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研究
2021-09-05王端林左天
王端 林左天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种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整合,不仅要从“我方”视角出发,也要借助“他方”视角,这样讲述的中国故事更易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高校要从丰富“他者镜像”、加强思政教育、利用社交媒体、培养“意见领袖”、发挥校友力量等多种途径入手,让留学生“有故事讲、愿意讲、讲得好”,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认同、践行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故事的主动讲述者和中国国家形象的特殊宣传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故事;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 -03
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国际话语权的建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需要强大的软实力作为支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绚丽多彩的中国画卷,不仅有利于破解“中国威胁论”,而且用“故事”替代“口号”,以生动立体的叙述形式消除文化间的疏离,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开创了新思路。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种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整合,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广,传播速度快,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在目前的世界传播格局之下,中国媒体的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仍十分有限。对于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中心、需要获得更多支持与认同的当代中国而言,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从“我方”视角出发,将中国观点进行国际化的表达,同时也要借助“他方”视角,借声说话,借筒传音。“他方”讲述的中国故事更易被理解和接受,是打破偏见、塑造真实中国形象的另一重要渠道[1]。
来华留学生作为“他方”讲述者具有巨大传播优势。一方面,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过一段时期,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日益全面,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也逐步加深,他们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将会更加客观和真实;另一方面,留学生天然具有本土媒介资源,他们熟悉其本国民众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作为非官方性的民间传播者,他们讲述的“故事”在其本国人群中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和感召力。另外,在信息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的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源,为留学生传播来华所见所闻、构建多元话语场域提供可能。
培养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渗透在高校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点滴之中,是高校面向留学生群体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亦是高校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2]。教师立足高校汉语教学平台,探索优秀“他方”讲述者培养模式,让留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实现对中国文化认知、认同、践行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故事的主动讲述者和中国国家形象的特殊宣传员。
一、丰富“他者镜像”,让留学生“有故事可讲”
根据镜像理论,镜像是客观事物的本来样貌投影到受众头脑中,经过选择性接受和理解而呈现出的形象。这里有一个从自然呈现到主观思考、选择加工的过程。来华前,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来自本国媒体或他人介绍而产生的刻板印象,来到中国后,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打破固有印象的限制,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构建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留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的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是他们接触中国文化、获取中国镜像的主要窗口。学校通过教材的叙述、教师的讲授、课外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多种途径,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力求将中国的方方面面呈现给学生。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但由于编写与修订周期较长,内容难免会滞后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增加国情介绍。所涉及的内容,要经过教师的精心选择,既要有代表性,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国情、民情,又要贴近实际,满足留学生的需求与关切,与留学生本国或本人的故事具有共通性,反映发生在中国的世界性问题,激发认同感。
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是扩大留学生与中国文化接触范围的另一重要途径。从校园内的汉语演讲比赛、主题征文赛、摄影大赛、国际文化节等各类文体活动,到校园外的走进社区,访问中、小学校,参观工厂,游览古迹等社会活动,都可以扩大留学生与中国人、中国事的接触面。广泛参与校园活动,与中国的年轻人交流互动,近距离实地考察,与各行各业的中国民众沟通接触,让国际学生亲眼观看、亲耳倾听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 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学生体验传统中国年”的活动,在除夕当天邀请留在中国的国际学生走进中国普通家庭,一起感受“年”的味道,体会中国的年俗文化,见证中国人邻里和睦、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刻。难忘的经历、新鲜的体验、真实的感受,这是留学生主动讲述中国故事的动力和源泉。
从课堂出发走出校园,最后还要回归课堂。留学生有了第一手的所见所闻后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同时也对接触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层理解和思考,寻找现象背后的根源。仍以“中国年”活动为例,學生有了感性体验后,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阐释春节的起源与文化意义,介绍“过年”的内涵由驱邪避害逐步向祈求幸福安康、追求国泰民安的演变,让学生充分理解“春节”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家庭成员之间温馨互动的难得机会,是中华文化中尊老爱幼、传承孝道的最好体现,“春节”是中国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春节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这些认识后,教师逐步引导留学生同本国或本民族文化进行对比,提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对不同文化宽容接纳的态度,进而提升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素材。
二、增强情感认同,让留学生“愿意讲”
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或其他团体在情感上、心理上逐步趋同的过程。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我们有着巨大差异,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必须要从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
