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与波折中崛起与腾飞
2021-09-04陶继新
陶继新
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齐鲁师范学院基地导师,《中国教育报》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8年获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年度人物卓越贡献人物奖,《学校品牌管理》《新教师》《教育名家》杂志封面人物;著作有《陶繼新〈论语〉心悟》《做幸福的教师》《陶继新论道名师》《高效教学的道与术》《让幸福与经典同行——儒释道与中国人的心灵智慧》《名校之道——陶继新对话名校长》《治校之道——小学名校长的办学智慧》等60多本,在全国做讲座近千场。
作为出生于1948年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我当然是无可争议的见证者;可要想谈得正确无误而又入情入理,却又未必能够如愿。
不过,我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将这七十多年的教育行走历程真诚地呈现出来,希望能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正像经济一样,中国的教育还处于相对薄弱的时期。我们近千人的村庄,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小学毕业生也寥寥无几。直到1968年,从郓城一中毕业的我,才让这个村落打破了没有高中毕业生的纪录。
当时的学校少,一个县城只有一所高中,一个公社只有一所初中。村里虽有小学,但学生人数屈指可数,且中途辍学者也多呈“前赴后继”的态势。于是1956年6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克服当前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通知》,对大量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想了一些办法,解决了一些问题。
那时,学校的教学内容只限于课本,图书馆对于我们这些乡村中学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记得上初中时,学校突然来了一位姓柴的语文老师,他带来一本《三国演义》。这对一向喜欢语文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几经努力,我终于借阅到手,如获至宝。连续数日,即使上课时间,我也多沉浸于阅读《三国演义》的奇妙快感中,甚至还将某些精彩的段落背诵下来。遗憾的是,这样的好事在整个初中阶段只有这一次。
虽然经济上窘迫,但教师的爱生情怀与敬业精神却常让我感叹。
我上初中的时候,家中拮据。迫不得已,我只好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一天大雨过后,我正在田里拔草,班主任闫昭龙老师卷着高高的裤腿,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提着一双已经湿透了的鞋,气喘吁吁地赶来。当时路况极差,雨水大时,村民还要挖沟排水。闫老师虽有自行车,可沿途不少地方因沟渠挡道,他只好扛着自行车,蹚水过沟,然后才或推或骑地来到我们村里。
看着满脸是汗又浑身是泥的班主任老师,我心中顿时涌出无限的感激之情。我的父母也被感动了,于是,他们让我返回了学校。
如今正是大谈师德的时候,可真正能像闫老师那样关爱学生,又把这些做得那么天经地义、自觉自愿者,已经是“几希矣”了。况且,他们的教学水平并不低,尤其是我所考入的当时的省重点高中郓城一中,本科升学率在85%以上。学校甚至还有几位来自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教师。所以,在那个年代,真正能够步入高中者,大多能接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即使今天,一个县城高中,也鲜见有如此多德才兼备的教师。
当时的学生多是心无旁骛而努力学习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心里。如果谁不积极努力,便感到有负于党和国家的期望。
现在提倡劳动教育,而我们那个时代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说要我们热爱劳动。不过,只要放假回到农村,我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于农活。即使在学校里,劳动也是寻常之事。就算是饿得近乎头晕的时候,我们依然会高质量地完成劳动任务。当然,那时没有现在如此之多的课外作业,更没有遍地都是的辅导班。
想想那时的教育,虽说有些落后,可却有着今天仍然值得学习的地方。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全面振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教育也逐步走向振兴。
(一)恢复高考让中国教育走上新的起点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招生条件均可报考。当年冬季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全国570万青年纷纷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等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
1978年,我参加高考。让人想象不到的是,我的高考分数很高。比我低18分的一个同公社的考生进入了山东大学,我却因“政审”问题只能被济宁师专补录。不过,我并不感到遗憾,只要有学上,就非常幸福了。所以,我非但没有怨恨,反而感恩在心,并持之以恒地学习着。
每周六下午放学,我还要骑车七八十里赶到家中,去忙地里的活。在往返于家校之间的公路上,我都是拿着预先抄写好的所学古代经典背诵着。好在当时公路上汽车、行人较少,如此而为并无危险。
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学校担任“文选和写作”教师,后又调入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山东教育社工作。
正是高考和大学的学习,让不少人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从农民变成了公务员、教师或其他公职人员。这批人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的比例不多,可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估量。而恢复高考之巨大意义,更是永久地载入了中国的史册。
(二)破解义务教育阶段上学的难题
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期,国家尽管想向教育投入更多,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我毕业后的十多年间,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普遍是要么缺乏,要么陈旧。曾有这样令人心酸的顺口溜来形容乡村学校的破败情况:“远看像破庙,近看是学校。”“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泥孩子。”
不止于此,有些学校里的破旧教室还是随时都可能倒塌的危房。1981年3月31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抓紧解决中小学危房倒塌不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问题的请示报告》,要求尽早落实中小学危险房屋的维修和翻建等工作。
