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
2021-09-05俞平
俞平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角度展开对教学途径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令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中得以发展,实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途径分析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生硬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中已经成了过去。于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愈来愈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像数学这门被人们公认为具有学习难度的学科。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找到合适的教学途径,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能动地融入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状态当中,再以恰当的点拨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育教学。
二、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更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因而当下十分盛行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则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一种,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更是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以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以及数学科学的具体内容来看,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模型思想、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针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若教师不及时以崭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势必无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且会严重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基于此,教师应当努力让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时代融合在一起,找寻可行性途径探析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演绎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下面,笔者将基于自身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作如下几方面论述。
(一)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关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数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令学生具备以严谨的思维对实际事物进行分析的基本技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和谐气氛,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可以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以《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为例,首先,笔者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一则新闻报道,以报道中出现数的种类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使学生意识到了在短短一篇新闻报道中就有如此多的百分数,从而为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然后,笔者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百分数,为学生揭示了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笔者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知识,助力学生建立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分析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分数和百分数进行换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了所学内容,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处在充满和谐氛围的课堂环境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数感的培养,为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以不同的数表达数量关系提供了助力,极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运用符号,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符合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学生对符号意识的理解,有利于其更好地进行数學表达与数学思考,是优化学生数学水平的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运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使学生可以通过简洁的方法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以教学《加法运算定律》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于教学初始环节,在黑板上列出了算式:64+25+136+75,要求学生口算抢答说出答案,由此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揭示了课题。然后,我对学生说道:“假如我的左手有6朵小红花,右手有4朵小红花,一共有几朵花?应该怎样列式子呢?”于是有的学生说:“6+4=10”,也有的学生说“4+6=10”。进而继续对学生说道:“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变成一个等式。”之后,我做了板书4+6○6+4,要求学生添上合适的符号,对学生提问道:“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该定律。”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整理了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感受。这样,笔者通过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学习符号、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法运算定律的特点,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令学生感悟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充分实现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直观画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从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身心分析,他们的空间感十分薄弱,对于空间知识授课而言,找不到恰当的教学策略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还会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畏惧感,对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一种阻碍。基于此,在现代化的教育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了解多媒体技术用于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从而以多媒体技术创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直观画面,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使其感受到学科趣味性,以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时,首先,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了青蛙、脸谱、蝴蝶的图案,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下感受到了对称的美,体会到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令学生初步感知到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对称现象。然后,笔者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引导学生分析了轴对称现象,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轴”,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后,笔者采取带领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了什么是对称,培养了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以及找对称轴的能力。最后,笔者做了课堂活动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在直观画面下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心得体会。这样,笔者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画面,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有了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以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渐浓厚,从而顺利实现学生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