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度对线上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09-05李倩雯张学刚王笑丹郑芳芳诸葛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参与度学习效果教学效果

李倩雯 张学刚 王笑丹 郑芳芳 诸葛建

[摘           要]  线上教学作为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重要手段,其质量评价和影响因素仍未得到深入研究。通过高职临床诊断技术课程在线教学期间与往年面授时的教学数据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其学习效果呈正相关。

[关    键   词]  线上教学;课堂参与度;“扁平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78-02

2020年上半年,全国师生都被卷入一个名为线上教学的战场中。但对于线上教学的质量评价和影响因素仍未得到深入研究,其中比较公认对线上教学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到课率、专注度和参与度[1]等。

在传统课堂中,以上数据主要通过教师面对面的观察来进行定性判断。而在线上教学中,因为几乎所有的交流和学习行为都会形成数据并能够在后台中查找获得,因此,通过定量研究来确定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通过对学生在高职临床诊断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参与度与学习成果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参与度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研究内容

临床诊断技术课程作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建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程。为了确保线上教学不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基于互联网的优势与劣势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见图 1)。

每次上课,教师在课前利用信息化平台推送学习指导和学习视频,学生大约用1学时的时间根据学习指导观看视频和教学资料完成自主学习,然后在第二学时进入在线讨论,通过学生提问、教师提问、自由讨论、抢答活动以及其他教学互动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也就是说,在线讨论的学习是每次课程的主体部分。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优质提问会得到教师的点赞,对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的优质回答也会获得教师的点赞,这个点赞会转换为课堂表现成绩的一部分。

二、研究结果

(一)在线教学班级与往届学习成效对比

本届学生期末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与往届学生的闭卷考核不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对学生整体学习成效采用与往届学生所使用的难度和条件一样的一套由3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的期末复习测试题(满分为30分)来作为学习效果的衡量参数。

对2018級(面授)和2019级(在线)两个年级学生的期末复习测试成绩进行描述统计的结果如下(见图 2)。

使用线上教学的2019级学生期末复习测试平均成绩为21.5±9.5,而往届2018级学生平均成绩仅为14.9±11.9(见表1)。对两个年级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见两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二)高参与度学生与低参与度学生的期末复习测试分数对比

对于学习参与度的定义,胡亚清等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学习参与是学习者积极主动且持续参与相关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并且在学习参与过程中,学习者不止存在单方面的行为参与,还涉及认知与情感等多维度的综合参与[2]。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特点,我们采用了学生被点赞数作为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指标。因为这个数值不仅代表了学生在行为上参与了课堂活动与讨论,而且能够提出优质提问和优质回答本身就反映了学生在认知与情感方面高度参与到了学习中。

通过对全体学生点赞数进行描述统计得较小四分位数为3,较大四分位数为16,因此,将点赞数大于等于16的学生定义为高参与度组,将点赞数小于等于3的学生定义为低参与度组。通过对高参与度组与低参与度组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参与度对学习成果的影响。结果见表 2。

高参与度组学生期末测试平均成绩为24.98±7.52,而低参与度组学生平均成绩为18.21±10.76。对两个年级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见两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三)参与度与学生期末复习测试分数呈显著相关

对学生参与度和期末小测验成绩进行相关性检验(见表3),两者相关系数为0.266,在0.01级别相关性显著。

以上两个结果说明,在线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两者呈显著相关。

(四)不同班级的平均点赞数和平均期末测试成绩为了探索参与度与班级氛围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对不同班级的点赞数平均值和班级平均成绩进行了分析(见图 3)。

结果显示,三个班的点赞数平均值分别为14.94、11.06以及7.65,而期末测试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7.9、23.81和23.98,使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检验,班级*点赞数对期末测试成绩的主体间效应不显著(P=0.282)。

这个结果提示,虽然学生的个人参与度与自身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这个结果并非以班级为单位出现。即在线上学习中,班级氛围对个人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有限的。

三、讨论

(一)线上教学的实施效果有赖于针对性的设计

虽然很多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是根据本研究的定量分析,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有可能高于传统面授的。但这有一定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通过直播平台把线下课堂直接搬运到线上,而必须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对线上课程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线上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体现在线上教学中再清楚不过。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回答被老师点赞多的学生和点赞少的学生在期末复习测试的成绩中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且学生在整门课程中获得的点赞数与学生的期末复习测试成绩也是存在正相关的。这个结果表明,参与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之间关系密切,也是线上教学的关键。因此,设计线上教学过程必须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线上教学中,班级氛围对个体学习效果影响较小

在传统面授教学中,班级氛围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班级管理”“学风管理”一直都是传统教学中的重要话题。然而本研究发现,在线上教学中,学生的个人参与度与个人学习效果之间呈现正相关,但是以班级为单位划分的话,更高参与度的班级并未呈现更高的整体平均成绩。

这个结果实际上反映的是线上教学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应用方向,自然也延续了互联网的“扁平化”特点[3],即与线下教学相比,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关,而更少地受到其他同学学习行为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在针对线上教学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将互联网的“扁平化”特性考虑在内,教学活动应专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更多地照顾到对每个个体学习行为的及时反馈。

四、总结

通过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线上教学效果是有可能超过传统面授方式的。而学生学习效果与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罗东山.对有效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途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64-65.

[2]胡亚清,任东丽,林思思,等.智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中学习参与度的个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2):30-35.

[3]宫玺.互联网二次传播扁平化倾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参与度学习效果教学效果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