一直以來,国内高校普遍认为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学生,来华留学生以汉语言文化知识和专业课程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受到足够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中国大国外交的必然要求。针对留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表达中国理念、传播中国方略的重要方式,是做好留学生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留学生个体成长、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成功的思政教育有助于消除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教育对象的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思政工作的目标应放在培养“亲华友华”情结上,让国际学生全面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了解以“和谐、敬业、诚信、友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3]。留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元,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易于理解的话语柔性表达,避免单向灌输,允许学生自由思考、广泛讨论,即使遇到“敏感问题”,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养成尊重、平等、包容的跨文化心态。留学生思政教育应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只有这样才能于无形中见成效。疫情期间,笔者与所教班级的留学生每天关注疫情发展,分享抗疫故事,一同在线讨论“要不要戴口罩”这个话题,留守在中国校园和回到自己国家的学生各抒己见,列举了戴口罩的利与弊。身在中国亲身体会了中国抗疫行动的学生感触良多,一名卢旺达学生表示中国人的行为让他懂得了“戴口罩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一名意大利学生认为“中国老百姓特别伟大,中国政府的号召力特别强”,他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发展那么快,因为“中国人团结而自信”。他们对中国抗疫举措充满了由衷的认同,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认同传递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多支队伍协同合作的过程。除专业教师外还涉及辅导员、各级行政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他们是留学生感知中国社会的窗口,他们的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业务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中国教育者的良好形象,发挥人际传播效应,是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中外学生共处同一个校园,出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双方最初的交往都略显羞怯缺乏主动,在这种情况下,留管部门需要积极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搭建互动平台,社团纳新、校园文化活动、各项体育赛事都要开设留学生报名通道,鼓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中外学生深入交流,相互了解,缔结友谊。只有多支队伍协同作战,才能形成“民心相通”的合力,让留学生具有传播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意愿和动力。
- 多种途径并举,让留学生“讲得好”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的主体是青年人,他们在互联网相伴相随下成长起来,将“互联网+”融入留学生教育管理之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诸如微信、微博、QQ、抖音、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各类社交媒体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搭建了便利的通道,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平台,可以让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更加有趣,在华生活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高效,中国故事讲得更好。
微信是目前中国市场使用最为普遍的社交媒体,对于来华留学生群体,微信是他们融入中国社会的必备工具。汉语教师往往通过组建班级微信群组来辅助教学,大部分留学生使用微信的最初原因即是为了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而与家人联系或获取新闻资讯则仍旧使用本国社交媒体。这似乎是两条平行线,留学生根据自我需要随时调整切换。随着在中国生活的深入,他们开始关注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朋友圈、使用微信支付,有的还会推荐本国的家人安装并使用微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推动尤为重要。比如鼓励学生拍摄照片、小视频记录在华生活,并配以文字介绍或语音解说锻炼汉语表达能力;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每一份“作业”都转化为一件适于传播的“作品”,分享给本国的亲朋好友,进而帮助留学生完成不同社交媒体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特殊宣传员。
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充分发挥留学生“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各类来华奖学金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优秀国际青年,来华奖学金生群体是潜在的“意见领袖”人才库。奖学金生中占比最高的是学历生,他们经过择优选拔,生源质量更高,综合素质更强,学习时限更长,在同伴中更受认可,对中国保持着较高的好感度,他们中的精英分子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带头人[4]。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要从公共外交理念出发,加强对奖学金学生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传递与中国相关的正面信息,就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释疑解惑,提高他们对中国问题的认知水平,指导他们进行深层思考和价值判断。要为“意见领袖”的成长提供广阔舞台,鼓励设立留学生学生会、本国学生联合会,让有能力有热情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国际学生管理和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中来,协助他们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让他们共同为中国发声,将亲华友华的情感和态度辐射到更多人,消除国际社会的误解和偏见。
培养中国故事的“他方”讲述者既要做好当下,又要有长远规划。来华留学生数量年年增长,学成归国的毕业生也人数众多,我们要利用好毕业生资源,完善顶层设计,延伸服务领域,发挥校友力量,让遍布世界各地的汉语人才永葆爱校友华情怀。很多国家对于海外校友的服务管理已有成熟经验,我们可以根据国情校情参考借鉴,政府要将外国留学生校友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教育和外交政策之中,鼓励并扶持来华留学毕业生成立海外校友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外国留学生校友网站,指导并推动高校留学生校友服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5]。留学生校友是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的宝贵资源,高校应设立专门部门做好留学生校友跟踪服务。来华留学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通讯信息时有变动,中国常用的社交媒体可能在海外使用受限,学校与毕业生很难长期保持稳定联系。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高校要以不变应万变,除电话、电子邮箱等传统联系方式外,还要在学校官网和国际通用社交媒体上建立稳固的校友联系平台,设置留学生校友交流版块,随时记录更新校友信息,推送电子刊物、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提供汉语学习资源;同时还要发挥汉语教师、留管人员与毕业生之间的人际传播优势,为毕业生与昔日师友叙旧交流创造机会,让留学生对母校的深厚情谊历久弥新。每一位留学生校友都是一颗种子,只有我们源源不断地输送营养,才能在世界各地开出更多更美的亲华友华之花。
参考文献:
[1] 哈嘉莹.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52-157.
[2] 袁海萍.刍议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2):20-22.
[3] 李宝贵,李博文.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特点、内容与路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4):14-23.
[4]马春燕.来华留学生:中国故事讲述者与国家形象宣传员[J].社会科学论坛,2017(12) :220-229.
[5] 邓文静.国际比较视角下的外国留学生校友管理工作探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7) :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