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视域下的古诗词美育研究

2021-09-06章丽君林双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美育古诗词

章丽君 林双双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古诗词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美育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不过,当前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出现诸多问题。而研学旅行建构了校外古诗词美育教学新形态,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可以改善当前小学生古诗词审美意识不强,审美情趣不高、审美教育能力不足的现状,促进学生古诗词美育的发展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研学旅行 古诗词 美育

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诗词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满足学生的美育发展需要,帮助他们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和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然而,目前我国的古诗词审美教育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一.小学古诗词美育教学存在的现状

(一)注重知识性目标,学生审美意识不强

在古诗词教学目标中,教师偏重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诗词大意掌握等知识性目标方面,对学生在美育方面发展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加之教学任务的紧张,以至于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美育发展的关注,没有将学生的审美目标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中。因此,一些审美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教师过于注重古诗词知识性的目标,仅仅关注古诗词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审美意识不强。

(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审美情趣不高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题材或主题内容的古诗词,大多教师选择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格式化,教学气氛变得 严肃,以致于学生显得格外拘谨和压抑。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不注重古诗词的审美特性,学生情趣、兴致不高。学生会因为枯燥难懂的诗词理解而逐渐降低学习的兴趣,更不用提及对审美的情趣。

(三)偏重翻译串讲,学生审美能力不足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过于强调对古诗词内容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被生硬地拆开讲解,其中优美的意境、精心的结构布局、独特的艺术手法被肢解,学生体会不到古诗词的美。此外,教师一步一步提问分析,学生被动接受,就词解词,死记硬背。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彰显,创造性缺乏,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度探究,古诗词的意境有所破坏,整体美感被割裂。同时,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情感的直接灌输,短短时间内结束一首古诗词的教学,很少留给学生发挥自己想象以及表达自身鲜明个性观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难以与诗词作品产生共鸣,不足以对其有深刻的情感体会和审美感受。

(四)教学评价单一,审美能力重视不够

古诗词教学多以作业和考试这样单一的量化评价为主,而平时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会背会默写所学的古诗词。考试的题型大多是默写题和填空题,默写诗句或诗意,填空作者、朝代或诗句,题型比较单一和固定。这也使教师在教学时花费大量时间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让同桌互背互默。而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设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课堂,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真正人文精神的渗透。

二.研学旅行:建构校外古诗词美育教学新形态的有效支点

研学旅行天然具有美育属性,和古诗词美育教学有内在的适切性。它弥补了传统古诗词美育教学的短板,将校内空间与校外世界结合起来。古诗词通过研学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种新的校外古诗词美育教学形式,也丰富了古诗词美育教学的理念和途径,对于改变古诗词美育教学现状、促进古诗词美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学旅行为古诗词审美教育构建现实通道

研学旅行的特点之一在于创设了一种接触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为教学摆脱虚拟情境进入真实情境架设“跳板”。[1]由于古诗与学生存在语言、时代背景、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距,所以学生与对古诗词的学习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隔阂,难以体会诗词的意境,不能有效地对古诗词进行审美鉴赏。研学旅行可以打破这种隔阂,让学生在古诗词描绘的真实场景中,在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接触中,真切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亲历诗人感受,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中会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可见,研学旅行为古诗词审美教育搭建了现实通道,使其古诗词审美教育软着陆。

(二)与校内古诗词美育互补,丰富和拓展古诗词美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路径

古诗词审美教育多是在校内课堂上,以教师直接讲解诗词中的语言美附以图片或视频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的傳统讲解分析为主。不可否认,课堂中教师教给学生的鉴赏审美的方法和思路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去鉴赏和发现语言美。而校内外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古诗词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将学生置于开放的环境中。生活就是大自然和大社会,反对将学生仅仅限制在学校的有限空间中,强调去更广阔的生活中去体验、去学习。学生自己在亲历、移情和置身其中才能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在与自己密切联系的生活中亲自体验才会触发自己的情思和感悟,更深一步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古诗词美育教学软着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2]因此,以研学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引导孩子看到和感受美,在各种研学活动中,通过直接观察、亲身体验逐渐提高和发展审美能力。

三.研学旅行培养小学古诗词美育的路径

(一)整合资源:聚焦研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研学旅行实际上是对课堂古诗词美育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寓教于乐,完成在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以期取得更好的美育成效。为此,要以古诗词美育为主线,加强研学旅行中古诗词美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不断创新性融入古诗词美育教育内容。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例如当地的特有山水资源或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以此来选择、组织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3],设计古诗词美育活动方案,促进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具身体验:聚焦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

研学旅行的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它弥补了学校古诗词教育中学生在直接经验上的不足。在亲历体验中,学生的感觉、心情与情绪都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之中,并与之相互作用产生更深入的体会。因此,在古诗词研学内容中,要多设计体验性的活动,这是一种“身临其境”式的亲身体验。尝试河边钓鱼,发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童趣美;体验下地除草,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美;编制赠别柳条,感受诗人临别前的留恋美。书中所记录的以及教师所讲解的都是以简洁经验传输到学生的脑袋里,而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去驰骋想象,用心灵去品味其中深藏的特殊滋味,和诗人的心灵沟通,使自己的灵魂受到震撼,获得美的享受。[4]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将原先的间接经验主动建构,内化成自己的理解,真正鉴赏到诗词所传达出来的语言美、意蕴美和情感美。

(三)改进教学:聚焦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

针对课堂上学生探究和合作的不足,研学旅行提供了自由化、自主化的“自本课堂”。[5]在研学中可以设计相关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春天之际,来到诗人曾经来过的地方,学习诗人曾经留下的诗作。探究为何同样写春天的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发现,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在大家对身边景色的细心观察和认真探究中,在小组的分工合作下,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写春天景物诗词的特点,鉴赏出每首诗的独特美,也体会出诗人传达出的情感,无形中学生理解了每首诗。在诗人美景的渲染描绘下加之学生对现实美景的真实接触,他们也会对眼前的景色有所触动,不由地尝试创作诗词,由最初的发现美、感受美到主动创造美。

(四)评价创新:聚焦多元评价和多主体评价的统一

研学旅行要注重对学生古诗词美育教学的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以弥补校内以作业和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研学中的每一个小活动结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间的总结、评价和反思。学生是研学的主体,有个体差异和独特性,有每个人对美的不同感受和发现,在相互的交流评价和分享中,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会开拓,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师生互评等多主体评价中会不断反思并激励自己。而最后评价形式所包括的主题演讲、PPT汇报、诗词绘画创作、诗词吟诵、化身诗人角色扮演等丰富了课堂中的单一评价形式。学生在对这些的评价中也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古诗词评价审美力。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古诗词通过研学旅行这一新方式来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提高审美意识。同时,学生在其具身体验中促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切感受和体悟,丰富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以研学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学生的審美素养、文化底蕴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玮.像艺术家一样看待世界——美育视野中的研学旅行[J].基础教育参考,2020(01):3-6.

[2]邱俊.利用镜头捕画面,兼用技法学审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2).14

[3]郭戈.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兴趣说”[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4]施丽.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5(08):81-83.

[5]张奎,郭鹏,徐权,范泰洋.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15):112-114.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美育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猜诗词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