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田撂荒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2021-09-07陈月阳苏新雅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土地流转乡村振兴

陈月阳 苏新雅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田撂荒问题逐渐凸显。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田撂荒的现状,发现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田流转制度和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是农田撂荒的主因。文章建议通过在思想上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吸引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实行“一村一品”规模化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不断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完善配套措施等方式,来让撂荒农田“活”起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田撂荒;土地流转;一村一品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8-0054-05

基金项目:2019年西安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9YC0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乡村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展开,一项制约乡村发展的顽疾也渐渐显露出来——农田撂荒问题。有些农民为了生存进城打工,自家农田被荒废和闲置;有些农民在农田上种植树木,农田应有效能难以发挥。近年来,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定了诸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充分挖掘保供潜力,农业农村部2021年1月25日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1]。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这些惠民政策对调动农民耕种积极性的作用在日益减弱,如何有效解决农田撂荒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田撂荒的现状检视

本文的调研对象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王阎镇蜡烛山村,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山地居多。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只剩孤寡老人留守村庄,以致大量农田撂荒。蜡烛山村原有农田面积1829.68亩,调研时发现已有近三分之二的农田被撂荒,已严重影响该村农业稳定发展。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00份,另走访调查各生产组农民共50人,调查受众分布均匀。被调查者中,男性35人,占比35%,女性65人,占比65%。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男性村民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1.被调查人员家庭成员的务农、务工情况

第一,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的务农和务工人数。100名被调查人员中,务工人数为66人,占比66%,务农人数为34人,占比34%,表明该村大部分人员都选择放弃务农去务工,农业所产生的效益难以满足村民生活所需。第二,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收入来源。农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6%来自务工,仅有24%的可支配收入来自务农。可见,务农收入在村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打工,即使部分在家的农村青年,也忙于打短工,或者以从事其他营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打工成为主流、耕田被搁置已成为该村的显著特征。

2.被调查人员家庭的农田现状

一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拥有的农田面积。0-5亩的农田面积在被调查人员的家庭中占比60%,5-10亩的农田面积在被调查人员的家庭中占比20%,10-15亩的农田面积在被调查人员的家庭中占比16%,大于15亩的农田面积在被调查人员的家庭中占比4%。数据说明,该村农民拥有较为丰厚的农田资源。二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的农田是否还在耕种的情况。据调查,被调查人员家庭农田仍在耕种的占比20%,农田已荒废的占52%,其他占28%,数据说明蜡烛山村农田撂荒面积比重大,治荒极具紧迫性。三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弃耕原因(多选)。农业生产收益低占比60%,农村青壮劳动力不足占比48%,数据说明造成农民弃耕的首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蜡烛山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农作物,但扣除生产成本后,主要农作物每亩收益大多不到一百元,甚至还有亏损情况,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入不敷出,效益低下。(见表1)

3.被调查人员家庭农田的技术条件的情况

一是关于被调查人员所在地的水利设施由谁负责的情况。被调查人员家庭的农田水利设施由自家负责的占80%,由村委会负责的占20%,说明该地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农民自己修建,负担较重。二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家庭农田所在地的水库、沟渠情况。经统计,被调查人员家庭农田所在地的水库、沟渠数量少的占64%,没有的占比36%,说明被调查人员家庭农田的水源条件受限。三是关于被调查人员在农业上的机械化程度。经统计,在被调查人员家庭中仍然是人工耕种的占82%,运用机械化的占18%,说明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

二、农田撂荒问题的原因分析

调查数据直观显示了蜡烛山村农田撂荒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当前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了农村农田治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农村劳动力不足

蜡烛山村登记居住人口为924人,但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在村庄中的多为老弱病残。18岁以上劳动力应有800余人,实际在家的只有100余人,其中还有20余人以打短工、做零活为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整个劳动力的12.5%,实际上种田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弱农民,很多老人年老体衰,无力耕作,只好将原有农田撂荒,只在家门口开垦少量土地种植蔬菜水果,以满足生活所需。

被调查农民家庭中务工人数远高于务农人数,可支配收入中大部分是来自务工。许多农村中青年选择了到城市打工,部分在家的农村中青年也忙于打短工或者从事其他营生,根本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打工是主流、耕田是副业”已成为蜡烛山村的一个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农田无人耕种的比重占到了48%,可见,年轻农民外出致劳动力不足是造成农田撂荒的一个重要原因[2]。

