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感人,以情动人
2021-09-07宋长善
宋长善
摘 要: 锡剧《烛光在前》是2020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该剧以张太雷的妻子陆静华为切入点,以她与子女和丈夫的数次别离为主线构建了“剪信”“议去”“掷衣”“起名”四场主戏,不但深刻凸显了革命先烈张太雷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及在张太雷、陆静华夫妇二人的影响下儿女追随父志踏上革命道路的精神世界,而且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舞台上,深情讴歌了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奉献其所有的革命先烈及其亲属。
关键词:锡剧;《烛光在前》;党史题材;初心使命;革命先烈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近期,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入围作品名单,其中小型节目20部、大型剧目50部。在这些入围的剧目中,备受瞩目的当属锡剧《烛光在前》,该剧由常州市锡剧院创排、罗周编剧、童薇薇导演、孙薇主演。由于其独特的题材、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严密的叙事逻辑,该剧一开始就成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关注的作品,并相继入选2020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该剧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为原型,讲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所表现出的顽强意志,以及儿女在父亲崇高的革命信念与革命信仰的指引下追随父志踏上革命道路的感人事迹,深刻凸显出了张太雷“为将来谋永远幸福”的初心使命。全剧没有正面描述张太雷光辉的革命事迹,而是聚焦到张太雷的夫人陆静华的身上,通过塑造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女性形象侧面折射出了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与革命信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前赴后继的宝贵精神,深情讴歌了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伟大革命事业而奉献其所有的革命先烈及其亲属。
一、深刻的思想性:共产党人的初心
锡剧《烛光在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那就是共产党人“为人民谋永远幸福”的初心使命。张太雷出生于1898年,祖籍常州,原名曾让,字泰来,学名张复,后因立志把自己化为改造旧社会的“惊雷”,遂将名字改成了“张太雷”。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一大”前入党的58名党员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江苏省首位中国共产党员、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29-31
张太雷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后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以宣传、演讲的方式深入到各地深刻揭露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种种罪行。在斗争中,他勇敢地站在战斗的第一线,成立了社会改造团,成为当时天津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由于他在天津爱国运动中的出色表现,被推选为天津学联的主要代表去北京见到了李大钊等人。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张太雷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深受鼓舞。后来张太雷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并协助李大钊等人筹备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工作。1920年10月,李大钊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組织,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此时,张太雷已经完成了从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到行动上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转变。建党初期,张太雷就十分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并将中国共产党今后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定位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上。
1927年11月,在张太雷的领导下,广州爆发了起义,他亲自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并建立了广州起义指挥机构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后广州绝大部分区域被起义军占领。张太雷主持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他被选为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不幸的是,张太雷却在起义中遭到敌人袭击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临终前,他依然念念不忘党交给的任务,嘱咐战友要坚决同敌人战斗到底。最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立下“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该剧第四折“起名”中引用了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家书中一段感人至深的话:“我们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大家应该在这时期中努力做,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啊!”[2]47张太雷在本应该是私密的家书中谈到的却是家国天下与为天下妻儿谋将来永远幸福,深刻凸显出了一个纯粹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与初心使命。
