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2021-09-05孙丽丽
孙丽丽
高血压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来,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使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的高血压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同时也会与多种慢性疾病一起发作,严重危害了国民的健康。左室肥厚的发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单独风险条件。有关研究证实[1],高血压如果合并了左室肥厚,其患者的猝死发生率会显著上升,比单纯患有高血压要高于7~9倍。目前为止,还没有独立的特殊治疗药出现,所以在临床上,仍然以多种药物综合使用为主。有医师发现,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能显著改善左室肥厚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症状[2]。此次试验通过使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观察其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60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2±5.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7±1.9)年。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4.6±7.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8±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诊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高血压定义标准[3]。
1.3纳入标准 收缩压/舒张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及高血压>2级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左室肥厚的患者。
1.4排除标准 心、脑、肾有严重功能衰竭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者;对药物过敏者;近期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 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7 s/盒)治疗,5 mg/次,1次/d,口服。
1.5.2观察组 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72,规格:10 mg∶2.5 mg×7片/盒)治疗,1片/次,1次/d,口服。治疗1周后,如患者血压未达标,药量加倍,共治疗1个月。
1.6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SBP、DBP)、心室结构(LVPWT、IVST)、心肌功能(LV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年版)》的评估标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4]。显效:临床的不适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心室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的不适症状和体征较前有所改善,血压可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但时有上升,心室功能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的不适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所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n(%)]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LVPWT、IVST及LVMI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PWT、IVST、LV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LVPWT、IVST及LVMI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LVPWT、IVST及LVMI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并波动较大的一类病理体征。早期发病时患者可无明显反应,后期可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心血管的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可相互影响,进一步损害心血管内壁,从而加重粥样硬化的程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由于血压偏高,导致相应的靶器官出现病理性改变,其产生不可逆的功能障碍。高血压常会伴有左室肥厚,患者肥厚的心肌,其耗氧量也会相应增加。因心肌血运减少,导致冠状动脉的通过性下降,出现心肌因缺血而坏死,诱发心肌电传导异常,正常的电生理反应遭到破坏。有关研究显示,左心室代偿性改变和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有紧密的关系。因为左心室代偿性改变,心肌肥厚,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致使患者的心肌复极时限延长和不同步。因为最近几年高血压的人数逐渐增加,所以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病例也相应增多。有关报道证实,随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而且心肌灌注不足,致使心肌缺氧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则发生心力衰竭。所以,临床上必须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减轻高血压造成的血管损伤,改善心肌灌注能力,修复心肌收缩功能,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心脑血管风险。贝那普利是一类ACEI,属于第三代。贝那普利在肝内经分解后,产生苯那普利拉,这是一种特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进行竞争,从而拮抗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变,阻碍醛固酮的分泌,致使血浆的肾素浓度上升,从而减轻血管的阻力。而且,通过减少缓激肽的生成,可同时扩张微小的动静脉,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射血功能。而氨氯地平也是第三代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s),能选择性的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其半衰期较长,而且不易发生不良事件。氨氯地平是因为扩张动脉,从而减轻外周血管压力,以降低血压。半衰期为6~12 h,药物利用程度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较平稳,患者对该药的接受程度和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主要有面红、头晕、头痛、乏力、水肿等,但较少见。将两药联合使用,可将控制血压的实效维持更长,显著增加降压效果,并能控制多种原因导致的血压升高。金华等[5]关于联合使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单独使用贝那普利,对1~2级高血压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其结论证实,两组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都是头疼和干咳,但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发生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单独使用贝那普利。同时钱盾等[6]关于评估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合剂与单独使用贝那普利或氨氯地平进行比较,观察其治疗高血压导致严重性收缩功能低下的效果,合剂发生水肿的几率明显小于单独药物。所以通过以上的试验证实,将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构成固定制剂,治疗过程中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夏斌等[7]的研究是关于氨氯地平与ACEI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比较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此试验通过采用各种类型的ACEI药物和不同药量,比较其效果的差异性。韦超料等[8]公布了他们对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以及单独使用贝那普利治疗1~2级高血压效果的Meta分析,此试验同样采用不同药量,分析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可达81%以上。现阶段,我国临床使用的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单药还有两药的合剂,都有不同的药量,所以采用不同药量试验,其临床效果的差异能明显干扰统计数据的分析。赵志颖等[9]的试验只把氨氯地平与ACEI联合使用与氨氯地平单独使用相比较,而没有和ACEI单独使用相比较;樊朝美等[10]只是将合剂与贝那普利单独相比较,而没有和氨氯地平单独相比较,此两种方式均有不同的观察结果。本研究使用氨氯地平2.5 mg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10 mg治疗,其药量配比被固化,比较合剂与氨氯地平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发现合剂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心室结构与心肌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