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绿洲医院2017年抗精神病药物门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2021-09-05苏红
苏红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一系列应用在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类病症治疗的一类药物。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这类药物必须满足既能够治疗患者的症状又不会对患者的正常智力和意识产生影响[1]。本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唯一一所集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省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广泛,为明确本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主要将2017年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的消耗数据进行收集并作出统计和分析,以便于能够实现对该类药物的管理和统筹,希望能够为临床的管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均来自本院门急诊药房在2017年所应用的抗精神病类药物,共涉及到9718张处方,应用办公软件Excel表格对所有病例的资料进行详细统筹,其涉及到的主要项目除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外,还包括患者的病情种类、药物使用种类、药物使用名称、药物使用的日剂量、药物使用总剂量和药物使用总时间。
1.2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DDD作为药物使用研究的测量单位,采用DDDs、DUI为技术指标,对抗精神病药物处方进行分析。本文使用的DDD均是WHO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值[2]。DDDs=某药物的用药总剂量/该药DDD,DDDs可客观地反映某药的使用频率及临床用药趋势,且DDDs具有相加性,值越大,使用频率越高,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UI=DDDs/用药总天数,用这个计算结果来检验和分析临床使用药物的合理性。若DUI≤1.0,说明用药剂量小于DDD,用药合理;DUI>1.0,则不合理。
2 结果
2.1抗精神病药物处方统计情况 2017年本院门急诊使用抗精神药物处方共9718张,涉及到的药物有9种,使用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奥氮平25.0%(2429/9718)、喹硫平19.1%(1856/9718)、阿立哌唑14.9%(1448/9718)、利培酮14.8%(1438/9718)、氯氮平片12.0%(1166/9718),这五种占所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的85.8%(8337/9718),其余四种依次为氨磺必利、氯丙嗪、齐拉西酮、氟哌啶醇,共占14.2%(1381/9718)。
2.2抗精神病药物的DDDs和DUI统计 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除齐拉西酮外,药物的DDDs均大于经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的DDDs。DDDs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利培酮。2017年本院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的DUI均<1。见表1。
表1 2017年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统计情况
2.32017年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患者年龄和性别情况 9718张处方中,涉及到男性患者的处方676张,占48.12%,涉及到女性患者的处方5042张,占51.88%。年龄分布上,17~44岁的青年人数最多,其次是45~59岁的中年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见表2。
表2 2017年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患者年龄和性别情况(n,%,n=9718)
2.4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方案 在2017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中单一用药处方7940张(81.70%);二联用药处方1720张(17.70%);三联用药处方54张(0.56%);四联用药处方4张(0.04%)。
3 讨论
3.1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种类及使用频率
3.1.1使用情况 在本院门诊使用的9种抗精神病药物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品占7种,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奥氮平片、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片、氯氮平片、利培酮片、氨磺必利片和齐拉西酮片,占总使用量的95%,典型抗精神病药品占2种,分别是氯丙嗪片和氟哌啶醇片,占总使用量的5%。本院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导致药品花费存在递增的表现。和典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相比,近几年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使用有明显的优势[3],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①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可实现对患者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双重改善;②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可以作用于患者的认知功能调整;③基本不会使患者出现锥体外反应;④可避免患者出现常见的催乳素水平提升等不良反应。
