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 线摄影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1-09-07季亚平姜津津

医学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腺体符合率乳腺

谢 雯,季亚平,姜津津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江苏 扬州 225002)

乳腺结构扭曲(distortion of breast structure)是乳腺不可触及的乳腺癌中第三类表现,是乳腺X 线摄影中较为少见的异常发现,触诊时无法触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比较困难[1],是乳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2]。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 线摄影(DBT)在全数字化乳腺X 线摄影(FFDM)基础上,利用X 线球管在一定角度内旋转并进行连续多点投照,通过不同投影角度对乳腺进行低剂量的快速采集,获得不同投照角度的数据来重建三维图像。既往研究显示,DBT 对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诊断能力优于FFDM,但目前国内关于DBT 对于单纯结构扭曲的研究报道却较少。本研究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单纯结构扭曲患者资料91 例,通过与FFDM 对比,分析DBT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该病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5 月-2019 年12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91 例乳腺结构扭曲疾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74 岁,中位年龄45 岁。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②患者术前均行FFDM 及DBT 检查;③纳入观察侧乳腺无手术史;④单纯结构扭曲无伴随征象者(如肿块、钙化及不对称致密);⑤临床诊断需要或乳腺筛查异常,需进一步检查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齐全或者缺少病理诊断结果者;②备孕、正在怀孕及哺乳期妇女;③无法配合检查的有严重疾病患者;④乳腺结构扭曲对应部位既往有外伤病史或接受过乳腺治疗的患者;⑤胸部乳腺区皮肤有破溃、流血、流脓而不适合压迫者。

1.4 方法

1.4.1 图像采集 所有患者均在德国Siemens 公司Siemens Mammomat Inspiration 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X 线机上进行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双体位投照。每例患者先获得单一体位FFDM,并在同一压迫条件下由设备自动完成25 次原始低剂量图像采集,再经计算机重建得出与平板探测器平面平行的层厚为1 mm的三维断层图像。

1.4.2 图像分析 由放射科1 名主任医师、2 名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依据美国放射学会2013 年颁布的第5 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对图像进行分类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组织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者,术前FFDM 和DBT 判定为BI-RADS 2、3、4A 类为诊断符合;组织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者,术前FFDM 和DBT 判定为BI-RADS 4B、4C、5 类为诊断符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病理证实恶性病变37 例,良性病变54 例。

2.2 DBT 与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比较 91 例患者中致密性乳腺74 例,非致密性乳腺17 例,良性病变54 例,恶性病变37 例;DBT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高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BT 与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比较[n(%)]

2.3 DBT 与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效能比较 DBT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优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DBT 与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效能比较[n(%)]

3 讨论

单纯结构扭曲是指乳腺实质变形失常,无明显伴随肿块、钙化及不对称致密影等征象。临床中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相对少见,对其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形成乳腺结构扭曲的原因复杂,使得良恶性的判断较为困难,造成乳腺癌误诊的发生。FFDM 被公认为是乳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式[3],但是由于立体的乳房组织投照在二维平面内,使结构扭曲病变与纤维腺体组织重叠而表现隐匿,特别是在致密性乳腺中更易造成漏诊。DBT 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体层成像新技术,该技术分层显示薄至1 mm,能克服FFDM 中正常腺体组织和病变组织重叠、遮掩带来的影响,能有效的减少结构扭曲病变的漏误诊率,提高了乳腺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DBT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为91.21%,明显高于FFDM,与徐姝等[4]报道的89.7%接近。据报道传统乳腺X 线摄影在致密腺体的患者中乳腺癌的漏诊率高达76%[5],Partyka L等[6]研究认为73%的结构扭曲在FFDM 中不能显示。本研究对91 例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乳腺类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在致密性乳腺方面,DBT 与FFDM 对结构扭曲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9.19%和31.08%,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BT 比FFDM 能显著提高致密性乳腺内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7]。致密性腺体对单纯结构扭曲病变在FFDM 中的显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本组检出率仅为31.08%,FFDM 并不能有效地区别单纯结构扭曲病变与正常腺体的结构,因而FFDM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8],但本研究结果明显低于徐姝等[4]报道的84.7%,其原因可能与徐姝研究组将结构扭曲伴随肿块、钙化及不对称致密包含在内有关。而在非致密型乳腺中,DBT 与FFDM对结构扭曲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和8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BT 与FFDM 两种检查方法在非致密性乳腺中对结构扭曲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这是由于非致密型乳腺脂肪含量较高,乳腺结构扭曲受到腺体重叠影响相对较小,病灶易于发现有关。DBT 和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6.49%、51.35%,特异性分别为70.37%、12.96%,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92%、30.77%,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BT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FFDM[9],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DBT 解决了正常纤维腺体组织对病变的重叠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显示病灶全貌,更好地观察病变内部结构、边缘特征及周边腺体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了DBT 对乳腺结构扭曲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本研究中FFDM 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敏感性51.35%,与李敏健等[10]报道的53.7%结果相符;特异性12.96%,与司丽芳等[11]研究结果9.7%相近;FFDM 诊断符合率为30.77%,低于徐姝等[4]报道的59.3%。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的类型不一致有关。有文献报道FFDM 对簇状微小钙化诊断的敏感度高达95%[12],司丽芳等[11]研究显示FFDM 对于局部结构扭曲伴微小钙化病变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不伴钙化病变,而本研究中病例仅为单纯乳腺结构扭曲,未将结构扭曲伴钙化及其他伴随改变纳入研究范围,本研究中研究组FFDM 对于单纯结构扭曲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较低。

乳腺作为人体重要的性腺器官,对X 线较敏感。DBT 检查是多角度低剂量的照射,成像过程为一系列低剂量的曝光,每次曝光量为常规乳腺摄影的5%~10%,总体剂量等于或略高于FFDM 照射剂量[13];DBT 检查时所获FFDM 图像为1 mm 薄层图像重建所致,患者无须二次摄影检查,不增加辐射剂量,因此DBT 检查的辐射剂量符合安全要求[14,15]。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时选择X线表现为单纯结构扭曲并排除所有具有伴随征象(包括肿块、钙化及不对称致密)的结构扭曲的病例,因而纳入的病变类型有限、样本量也较少,故DBT 检查对乳腺单纯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尚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拓展和延伸。

综上所述,DBT 有助于提高乳腺内,特别是致密性乳腺内单纯结构扭曲的检出率、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腺体符合率乳腺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