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癌患者经口微创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1-09-07王常建刘莉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吸烟史经口微创

王常建,刘莉

(汝南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河南 驻马店 463300)

经口微创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成为治疗口腔癌(oral cancer,OC)主要术式之一,可降低肿瘤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但头面部具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OC生长较快、浸润性较强且淋巴结易转移,患者预后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寻求诱发OC患者经口微创手术治疗预后差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目前,有研究显示,高龄、合并并发症等均会增加OC患者病死风险[2]。但仍有其他可能影响OC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OC患者行口微创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汝南县人民医院完成经口微创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3 a内病死的60例OC患者的病历资料,设为病死组;另收集同期医院完成经口微创手术治疗及随访3 a内存活的60例OC患者的病历资料,设为生存组。(1)纳入标准:①OC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②年龄≥18岁;③于本院完成经口微创手术,且术后定期接受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随访3 a,至患者病死或至随访截止日期结束随访;④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资料保存完整。(2)排除标准:①术前进行放化疗;②术前确诊有远处转移;③伴有其他活动性恶性肿瘤;④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⑤复发性OC。

1.2 收集资料方法

1.2.1OC患者随访及预后评估方法 全部入院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结果,存活对象随访时间为从手术结束时至随访结束(2021年2月);病死对象随访时间为从手术结束时至终点事件发生(全因死亡)。随访人员每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每3个月到院复查。将随访期间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3 a存活者纳入生存组。

1.2.2临床资料收集方法及主要内容 查阅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并进行详细记录,主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居住地(城市、乡村)、肿瘤家族史(有、无)、假牙情况(有、无)、术前吸烟史(每日吸烟≥1支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非鳞状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四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体力状况[采用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erformance status,PS)[4]评定,0~5分,>2分表示体力较差,≤2分表示体力较好]、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其中血清指标检测方法:在患者术前,于清晨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 500 r·min-1速率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3.5 cm,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8水平,试剂盒选自苏州立禾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采用间接比色法检测血清NO水平,试剂盒选自福建福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随访时间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为期3 a随访,生存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6个月;病死组患者随访时间为9~35个月,平均(24.57±3.18)个月。

2.2 基线资料两组术前吸烟史、肿瘤浸润深度、IL-8、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肿瘤家族史、假牙情况、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3 OC患者行经口微创手术后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将OC患者经口微创手术后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1=病死,0=存活),并将2.2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即术前吸烟史、肿瘤浸润深度、IL-8、NO水平纳入作为自变量,并对自变量说明赋值(见表2)。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吸烟史、肿瘤浸润深度较深、血清IL-8与NO水平高表达均可能是OC患者行口微创手术后预后差的风险因子(P<0.05)。见表3。

表2 赋值说明

表3 OC患者行口微创手术后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OC病因较复杂,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均可能是诱发OC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调查研究发现,OC近年发病率不断升高[5]。经口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OC治疗中,但疾病复发、转移风险仍较高,增加患者病死风险,导致不良预后。因此,寻找可能导致OC患者经口微创手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本研究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吸烟史、肿瘤浸润深度较深、血清IL-8与NO水平高表达均可能是OC患者经口微创手术后预后较差的风险因子。Giraldi等[6]研究指出,具有吸烟史的OC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较高。香烟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可引起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DNA损伤,损伤的DNA再次复制和分裂时可形成突变,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引起细胞生长周期紊乱,致癌细胞不断增殖,增加不良预后风险[7]。此外,烟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随烟雾吸入在体内积聚,不断地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α射线,影响组织细胞代谢,引起基因突变,诱发癌细胞生长,促使肿瘤复发与转移,增加患者病死风险,导致不良预后。对此建议,临床需加强对OC患者的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OC患者肿瘤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高,其预后越差[8]。OC患者肿瘤浸润深度较深时,癌细胞生长进入上皮表面下方组织,不断侵袭和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肿瘤细胞浸润淋巴管,引起淋巴血管扩张,最终促使肿瘤细胞转运或栓塞至淋巴结,术后可能存在微小淋巴结转移灶,增加转移及复发风险,导致不良预后[9]。因此,临床应积极评估OC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根据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以降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降低病死风险。IL-8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上皮细胞等分泌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可调节炎症细胞趋化,参与炎症反应,而炎症因子可通过核因子-κ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10]。可见,血清IL-8与OC的癌细胞转移相关。IL-8高表达可促进细胞因子增加,在调控肿瘤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水平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11]。因而血清IL-8水平高表达的OC患者术后癌细胞转移的风险较高,导致预后不良。对此建议,临床应早期监测OC患者血清IL-8水平,可能对预测预后不良具有积极意义。NO可参与机体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病理因素下,机体细胞可直接或间接通过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激活巨噬细胞,使其产生NO合成酶促使NO生成;高水平NO可与胺基或硫醇反应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化合物,导致基因突变[12]。可见,NO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高水平NO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促使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建议临床加强对OC患者血清NO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吸烟、肿瘤浸润深度较深、血清IL-8与NO水平高表达均可能是OC患者行口微创手术后预后差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对OC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定期口腔复查并早期监测血清IL-8、NO水平等,可能对降低患者病死风险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吸烟史经口微创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