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PCT、病原体、心肌酶谱及cTn 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9-06郑忠梅龚春竹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病原体支气管心肌

郑忠梅, 龚春竹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儿童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1731; 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儿童内分泌科, 四川 成都 611731)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在儿科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为24.5%~65.2%[1]。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2],其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腺病毒(adenovirus,AD)、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2]。有研究指出,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常被临床作为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和特异血清学诊断指标,病原体侵入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后,机体会产生炎症损伤和血清PCT的异常升高[3];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还会伴随多种脏器损害,特别以心肌损伤最严重。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 I)是评估心肌的重要指标,心肌酶谱主要用于评估心肌细胞完整性,一旦心肌受损,该类酶就会释放入血而使血液中相应酶表达上调;心肌损害主要标志物之一为cTn I,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其表达水平也会升高[4-5]。因此,本文通过联合检测不同程度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PCT、心肌酶谱及cTn I表达水平及病原体,为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 2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参考文献[4]纳入≤14岁、起病1周内,有呼吸困难或者气促、发热、咳嗽等症状,肺部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并且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片影,存在肺炎改变的患儿。排除合并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或者呼吸衰竭、伴随肝肾功能异常、肿瘤、细菌及其他非典型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患儿。2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 2019年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5]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n=128)与重型组(n=96),轻型组患儿无低氧血症、意识障碍、脱水症或拒食、肺外并发症,无重度发热,并且胸片或胸部CT没有达重度标准;重型组患儿一般情况差,出现意识障碍、紫绀及呼吸加快,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加快(婴儿不低于70次/min,1岁以上儿童不低于50次/min),超高热(持续时间5 d以上),辅助呼吸,间歇性呼吸暂停,测得血氧饱和度低于92%,胸片或胸部CT达重度标准,出现脱水症或拒食表现,产生肺外并发症。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224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2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对照组儿童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法检测血清PCT水平(仪器以及配套试剂均购自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Tnpus Au640)检测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a-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相关试剂盒购自北京利德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cTnI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P、AD、RSV、IV的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抗体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轻型组、重型组及对照组3组儿童血清PCT、LDH、AST、α-HBD、CK、CK-MB及cTn I水平,比较轻型组与重型组患儿病原体MP、AD、RSV及IV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儿的病原体感染分布及血清PCT、心肌酶、cTn I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结果显示,3组儿童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3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among the 3 groups

2.2 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

结果显示,3组儿童血清PCT、LDH、AST、α-HBD、CK、CK-MB及cTn I水平比较,重型组>轻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儿童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PCT, myocardial enzymes, and cTn I levels among the 3

2.3 轻型组与重型组病原体分布

结果显示,重型组感染MP患儿所占比例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感染AD、RSV及IV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轻型组与重型组患儿感染病原体分布Tab.3 Comparison of pathogen infection distribution between mild group and severe group

2.4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体感染比例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儿病原体感染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感染比例比较,3~7岁组、7~14岁组患儿MP发生率高于<1岁组和1~3岁组 (P<0.05),1~3岁组患儿的RSV发生率高于<1岁组、<3~7岁组、7~14岁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年龄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体分布Tab.4 Comparison of pathogen infection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2.5 不同性别、年龄段患儿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儿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年龄段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PCT、心肌酶及cTn I水平Tab.5 Comparison of PCT, myocardial enzyme,and cTn I levels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3 讨论

PCT属于降钙素前肽物,其具有无激素活性特点,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24 h,主要通过切割活化来调控钙磷代谢[6]。人体正常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细胞的PCT可转化为降钙素,因此其在血清内表达非常低。但当有系统性炎症反应发生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临床常将PCT作为敏感特异血清学检测指标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报道称,以PCT进行婴幼儿感染性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以及特异度[7]。本组研究中,重型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高于轻型组,而轻型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与叶云燕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支气管肺炎患儿出现了血清PCT表达上调表现,病情严重者上调程度更大。临床检测血清PCT变化,可有效指导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评估,有利于临床采取及时、合理干预措施。

心肌酶谱为心肌部位多种酶的总称,可用于评估心肌细胞完整性,一旦心肌受损,该类酶就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相应酶表达上升。当前,与儿童支气管肺炎造成心肌损伤及心肌酶学升高等内容有关的研究很多[9-10]。相关实验表明,重型肺炎能够造成心肌损害[11]。临床发现,当人体产生支气管肺炎时,因为缺氧、血流动力学、细菌毒素以及肺部炎性反应等各种改变,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出现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包括体液因子代谢失常所致心肌损害以及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异常,产生水肿、变性,甚至坏死及溶解现象,分泌出胞质酶,最终导致血液心肌酶活性增强,这种异常变化可为支气管肺炎提供一定诊断依据[12-13]。心肌损害主要标志物之一为cTn I,临床实践发现,当产生心肌损伤时,其表达水平升高。本组研究中,患儿心肌酶谱(包括LDH、AST、α-HBD、CK、CK-MB)、cTn I表达水平为:重型组>轻型组>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杨旭等[14]观点相符。说明支气管肺炎患儿呈现心肌酶谱与cTn I表达上调改变,尤其是重型感染者,这种改变更明显,其检测能够为支气管肺炎感染严重程度、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有研究认为,相较于其他类型病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产生急性呼吸窘迫以及肺不张等相关危重症的风险更高[15],支原体感染肺炎所致肺泡上皮损伤情况更严重,造成肺泡免疫活性更弱,影响到肺泡通气功能[16]。本组研究中,MP与RSV明显易发生于1~3岁儿童,重型组MP感染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轻型组患儿,表明重型儿童支气管肺炎中,MP感染患儿较为常见,且1~3岁群体较易出现RSV感染,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较易出现MP感染。临床通过病原体检查,可及早明确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体,便于采取有效应对手段;当病原体检查显示为支原体感染肺炎时,应予以重点关注,尽量缩短患儿病程,降低肺泡上皮损伤,对其肺通气功能予以保护,防止产生进行性低氧血症。

综上,儿童支气管肺炎病情越严重,患儿血清PCT、LDH、AST、α-HBD、CK、CK-MB、cTn I表达水平越高;MP感染引发重型儿童支气管肺炎风险更大,临床通过检测血清PCT、病原体感染情况与心肌酶谱、cTn I水平,能够为患儿临床诊治予以可靠指导。

猜你喜欢

病原体支气管心肌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