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统整促读写融合的策略分析

2021-09-05黄翠珊

考试周刊 2021年66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统整习作教学

黄翠珊

摘 要: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根据课标中的学段目标,把握统编教材编排特点,聚焦语文要素,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运用统整策略,系统设计单元教学,借助单元导语、课文范例、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内容的横向联系,从课文例文中获取习作方法,写完后乐于修改,深化读写融合,让习作教学化难为易,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关键词:统整;读写融合;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统整策略,根据统编教材编排特点,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系统设计单元教学,开展“单元融合教学”,将习作教学与单元导语、课文范例、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内容横向联系,分散习作难点,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助力学生提升习作素养。现以三年级下册为例,结合笔者的实践,具体阐述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如何运用统整策略,加强读写融合,将习作教学化难为易。

一、 把握单元导语,实现语文要素与教学目标融合

统编教材自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开头都设有导语,在导语中明确本单元语文要素。而各单元之间的内容又具有横向联系。如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示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关于阅读的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关于习作的要素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复述故事可以理解为故事储备的一个再现过程,为想象构思新的故事作铺垫。此次习作要求是在第五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从单元安排上来看,教学内容围绕“有趣”这个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本单元意在借助“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复述故事,学会有条理地表达,为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创编童话故事奠定基础。既满足了学生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后的表达需求,又为教师了解写作学情提供了重要资源。这是对《课标》中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注重“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的落实。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可赏的指向:赏形式、赏创意、赏构思、赏语言。幻想文在表达时需讲究有序推進,这样读者才能有效欣赏到作者的想象。因此本次习作紧扣年段目标,以“特征变化”为突破口,在大胆想象创编童话故事、修改故事的过程中,达成“大胆想象,清楚明白地创编童话故事,让故事中有‘事故”这一训练难点,实现语文要素与教学目标融合。

再比如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主题单元习作《身边哪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这与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同是写人主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次进行些人主题的练习,习作巧妙设计了“课前猜谜,识特点”“善取称呼,说特点”“巧借课例,写特点”“交流评价,明特点”四大板块。此次习作的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教师充分了解到要中年级学生写出身边人的特点有难度,通过为教材中所表现的人物特点的词语分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可以是性格、兴趣爱好,还可以是品质方面的,进而尝试写出身边的一个人的特点。

二、 巧用课文范例,促进阅读与写作融合

统编教材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课外阅读辅助课内阅读。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利用此单元编排特点,运用统整策略,促进阅读与写作融合。把习作教学难点分散在阅读教学中,化难为易,让读写有效融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同步渗透习作方法。

课本是习作教学的资源库,是学习写作最好的支架,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课本的资源为孩子搭建学习写作的脚手架。如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本单元的课文《我不能失信》和《剃头大师》梳理出表现人物特点的两种方法,继而学习写好人物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有了方法的习得,学生能更好地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实现教学目标。

又如第八单元选取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四篇故事,这几篇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点是“故事有趣”。因此,如何指导学生透过故事的情节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就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课文范例时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到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的选材及表达方式。因此,围绕习作要求,在进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时,可以以“课后习题”为拐杖,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先重点带领学生分角色读出裁缝与顾客对话的语气,同步体会围绕“做衣服”这件事,文章按时间顺序(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写了四次顾客的不同要求,一急一慢,扣人心弦。再抓住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借助课后表格让学生进行复述练习。同样在课的最后安排一个小练笔: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个小练笔,同样也是在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作铺垫。有了方法的习得,学生能拄着拐杖更好地尝试写出人物的特点,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略读课文《方帽子店》的学习中,善于运用习得的方法捕捉文中最有意思的内容,在复述交流活动中体会故事的有趣。

又如《漏》教学时,基于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可以以课后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引导学生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进行梳理复述,并渗透情节图示法(说“漏”——听“漏”——猜“漏”——逃“漏”——甩“漏”——回走——避“漏”——撞“漏”——吓昏——说“漏”)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带领学生把最有意思的部分绘声绘色、详细地复述,体会故事的趣味。如此将有形的方法融入无痕的指导之中,让学生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同样是民间故事的《枣核》,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同样是民间故事的《枣核》,一文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统整习作教学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