3.1.2DDDs与DUI 从抗精神病类药物使用上而言,本文调查的药品的DUI均<1,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拥有最高的DDDs,在精神病药物当中其DDS达到91.6%。本院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主导地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对阳性症状有效,价格也便宜,但副作用较大,包括过度镇静(如氯丙嗪),锥体外系反应(如氟哌啶醇),服药片数多,剂量难于掌握等,严重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从作用机制角度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和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存在较大的差异。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够实现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调节,治疗患者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改善。这种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锥体外反应,因此患者用药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使患者融入社会的能力降低[4]。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等新型的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在用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效果也较优越,不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所以患者用药后具有较高的依从性,用药后可实现对患者病症的总体改善,因此能够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现如今已逐渐成为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线临床用药。奥氮平在临床用药的过程当中存在多种药物剂型,因此价位不等,这样也就能实现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奥氮平在用药过程中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发挥与氯氮平相类似的疗效,但是不会产生粒细胞缺乏等危险症状,其疗效更加确切。阿立哌唑在用药之后能够实现对机体的D2和D3受体的作用,实现对5羟色胺发挥激动作用,这种药物和其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不同,几乎不会使患者产生用药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持续效果和安全性。利培酮是早期的一种治疗药物,这种药物在用药的时候疗效良好且价格低廉,因此性价比较高,能够实现对精神病的治疗,因此药物就有较大的弹性。喹硫平这种药物有国产也有合资,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再加上农和普及,使得一些抗精神病类药物也进入到医保目录当中,这样就能够实现在患者治疗当中减轻经济负担的目的,所以将相关药品作为本院门诊主导用药具有一定的价值。氯氮平这种药物效果较好,而且适用面广泛,但用药之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症,所以临床一般不将其作为首选治疗用药。但这种药物价格不高,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也具有一定的使用群体,DDDs能够排到第4位。用药后也可延长QTc期间,会在治疗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风险,所以临床在使用的时候要限制这一类药物的使用。
3.2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情况 在年龄分布上,本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者中,年龄分布上,17~44岁的青年人数最多,其次是45~59岁的中年人,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产生的综合压力,患者会出现抑郁失眠和焦虑等症状。由此可见,在从事社会各个工作的群体中,人们应该尽量促进自身的心情愉悦,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改善,尽量调节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不良心态。与此同时,中老年群体也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注意饮食与保健规律,指导患者多进行户外运动,尽可能减少精神类病症的发病。
从性别角度而言,9718张处方中,涉及到男性患者的处方4676张,占48.12%,涉及到女性患者的处方5042张,占51.88%。可见使用药物数量和频率上女性患者相对男性而言更多。一般精神类病症的发病率都是女高男低的,患者一旦发病,无论是核心症状还是伴随症状,都会存在显著的递增,因此药物的疗效也不是十分明显。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用药的疗效差异包括[5]:①女性患者的诊断往往会拖延一些;②男性患者容易出现认知缺陷;③女性患者用药时倾向于联合用药较多;④男性患者群体中有吸烟和物质滥用的情况;⑤女性患者的综合问题较多,发生后不仅表现在情绪方面,也会伴随着睡眠障碍、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等,导致她们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因此要多注意此类人群的用药剂量防止产生药物依赖。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性别、年龄、体重、机体情况选用药物,并遵循起始低剂量,缓慢增加的原则。停药时也不能一次性全部停药,防止引发戒断反应,减药时也要逐渐递减。
3.3抗精神病药物的联用 本院在2017门急诊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中单一用药处方7940张(81.70%);二联用药处方1720张(17.70%);三联用药处方54张(0.56%);四联用药处方4张(0.04%)。其治疗方案基本符合用药的合理性。但调查也发现了极个别不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案,例如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这一处方中同时应用了三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引起体重的增加、高血脂和泌乳素的增加[6]等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药物联用时剂量往往会因合并而减少,导致得不到预期的疗效甚至是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增加。因此,一般不主张联合用药。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当以单一用药为主,当达不到预期疗效时,可考虑二联用药,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征。而且最好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用,例如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总的来说,本院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相对合理,但还是应要求临床医师掌握各种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达到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在选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过程中需遵守“三五”原则[7]:①选药的“五要”原则,即有效、安全、便宜、方便及易换;②确保安全的“五不要”守则,即避免锥体外症候群、高催乳素血症、并用抗精神病药物、与抗胆碱能药物的联用及体重增加;③必须停药(或换药)的5种最“要不得”的意外,即抗精神病药物的恶性症候群、粒性白血球缺乏症、急性心肌炎、心室性传导障碍及新发Ⅱ型糖尿病。同时药师在审核处方时也应帮助医师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相互协助共同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