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化学生态课堂模式探究

2021-09-05李栩

考试周刊 2021年66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李栩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学化学课堂教育现状,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等多种教育、教学和学习理论,讨论并尝试设计了一种符合生态课堂观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生态课堂

长期以来,“考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得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基础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其他理科学科一样,化学学科教育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科中心”为主,忽视生活和社会经验;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抑制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等。

以下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对1000名高中生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数据。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化学课堂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须加以改善。这对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进行教学模式改良和创新的迫切要求。

课程改革对化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基本内容是确立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重视化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还要求培养学习者对待实际中化学事件的正确态度。因此,将“教育生态学”运用到化学课堂,构建“化学生态课堂”成为迎接这一挑战的新兴途径。

一、 化学生态课堂的界定

(一)课堂

课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泛指有教学行为发生的场所,狭义是指学校课堂。文章采用狭义课堂的概念。

课堂的认识经历了上图所示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仅将课堂看作聚集了大量学生,教师为之上课的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第二,把课堂理解为发生在教室里的课堂教学活动,起初注重教师“教”,即教师主导地位;之后转向注重学生“学”,即学生主体地位;再后来发展为“学教并重”,既注重“教师主导”,又注重“学生主体”,追求教与学的优良结合。第三,课堂被认为是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并及时寻求外部人员的帮助,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学习共同体,现有生态学习共同体的提法。

(二)化学生态课堂

课堂具有生态的属性,课堂中的生物(学生和教师)和环境(教室的光线、色调、座位编排、规模等等)共同组成了课堂这个生态系统,即课堂生态。课堂生态包括了课堂生态主体间(师生、生生之间)及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间的相互联系。生态课堂就是要形成良性动态平衡。生态课堂即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审视课堂,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释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生态化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的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间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趋于平衡、稳定,是和谐、充满生命活力、开放的课堂。

(三)中学化学生态课堂模型设计——设计理念

人类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化学家通过化学实验研究化学变化来揭示这些规律,这正是化学科学的魅力所在。化学实验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认知过程:化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预设的研究方案,利用实验仪器及设备,有意识地去控制反应条件,模拟自然现象发生的过程,突出主要因素,寻找最合理的实验路径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这是“观察—分析—模拟—分析—形成”的知识形成过程,也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认知过程。文章用“课堂探究”代替“分析—模拟—分析”,以便适应实际教学情境。

二、 设计思路

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交織一起影响学习进程。其中,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它通常是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而注意力则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准备状态,被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事物的能力,即注意的能力。只有先注意,才能感知到一定的事物,思考一定的问题;没有注意,人们的其余各种智力因素便得不到支持。因此,课堂教学中不得不首要考虑注意力的影响。

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课堂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会经过先上升后平稳再下降最后回升的过程。

(一)模型图

(二)步骤方法

本模型仍然采用班级授课为基本课堂形式,课时为45分钟。但对座位编排进行了调整,采用“圆桌式”座位,并将学生尽可能地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一个圆桌代表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三)感知

第一阶段为“感知”,分成两部分:引课和先行组织者。

“引课”时,教师主要以快速唤起学生注意力为手段,以创建适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为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简要回顾上次课内容,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可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等。此时应形成抽象的教学情境,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内。

“先行组织者”是呈现在学习新知识前的引导性材料。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内容不应该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学生自身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者转换),然后再将其内化,并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得新的认知结构诞生。而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情景时,若原来的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上位观念,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导致新的认知结构难以形成。解决的办法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呈现一个引导性的材料(一个概念、一条定律、一段文字或者直观的形象),使其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学习材料,构建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的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使教学情境得到具体化和强化。学生不仅能看到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故有的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更易于将学习内容同化到认知结构中,学习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