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视域下传统武术文化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比较研究

2021-09-06李永辉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比较研究

李永辉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源于中国古代社会,而竞技武术源于中国近代社会;两者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强国背景下中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以传统武术文化为基石不断地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普及和提高,而作为传统武术的演变,竞技武术需要继续沿着标准化的发展轨迹不断突破。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3031)13-017-03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隨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西方竞技体育的引进,传统武术也逐渐朝着

竞技武术的方向发展。作为传统武术的演变,竞技武术也在寻

求自身的发展路径。传统武术起源于我国古代社会,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近代以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受奥林匹亚文化的影响,传统武术不断创新走上竞技之路。竞技武术起源于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创新,其发展已有百年历程,为中华武术的弘扬、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然而对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向来争议较大,成为武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进行分析,以期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为中国武术再发展提供参考。

1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历程

1.1传统武术发展

回顾传统武术发展史可以发现,传统武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格斗,具有着深厚的民间性,同时与古代的军队作战有一定的渊源。我国古代战争频繁爆发,习武、军事训练等成了国家重要的军事行为。军队和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技击格斗技术,推动了武术的发展。随着战争、军事等的需要,传统武术也产生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剑术以及相关的论著如《庄子·说剑》等,也出现了武术群体“游侠”和“武侠”。唐宋时期武术逐渐兴盛,主要表现在从唐代开始武术走向表演和艺术化,在宋代出现了民间武术团;在武术体系方面出现了武术套路、武术流派,剑术、拳术和棒枪等逐渐成为武技的核心。明清时期武术走向成熟,武术套路基本形成,例如六步拳、南拳四路、北拳四路等;武术流派大量涌现出来,包括了大量的拳种和门派。武术内功体系也逐渐成熟,例如《易筋经》等导引行气的出现。

1.2竞技武术发展

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创新。随着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国人开始对传统武术进行改造和创新。纵观竞技体育发展,是基于近代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发扬武术国技为出发点而进行的传统武术改造。1901年马良对传统武术进行改造,产生了新的武术著作,而且结合了传统的武术文化要素、技击特点和学校的教学与训练。随后新武术被学校作为武术教科书,新武术逐渐成了学校的正式体操。随着中华新武术的普及,在比赛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表演和打擂,制订了比赛规则和标准并设立裁判。得益于国家体育部门等对武术的改革和创新,武术逐步走上了各类综合性运动比赛场,比赛规则也不断追求高、难、美,使得竞技武术脱离了传统武术。然而,虽然武术在不断地朝着竞技方向发展,但武术进奥运仍是长路漫漫,这使得竞技武术开始反思,竞技武术发展也陷入了瓶颈。

2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对比

2.1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物质文化对比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起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受到了各自物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武术起源于古代社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产生了与先民们渔猎生产等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攀登、搏斗等各种源于生命本能的体育活动,而且在渔猎文明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弓箭、锤、斧等工具也变成早期的兵器,尤其是射箭技术。周代以来各诸侯国之间开始征战,武术受到军事活动的影响,士兵的训练开始向制度化和标准化发展,封建统治者开始重视军队建设,通过格斗等练习促进士兵的作战技术。秦汉以来整个封建社会处于冷兵器时代,为武术的大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尽管宋代“重文轻武”,但民间武术发展较为繁荣,出现了民间的武术社团。然而竞技武术作为传统武术的分支,起源于近代社会。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国内有志之士怀着“救国救民”的变革心志对“中华武术”进行改造,使得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政治诉求,“中华武术”观念的确立开启了竞技武术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武术入奥又成为竞技武术发展的新内驱力,竞技武术开始进行各种改革以不断迎合西方竞技体育,借鉴西方竞技规则、标准,发挥运动员的个人潜能,体现出武术的竞技特点。

2.2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精神文化对比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产生的时代不同,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其文化精神内涵也是各不相同。中国传统武术深受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影响,表现出重武德、重礼仪等,在武术人身上能够体现出侠士精神。训练方面传统武术深受传统的养生观念“形神兼具”和“天地人合一”影响,将自我练习与自然融为一体,注重“武技”的练习和内在的自我修炼等。而竞技武术受到西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影响,以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理念为指导,在训练中采用机械式的训练方式。竞技武术分离了传统武术的表演性质和技击性质,注重挑战极限,失去了传统武术的内敛,更加突出了西方竞技体育的张扬。

2.3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制度文化对比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制度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传统武术在古代社会多以打擂、表演等方式存在,主要以观赏为主。尤其是民间传统的武术不同于体操,因为武术流派众多,不同的习练者对武术技击有不同的见解和习练的劲力等,劲力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技击。因此传统武术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并不存在具体的、统一的规则或标准。而竞技武术从诞生开始为了便于推广和普及就一直在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竞技武术一味地挑战运动员的极限,不断地朝向“高、难、美”的标准,淡化了民间武术,也失去了民间武术的美学价值。现代武术重点则是竞技体育,例如套路和搏斗(散手)等。

3体育强国视域下传统武术文化与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传统武术在近代以来深受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竞技武术发展速度较快,逐渐脱离了传统武术。然而传统武术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经过历代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发展体系。在体育强国背景下,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成了武术界的重要话题。笔者认为尽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起源的社会背景不同,其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两者各具特色。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发展的基础,竞技武术的普及和推广对弘扬传统武术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对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应各取所需,传统武术以传统武术文化为基石,不断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普及和提高,而作为传统武术的演变,竞技武术需要继续沿着标准化的发展轨迹不断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建营.新兴中国传统文化运动项目柔力太极球(柔一球)创造过程、比赛方法及主要技术内容解析[J].武术研究.2021,6(2):1-7.

[2]陈帅,陈钢,陈璐.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4):53-56.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比较研究
传统武术文化资源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传统武术在校园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