2.农业经济效益低下

蜡烛山村主要农作物成本与收入不均衡,种子、农药化肥以及付出的劳务等生产物资的价格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农产品价格增长幅度,农民种地的纯收入远远无法满足生活需要。除此之外,国家发放的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也难以抵消生产物资价格的增长。走访过程中,村民何大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种一季小麦每亩需要农药化肥190元,种子80元,田地管理150元,收割等其他成本共100元,合计种植小麦每亩成本520元,如果种植得好每畝可以收割400公斤小麦,按现在1.6元每公斤来计算,每亩可以收益640元,除去成本,每亩净利润120元,若按一个劳力种植5亩地来算,一年净收入为600元,如果遇到干旱、病虫害、冰雹等自然灾害,农产品减产,一年净收入还不足600元。因此,农民种一年田的收入,还不及城里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农民务农挣不到钱,便去打工,寻找其他的挣钱渠道,农田自然被搁置、撂荒。因此,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蜡烛山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农田撂荒的根本原因[3]。

3.农田流转制度不健全

农田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流转制度在农村已取得一些进展。据调查,蜡烛山村在农田流转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机制上、操作上、程序上的问题,农田流转并未形成体系。在调查中,我们也询问了农民进行农田流转的原因,部分农民回答是看重农田流转的收益而进行流转;也有农民说是看到别人流转,自己也流转,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还有农民认为农田流转是政府强制进行的活动,对农田流转不了解,甚至认识错误。除此之外,基层对农田管理存在畏难情绪,没有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宣传工作和政策宣传工作,这也是造成撂荒农田面积与日俱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4.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蜡烛山村地处山区,地形复杂,且旱、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蜡烛山村里仅开辟了几条沟渠,没有水库,遇上干旱天气,粮食就会大大减产。因此,村里的水利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使得部分农民不得不将农田撂荒。加之这些年来气候异常,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农田的产出大大下降,这些问题也降低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加剧了农田撂荒行为。

三、解决农田撂荒问题的对策探讨

目前,农田撂荒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必须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综合治理和管制,采取更高效的手段恢复生产,将农田盘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教育村民,增强对农田撂荒问题的危机感

农田于民,乃安生果腹之基,于国,乃可持续发展之根,更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根基一旦动摇,就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巨大的阻碍。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增强对农田撂荒问题的危机感,加快农村治理的步伐。村集体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开展农田撂荒普查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加强农田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农民自觉树立爱惜农田的意识,以减少农田撂荒现象的发生[4]。

2.引进城市工商资本,吸引进城务工农民返鄉创业

针对农村群众思想保守、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的现实情况,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引进城市工商资本作为农村发展农业的资金来源,通过农业的发展来带动和吸引年轻劳动力重返故土,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降低农村农田撂荒比重[5]。

3.实行“一村一品”,规模化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

积极改变传统的耕种和经营模式,实行“一村一品”[6],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先进农业科技,优化农产品质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农业,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的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链接网络流通,发展电商农业,建设网上农产品服务中心,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从而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7]。

4.鼓励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土地

因无劳动力耕种而撂荒的农田,可由村里组织代耕、请他人代耕、组织大户进行承包或动员农户将经营权转让。对于常年撂荒的农田,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规定终止承包经营合同,收回发包的农田,由集体发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积极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承包撂荒农田从事农业开发,进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8]。

村集体要定期进行农田撂荒大普查,对农村撂荒农田建立流动监察机制,全面掌握农村农田撂荒情况,充分发挥村民小组、村集体两级基层组织的调控作用,将撂荒农田及时发放给劳动力富余的农户承包,有效控制农田撂荒。同时要积极鼓励采用转让、出租、承包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依法、自愿、有偿地落实农田流转政策,政府在技术、资金和政策方面要给予支持,发展适合农村的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吸引外资,促进农田流转的良性循环。

5.其他配套举措

一是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适当修建水库、建设沟渠,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二是完善抗灾应急举措,增加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灾害的能力。三是提高农田保护和利用程度,努力搞好农田的复垦管理工作,实现中、低产田的良性改造,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强农业的稳定性。四是组织大学生进村宣传相关政策与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对于规范高效利用土地的认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管理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轻视。蜡烛山村的现状可能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的缩影,农田撂荒问题已经成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蜡烛山村的调研,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推进撂荒农田的统筹利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2).

[2]邓婷,吴家龙.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的耕地撂荒问题探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12).

[3]王俊艳,李娜,梁中钦.关于耕地撂荒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21(4).

[4]左小平.规模经营与支持政策视角下耕地撂荒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6).

[5]袁野,周洪.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退耕的影响——以武陵山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2).

[6]高耀东,黄田,赖飞.榆林市耕地撂荒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3).

[7]姚娟萍,李赵军,覃荣财,许静,胡世勇.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6).

[8]郑兴明,吴锦程.基于风险厌恶的农户弃耕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农户调查为例[J].东南学术,2013(1).

责任编辑:罗钰涵

猜你喜欢

一村一品土地流转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木瓜村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