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05李艳刘大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人文思政

李艳 刘大朋

[摘           要]  在健康评估护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内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健康评估;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88-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要求和教书育人的战略角度,对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在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医学类专业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在授课中,要加强对学生医德医风、医者仁心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讲授專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对学生医者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人文修养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教党〔2017〕62号) 中,中共教育部党组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要深刻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教育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我们专业课教师需要从课程设置、教材修订、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课堂中,融入学生的头脑中。

护理是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人,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护理专业课程育人途径上,基础在课程、重点是思政。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科本质蕴含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因此,针对护理学科的课程育人具体模式,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培养既有医药学术背景以及护理知识,又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护理特色人才。

在我们学院中,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主要是因为容易就业,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校就读时矛盾不突出,实习阶段面对工作的压力、身心的疲惫,甚至“医闹”时,往往否定护理职业,毕业时选择改行。这对于承担着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护理人才重要使命的我们医学院校来说,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具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确立专业课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价值在于以德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职责,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要从不断更新理念做起,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其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悄无声息实现对学生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导,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护理专业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人文,关键在教师,重心在机制,成效在学生[2]。

一、健康评估课程特点

健康评估为护理学和助产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将医学与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知识的重要桥梁课程,是树立以人为本,围绕“健康”新理念,培养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以与医学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病人的护理需要、病人问题或护理诊断。对教师的要求是:以“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并行,在教学中充分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并利用好实践课充分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以整体护理观念为中心,将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三者的知识和技能予以整合,对不同疾病、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给予个体化的评估和护理。

二、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生活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从以往对护理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单一要求,逐渐过渡到对医疗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双重要求[3]。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讲授健康评估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还要着重对学生专业情感、专业态度进行构建,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实践

(一)课程思政与教材相结合,全程育人

根据健康评估课程的特点,教师要以树立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的职业使命为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比如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将“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培养有情怀、有温度、有灵性的护理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养

在绝大多数为专业课程的高校教学中,教师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价值。课程思政工作,既是对教师育人理念、人文素养、内涵的体现,又意味着专业课教师角色的进阶,即从“专业课程的承担者”进阶为“课程育人的实施者”。赋予专业课新的生命力,这就需要专业教师要有情怀、有境界、有水平、有担当,不仅要加强专业储备,还要提升思政人文素养及教学技巧。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人文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