以《烛光在前》作为该剧的剧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象征意义。在该剧中,烛光象征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永远幸福”初心的烛照。这份烛照不但指引着陆静华及其子女的人生方向,给予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而且引领着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为人民谋永远幸福”的初心而前赴后继。接过革命先烈的接力棒,今天的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大步前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革命先烈们初心的烛照将永远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永远幸福的目标而矢志奋斗。
二、独特的视角: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与以往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该剧并未从正面歌颂革命先驱张太雷,而是从革命党人妻子的视角出发,将全剧聚焦在张太雷夫人陆静华的身上。全剧以陆静华与子女和丈夫间的数次别离为主线构建了“剪信”“议去”“掷衣”“起名”四场大戏,不仅折射出张太雷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在张太雷、陆静华夫妇二人的影响下儿女跟随父亲的脚印踏上革命道路的精神世界,而且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舞台之上,令观众印象深刻。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以这样的角度来切入确实是一种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大胆尝试。
陆静华与张太雷年龄相同,从小便没有父母,靠着叔父养育长大,只读完小学。1918年春,出于安慰和照顾母亲的考虑,张太雷与陆静华结婚。婚前,陆静华与张太雷并不认识;婚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张太雷继续在北洋大学读书,而陆静华独自操持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张太雷假期会回家与母亲、妻子相聚,也经常和妻子一起操劳家务。空闲之余,张太雷会经常亲自教陆静华认字、写字,还鼓励她趁着年轻要多学一些绘画、刺绣和缝纫,以备将来不时之需。陆静华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开始认识不了几个字到最后能顺利地读完古典小说,且对刺绣和缝纫等技能也掌握得十分娴熟。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后,一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陆静华一个人的肩膀上。但陆静华顽强地同命运作斗争,凭借着之前掌握的刺绣和缝纫等技能艰难地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计。陆静华、婆母和三个子女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陆静华便四处求人,想尽一切办法供孩子读书。等到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后,她又将女儿张西蕾(梅)、儿子张一阳送到了革命队伍中。由此可以看出,陆静华虽然没有真正参加过革命,但是却成为张太雷能够专心从事革命工作最坚强有力的后盾。对上辈,陆静华始终遵照张太雷的遗愿,心甘情愿地照顾因病长期卧床的婆母,为此甚至放弃了去延安的机会;对下辈,陆静华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勤勤恳恳地抚育三个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追随父亲的脚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所以该剧不只是讲述了一位革命者的妻子、一位母亲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丈夫的信仰和事业、家庭和儿女,更是让观众关注到了以往一个被忽视群体——革命党人背后妻子的默默付出与牺牲。革命党人为了实现“谋人民永远幸福”的革命理想在外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党人的妻子更多的是在背后默默地守望,她们凭借心中的那一点烛光,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仰。[3]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说张太雷是黑暗之中那一盏微弱的烛光,那陆静华便是擎起这烛光的人。因此,该剧将陆静华作为第一主人公无疑是表现革命先烈张太雷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仰的最佳切入点。
三、真实的艺术表达:以人之常情感染观众
作为一部根据史实改编的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全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塑造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将故事中的精神内涵传达给观众。一般来说,锡剧比较擅长表现传统题材里的才子佳人,但是革命题材的现代戏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演绎才能抓住观众的心呢?这部剧正是通过抓住“人之常情”的细节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进而避免把陆静华塑造成一位“高大全”的英雄母亲形象。作为该剧的主人公,陆静华既是张太雷的妻子,又是三个孩子的母親。当张太雷离家革命后,她独自一人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不仅要照顾长期瘫痪卧床的婆母,还要抚养三个孩子并供他们上学,这其中的艰辛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陆静华艰难地撑起了这个家。该剧通过陆静华与子女、丈夫之间的“三别”,不但折射出“烛光”的引领,而且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陆静华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深受感动。
