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9-05李伟超
李伟超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晚期所共同具有的临床综合征,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断发展最终进入终末阶段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血管病变、如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状况[1]。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可使患者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最终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2]。血液灌流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药物以及机体的代谢废物等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且其吸附速度快、表面积大,对血细胞影响小,可以保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台山市中医院内六科2017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7.12±7.38)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梗阻性肾病6例、其他肾病4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6.25±6.76)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3例、梗阻性肾病8例、其他肾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4]中有关尿毒症的诊断标准;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均确诊为尿毒症;近期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尿毒症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1.2.2排除标准 伴有免疫疾病者;伴有其他血液疾病者;伴有精神及认知障碍者;不愿意配合治疗者等。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如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威高HF15透析器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92,规格:0.4 ml∶4100 IU)进行抗凝处理,治疗时间为4 h。治疗组患者采用健帆HA130型血液灌流器和威高HF15透析器串联,先灌流、透析2 h,达到饱和后撤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 h,总共治疗时间为4 h,1次/周。两组透析流量均为230~250 ml/min,透析频率为3次/周。血液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S。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4个疗程。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瘙痒、失眠、顽固性高血压、肾性骨病。③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的病死率。④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评测,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 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15.00%。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0.05)。
2.4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尿毒症是由各种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弱,使机体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继而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现象[5]。心脑血管病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同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激素(i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等近年被证明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尿毒症大中分子物质,常规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基本手段,但血液透析仅对小分子物质清除效果较好,大中分子物质则因透析器生物膜孔限制而不能清除。
血液灌流是通过血液灌流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较大的毒素,起到净化血液的作用,其还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现象,不会影响血液中血细胞的生成,破坏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缓解患者出现的贫血症状,保护患者残存的肾功能。肾功能可缓解体内大分子毒素对肾脏组织的侵入与损害,调节体内磷离子、钙离子代谢紊乱,促进患者对蛋白质的吸收,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促进尿毒症患者病情的恢复[6]。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使用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优势互补,在全面清除终末期肾病的代谢废物、毒物、致病因子的同时还可以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起到协同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还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15.00%。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王奕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