歌册能够“活态”地生存和发展,除了以“传承人”为中心,进行整体性活态保护外,更需要以“年轻人”为重点,扩大队伍的梯队建设,若不重视传承队伍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弱化东山歌册的认同感。
注释:
(1)《观姑调》是仿照早已在东山民间广泛流传的“观姑仔歌”。《观姑仔歌》起源于古代民间传说,传说古代有一女孩,三岁时失去父母,由其嫂子抚养却受百般折磨。八月十五中秋节,其嫂连饭菜都不给吃,小女孩只好往猪料缸找吃,不料失脚跌入缸内,其嫂心毒不及时抢救,使小女孩溺死。为祭悼这可怜的小女孩,并表示对其嫂子的怨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十六、十七夜晚,都进行纪念活动。晚饭后,未出嫁的渔女便聚集到大院中,自带花粉、供品;手执一炷香,大家围坐在“仙姑”塑像周围,由四位大女孩扶住塑像,齐唱《观姑歌》,祈求“合镜平安、善恶有报”。
(2)见蔡婉香民间手抄本。
(3)采访对象:蔡婉香;采录时间:2020年10月19日早上;地点:铜陵镇孙氏大厝。
(4)采访对象:黄春慧;采录时间:2020年10月17日早上;地点:铜陵镇铜亭街121号家中。
参考文献:
[1]游明元.铜山娘仔会唱歌——东山歌册初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2]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山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朱谷忠.人与山水的约会[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
[4]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心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林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