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患者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9-06孙维伟
孙维伟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妇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子宫脱垂是指患者的子宫脱离正常部位,颈外口达到骨棘水平以下,严重时整个子宫全部脱离阴道口的一种现象,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大突出。子宫脱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的盆底支撑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盆腔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尿失禁、盆腔脱落等[1]。分娩时用力屏气、手术使产妇子宫支撑部位松弛而未及时修复、老年妇女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患者生殖系统萎缩以及多次生产、产后过早参加体力活动、长期站立或蹲位等均是诱发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子宫脱垂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对象,旨在探究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符合临床上对于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无康复治疗禁忌证;患者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不全的患者。该次研究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65.26±3.62)岁;病程3~29个月,平均病程(13.32±3.96)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6.23±3.53)岁;病程3~30个月,平均病程(14.21±3.3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包括:(1)骨盆操。将膀胱排空,尽可能放松并保持平稳呼吸,持续缩紧肛门3 s,慢慢放松休息3 s,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以感受肌肉的放松与收缩,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肌肉感到疲劳。1次/d,疗程3个月。(2)哑铃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阴道哑铃(南京好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宁械备20150052号)训练。使用前先将阴道哑铃清洗干净,涂抹少量润滑液,嘱患者平躺,深呼吸,轻抬臀部,将哑铃缓慢放入。首次选择最大最轻的1号球,锻炼时间为15 min,之后每日增加3 min,直至30 min,每号球锻炼2周,疗程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MLDB84Plus型,苏械注准20192090672号)对患者进行治疗。嘱患者平躺并放松身体,将生物刺激反馈仪设置为脱垂处方,初始治疗设置为低频电刺激,治疗模式设置为6 s刺激模式,6 s休息模式,电流强度为15~60 mA,脉宽为20~1000μs,频率为14~70 Hz,每次治疗30 min,每周1次,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3]、最大肌电位、子宫脱垂程度以及生活质量。采用盆底肌生物刺激反馈仪测定患者的盆底肌肌力评分及最大肌电位。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子宫脱垂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Ⅰ度指患者的子宫颈出现在阴道口或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 cm以内,Ⅱ度是指宫颈和部分子宫体已从阴道口脱离但子宫体仍然在阴道中,Ⅲ度是指宫颈和宫体从阴道完全向外脱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及最大肌电位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评分及最大肌电位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以及最大肌电位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以及最大肌电位比较(±s)
组别盆底肌肌力(分) 最大肌电位(μV)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90.41±35.41 137.26±45.43 6.805 0.000 7.01±1.52 14.18±4.76 12.005 0.000
2.2 两组患者子宫脱垂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子宫脱垂I度和II度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脱垂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 生理功能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57.23±2.58 63.47±2.98 13.245 0.000 60.37±1.89 72.56±2.66 31.255 0.000 55.98±2.12 64.89±2.86 20.940 0.000 58.01±2.78 63.89±2.97 12.093 0.000
3 讨 论
子宫脱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若未给予及时的治疗可导致宫颈或者阴道局部出血、溃烂等,进而造成感染,使病情加重;还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降低其性生活质量[4-5]。子宫脱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与患者的盆底肌肉纤维肌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妊娠、分娩以及长时间的腹内压增加均可导致子宫脱垂[6-7]。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以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上治疗子宫脱垂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盆底肌肉锻炼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系统、有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能够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盆底功能,修复盆底肌肉,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8-9]。但由于锻炼需要持续较长时间,部分患者的依从性欠佳,会影响最终的康复效果。而在盆底锻炼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等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唤醒和激活盆底肌,增加盆底肌肉的收缩和张力,促进患者盆底肌肉运动,修复损伤部位,促进阴道和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恢复,同时可使阴部神经兴奋,起到调节盆底血液流通速度,加快神经兴奋传导的作用。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还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子宫脱垂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需要注意的是,盆底康复治疗适用于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重度子宫脱垂者临床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评分(137.26±45.43)分及最大肌电位(14.18±4.76)μV均高于对照组,这与双敏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脱垂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增加最大肌电位。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脱垂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钟小英[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结果说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综上所述,子宫脱垂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提高最大肌电位,缓解患者的子宫脱垂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