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2021-09-06胡艳芳王丹虹徐璐艳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消杀科室医护人员

胡艳芳,王丹虹,徐璐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极强传染性、隐蔽性及危害性,临床常对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或肺部影像学检查[1]。随着COVID-19 大规模爆发形成肺炎疫情,大量人员涌入医院,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难以满足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存在医院感染风险[2]。面对突发疫情,宁波市海曙区第二医院于2020 年1 月开始实施精细化感染防控管理措施以保证各科室全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于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3 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院感染科、肝病科、普通外科、呼吸科及发热门诊等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中抽取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查后共入选1 983例患者。将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 月实施常规感染防控干预的986例设为对照组,2020 年2―3 月实施精细化感染防控干预的997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男532例,女454例;年龄18~76 岁,平均(43.3±5.2)岁;体质量指数(BMI)19~32 kg/m2,平均(22.87±4.79)kg/m2;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37例,高中408例,初中及以下341例;科室分布:发热门诊143例,感染科231例,肝病科173例,普通外科313例,呼吸科126例。研究组男537例,女460例;年龄18~79 岁,平均(43.4±5.2)岁;BMI 18~31 kg/m2,平均(22.95±4.82)kg/m2;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39例,高中414例,初中及以下344例;科室分布:发热门诊145例,感染科233例,肝病科175例,普通外科316例,呼吸科128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感染防控干预,包括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人员管理及防护物品管理、高危区域强化管理等。研究组接受精细化感染防控干预,具体如下:(1)患者分级管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疫情防控承诺书》,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温、就诊科室等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耳温低于37.3 ℃,普通外科病房患者采取三级防控;感染科、肝病科及呼吸科等易感科室的患者采取二级防控。耳温高于37.3 ℃,就诊与发热门诊的患者采取一级防控。(2)医护人员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医护人员复工制度,医院就近区域居住且未曾离开过当前城市的员工优先复工,有湖北省旅居史的员工2020 年2 月前不安排复工,所有员工复工返岗前均需自我隔离14 d,回院后医学观察14 d 并填写《解除医学观察审批表》。已复工医护人员则按照防控级别进行相应管理,三级防控区域医护人员须配套医用防护口罩,出入病房需进行衣物消毒灭菌并严格按照八步洗手法严格清洗双手,不得进入一、二级防控区域;一级防控区域医护人员须进行全套防护,即佩戴护目镜、口罩、防护服,原则上均不得离开所属区域,如需离开须严格进行全身性消毒灭菌。(3)人员就餐管理。取消医院所有人员食堂就餐,医护人员、患者在院期间均采用无接触式就餐方式,医护人员就餐时间点由医院食堂安排配送人员统一送餐,同时采取分批次就餐原则;患者根据病情由医院营养室统一配餐或与陪护人员一同填写订餐单,由医院食堂进行统一配餐,同一科室内患者与其陪同人员均实行分批次就餐以避免人员聚集。(4)仪器设备管理。医院所有仪器设备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常规仪器消毒灭菌工作均由医院专人完成并建立考核、登记制度,每次消杀完成后均须填写消杀登记表,表内包括消杀器械、消杀方式、消杀时间等信息;常规仪器固定消杀频率为2 次/d,若存在一级防控区域医患接触则将相应仪器的固定消杀频率提高至3~4 次/d并做到一用一消;由于大部分COVID-19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功能异常症状,须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因此呼吸机及其配套设备均为高危易感仪器设备,需采用一级防控干预。(5)医院物品管理。由于疫情早期医疗物品紧缺严重,故医院所有医疗物品均进行建档登记并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规范领用。(6)环境分区管理。各等级防控区域污染物品、耗材等均不交叉,且各区域间均设置缓冲区并配备消毒液、医用酒精、红外线体温计等用品,各区域环境实行分级管理。(7)人员培训、考核。对所有医护人员均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COVID-19 防控意识、防控技能、防控水平,同时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防控知识普及,以提高患者防控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各200 次考核中门把手、座椅、空气、地面及仪器等区域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考核合格率。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等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对疫情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满意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完成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卫生检查合格率比较 两组门把手、座椅、空气、地面及仪器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卫生检查合格率比较 例(%)

2.2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两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泌尿道及总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非常满意598例,满意212例,基本满意169例,不满意18例,总满意度98.19%;对照组非常满意323例,满意305例,基本满意297例,不满意61例,总满意度93.81%。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876<0.05)。

3 讨论

COVID-19疫情爆发后,对医院带来了巨大挑战,医院人流量大,其中就可能存在一些处于潜伏期或无症状感染者,而医院内多数患者由于疾病原因自身防御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加COVID-19 极强的传染性,极易造成感染,严重影响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医患的身体健康[3-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精细化感染防控管理的研究组各区域卫生检查合格率均为 100.00%,医院感染率为0.80%,卫生检查合格率、医院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仅如此,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19%,高于对照组的93.81%;以上结果与郭丽萍[5]、刘卫平[6]等的研究基本一致,表明精细化感染防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对疫情期间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体积极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所以重点在于提升医护人员感染预防能力、控制相关易感因素、降低感染风险才能在疫情背景下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而精细化感染防控从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各个因素入手,对环境、患者体温、空气质量、仪器消毒等进行系列干预,同时采取分级、分区防控,从而提升整个卫生系统的紧密性与顺畅性,确保护理干预工作中的各项内容细节处理得当,从而降低COVID-19 疫情背景下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COVID-19疫情背景下实施精细化感染防控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在保证患者治疗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疫情仍未完全结束的今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消杀科室医护人员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蜘蛛侠”
执行消杀任务的无人机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开学在即 武汉消防员开展校园消杀作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