在第一折“剪信”中,当看到二女儿张西蕾(梅)要投身抗日洪流时,她的内心面临着煎熬的两难选择,忍受着痛苦和纠结。作为母亲,她舍不得张西蕾(梅)离去,因为她知道,女儿一旦离去,很有可能会像父亲一样为革命献身。陆静华坚决反对女儿离去,连用三个“看”字,叮嘱大女儿张西屏要“看着她!”“看紧她!”“看住她!”张西蕾(梅)坚持要走,陆静华问:“你非去不可,不去不行?”张西蕾(梅)答:“非去不可,不去不行!”陆静华看着张西蕾(梅)去意已决,她内心坚持一个念想,那就是女儿即使要投入革命的洪流也要追随父志,故伤心与无奈之余,她告诉张西蕾:“你要去,不是去南京而是去上海,那里有你爹爹的伙伴。”陆静华把一封没有抬头和落款的“剪信”交给张西蕾(梅),告诉她这是她爹爹的亲笔信,让她拿着这封信去找爹爹在上海的同志。张西蕾(梅)不能理解母亲的行为,既然心理早已有准备却又为何反对,而陆静华说道:“我总想留你一留。”一句看似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却充满了母亲对女儿的爱与不舍。
在第二折“议去”中,大女儿张西屏坚持要去延安参加革命。陆静华拦着大女儿不让去,她告诉张西屏:“你师范毕业,在城里教书是个好营生,再给你找个好人家,你奶奶和我也就放心了。”陆静华再三劝阻,但是张西屏坚持要去,说道:“我真想去延安。”陆静华无奈地说道:“那你就去吧。”张西屏听母亲这样说很惊讶,说道:“姆妈,你不留我了?”陆静华无奈说道:“我留过了。”陆静华将面对女儿即将离去时一位普通母亲矛盾与挣扎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给了观众。张西屏最后考虑到家庭的实际困难,放弃了去延安的机会,留下和母亲一起支撑这个家。
在第三折“掷衣”中,一场母子生离死别的情感戏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一阳背着母亲准备参加革命,陆静华发现晚饭时间已过,儿子还没有回来,便出去寻找。陆静华寻找到船上的那段母子戏,层层递进,将母亲不舍儿子但又忍痛舍子的复杂内心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陆静华明明知道儿子就在船上,但是又不忍心打破局面。陆静华已经隐约感知儿子的命运,“这条路不好走啊,太雷离家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一天”,她内心再一次面临着纠结与挣扎。当知道儿子已坚定地要继承父志、参加革命时,陆静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手与支持。陆静华急匆匆地跑回家,不久后拿了一个包裹回来。等到载有张一阳的船即将起航时,陆静华用尽全身力气把装有儿子的衣服和丈夫牺牲时被打碎的一块怀表的包裹扔到了船上。刹那间,倔强的张一阳泪如雨下,跪着船头大声喊道:“姆妈,儿子给你磕头了。”岸上,陆静华喊着:“当心身体,听你二姐的话。”两人都声嘶力竭,但是风吹散了他们的声音,使得两人彼此不得相闻。看到这一幕,无不让观众为之动容、潸然泪下。张一阳在皖南事变中被敌人关在了上饶集中营,因感染上一种叫回归热病毒导致高烧持续不退。敌人以特效药引诱张一阳写下忏悔书,被他一口拒绝,牺牲时年仅18岁,一直到牺牲前他还一直喊着:“战斗!战斗!”母子的这一别竟成了最后的诀别,陆静华直到全国解放后才知道儿子牺牲的事情。
第四折“起名”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一直在剧中灵魂般存在的张太雷终于正式登场,他与陆静华的夫妻情凄美动人。这场戏里的一个重要场景是张太雷夫妇重逢后的再次别离。张太雷提到担心家里上有生病卧床的母亲、下有襁褓中的孩子,離开他们实在是于心不忍。陆静华说道:“那你便留下来!”但张太雷借着瞿秋白母亲的悲惨故事向妻子讲述了他离家革命的真正原因,那便是创造一个新社会,“让天下再无饥饿的孩子、再无辍学的少年、再无绝望的母亲”。陆静华尽管并不是完全明白这些,但是她知道丈夫“是在做好的事情”。她虽然对于丈夫的离去万分不舍,但是最终还是坚定地支持丈夫,说道:“我懂了,你去吧,去吧。”陆静华正是这样一位充满矛盾与冲突、痛苦与决绝的女性。作为妻子,她爱自己的丈夫,不希望丈夫以身犯险,希望丈夫能长久陪伴在自己身边;作为母亲,她也爱自己的子女,不希望他们走父亲革命的道路,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地活着。但是在关键时刻,她识大体、明大义,为了实现丈夫“谋将来永远幸福”的革命理想,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和子女们的选择。因此,该剧并没有刻意地拔高陆静华,把她写成一个“高大全”的英雄母亲形象,而是写出了一个普通、朴素、真实的女性形象,但是如此的陆静华却显得更鲜活、更感人,更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四、守正创新:舞台表现上的大胆创新
锡剧《烛光在前》在保持锡剧美学内涵与个性风格的前提下,在表达形式和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与以往厚重的革命题材作品不同之处在于该剧充满了更多的“烟火气息”。舞台上,陆静华在自家院子里挑萝卜、切萝卜、腌萝卜……这一套生活气息十足的表演,既表现出常州的地方特色,又让观众体会到更多的生活气息,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二是进行了一些形式上的创新。一方面,为了符合现代戏表现力强的特点,演奏团体在音乐的设置上,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融合来演奏;另一方面,在戏与歌的结合方面,将一些昆曲的曲调手法融入其中,让演员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使用了昆曲唱腔。这样的创新形式既保持锡剧美学内涵与个性风格,又凸显出了锡剧艺术的表达力与展现力。三是运用了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该剧的最后,孕中的陆静华一个人在绣花,随后舞台上出现了一群母亲。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来凸显母亲们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同时也象征着无数的母亲为了革命事业在默默地付出,给现场观众的视觉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效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大胆启用三位锡剧的“第七代传人”。这些锡剧“第七代传人”是由常州市文广新局、常州市锡剧院与江苏省戏剧学校三方联合订单式培养的戏曲表演专业“常州锡剧班”学生。此次常州市锡剧院大胆启用新人参演革命题材的重要剧目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且新一代锡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革命题材的文艺作品把年轻演员的青春活力融入到角色之中,不仅使红色基因得到了传承弘扬,还使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获得了感动与激励。
参考文献:
[1]留勤.“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纪念张太雷烈士[J].档案与建设,2011(5).
[2]边辑.张太雷给妻子陆静华的信(节选)[J].党史文汇,2019(6).[3]许可.烛光里的妈妈[N].文艺报,2021-04-21.
(责任编辑:万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