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1-09-06刘文奇王晗陈凤菲程爱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关节冲击波康复训练

刘文奇,王晗,陈凤菲,程爱军

(1.济宁市中医院康复科,山东济宁 272000;2.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山东济宁 272000)

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在临床中,应对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治疗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功能障碍,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康复训练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减轻疼痛,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体外冲击波成为了治疗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的新方式,通过柔和的冲击波刺激肌肉系统中肌肉与骨关节疼痛区域,以此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基于此,该文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或者认知障碍;伴有心、肝、肾等功能障碍;合并骨质疏松、椎体内结核与肿瘤;伴有感染;中途退出研究。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31~70岁,平均(53.81±4.97)岁;女20例,男21例;病程1~8年,平均(3.42±0.82)年。研究组患者(41例)年龄30~70岁,平均(53.76±4.78)岁;女19例,男22例;病程1~8年,平均(3.38±0.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1)肌肉训练:患者取卧位,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胫前肌、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10组,每组20~30次,每次5~10 s。(2)直腿抬高训练:以患者仰卧位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以患者健侧卧位进行直腿外展训练,以患者俯卧位进行患肢直腿后伸训练。在训练中,根据患者耐受度确定训练时间,以感觉腿部肌肉酸胀为准,每次30 min,每天2次。(3)伸屈膝训练:患者取坐位,保持膝关节自然下垂,屈曲至最大限度,尽可能主动向上伸直膝关节,保持5~10 s,之后主动屈曲膝关节,保持5~10 s,反复多次进行,以感觉腿部肌肉酸胀为准。每天训练2次,每次10组,组间休息2 min。

研究组接受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仪[深圳市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K.ESWO-AJII,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211729号]进行治疗,冲击波强度2.0 bar,频率8 Hz,总冲击次数1800~2000脉冲,5~10 min/次,每周治疗2次。康复训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部分生活自理;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功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评定,分值范围0~45分,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轻。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共五项,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较各组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 P值对照组(n=41)研究组(n=41)t值P值43.72±6.28 43.28±6.37 0.315 0.754 25.34±3.65 21.30±3.27 5.279 0.000 16.202 19.656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1)研究组(n=41)t值P值对照组(n=41)研究组(n=41)t值P值时间治疗前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3.25±4.85 42.98±4.51 0.261 0.795 57.16±6.52 65.58±6.62 5.802 0.000 39.55±4.12 39.81±4.25 0.281 0.779 48.21±6.38 56.44±6.52 5.777 0.000 46.85±4.81 46.13±4.73 0.683 0.496 62.37±6.12 70.27±6.25 5.783 0.000社会功能 总体生活质量42.83±4.24 42.19±4.19 0.687 0.494 58.10±6.71 65.72±6.27 5.313 0.000 32.02±3.25 32.51±3.51 0.656 0.514 42.15±5.01 49.77±5.12 6.811 0.000

3 讨 论

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缓解患者疼痛,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3]。临床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利用电能形成脉冲磁场,以此对身体组织产生作用,即通过汇聚的冲击波能力对疼痛部位予以直接冲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4]。体外冲击波具有机械应力效应、空化效应与渗透作用,能够破坏疼痛部位细胞膜释放的β-内啡肽,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与传递,从而缓解患者疼痛;同时,还可以发挥松弛肌肉的作用,以此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5-6]。

该研究表明: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5.12%,对照组为75.6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的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在生活质量及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方面,研究组治疗后的ODI评分为(21.30±3.27)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65.58±6.62)分、(56.44±6.52)分、(70.27±6.25)分、(65.72±6.27)分、(49.77±5.12)分、(64.28±6.34)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张惠义[7]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肯定,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作者认为体外冲击波疗法主要是将物理学和医学二者结合,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技术,无副作用,是骨科治疗疾病的绿色疗法。体外冲击波通过高能振波进入人体后,由于机体内的软组织及骨组织成分不同,其抗压能力及抗张能力也不同,因此两者交界面会出现不同的机械应力,进而促使机体内的软组织变性和松软,因此,对于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的患者来说,体外冲击波对肌肉、筋膜及肌腱的松解效果十分显著[8]。此外,体外冲击波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属于一种无创疗法,因此,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关节冲击波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医生集团冲击波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