而且,当时尚未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某些相对贫穷的农村百姓难以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所以,当时不但入学率比较低,辍学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尽管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可依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08年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小学与初中上学难的问题终于成为历史。
令人欣慰的是,那个时候的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因为教育条件差而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作为,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状态。因为大家看到了未来教育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希望就在前方。而且,那时既没有大量的辅导材料,也没有教师去做有偿家教。敬业爱岗,已经成为教育路上的一道精神风景。
(三)素质教育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20世纪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此起彼伏,遍及全国的素质教育便迅速推展开来。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年6月15日,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是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还在全国推出了一批素质教育的典型,如湖南汨罗和山东烟台。这些典型经《人民教育》等报刊大篇幅报道之后,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前往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至于各地不同类型学校所创造出来的素质教育的典型,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一时间,素质教育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遗憾的是,昔日的汨罗和烟台经验在红火一段时间后,又归于平静。今天,几乎无人再谈及这些典型的意义与价值。不过,素质教育的思想,却逐渐地深入人心。尽管应试教育始终不屈不挠地与之抗争着,可素质教育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目标。
可以说,素质教育没有过时,正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过时一样,它会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继续开花结果。
(四)课程改革风起云涌
比起素质教育,席卷全国的课程改革,在整个教育大地上掀起了更大更久的波澜。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以前定格于老师们心中的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质疑与挑战。有些捷足先登者,开始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之上学生的精彩展示,让老师们看到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如能进行有效的开发,学生定会还给世人一个惊喜,甚至有可能让老师们不由得生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慨叹。而且,这还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动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的合作意识,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促使学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品格。
当时作为山东教育社和《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我当然也闻风而动,并就此做了不少采访与报道,有的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遗憾的是,当年某些风行全国的课程和课堂改革的典型,今天不少已经处于沉寂之中。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在这场教育改革浪潮中没有做出贡献,相反,有的还起到了推动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有的甚至可以载入中国教育历史的名册之中。
为什么某些典型不能具备持久的生命张力,更不能像孔子那样,在两千多年之后,其思想依然光芒四射?我想,应潮流而动,固然有其特殊之处;可是,如果其领军人物不具备很大的文化格局与一定的思想境界,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与热情,尽管可以搅起一番波澜,但最终必然会归于沉寂。
不过,他们也给后来者以重要的启示,让某些既有思想内涵又有实践经验的改革者、后起者在吸取其经验教训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更具生命张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的“体悟教学”、石家庄精英中学李金池校长的“高效‘6+1’课堂模式”等,从其发轫之初,就注定了会有持久的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当年主持中国课程改革的一些核心专家过于钟情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某些未必适应中国的西方教育思想,往往在有意与无意中被嵌入课程改革体系之中。他们开放的思维固然可贵,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够重视甚至过多批判与摒弃,显然有过犹不及之嫌。西方的教育确实有不少可以学习与借鉴之处,可是绝对不能全盘吸收,而应当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思想。比如《论语》《学记》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课程改革依然有着巨大价值。
同时,“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新的形势也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新的定位。比如语文、历史与政治三门学科,当年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一纲多本,显然已经过时甚至是错误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审视当年的课程改革体系,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让课程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五)优质教育与均衡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
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城市乃至乡村学校,多已旧貌换新颜,有的硬件建设之好,已经让某些发达国家望尘莫及。全國各地投巨资兴建学校的不计其数,比如我新近采访并于《中国教育报》报道的济南历城二中新校区就投资了近20亿元,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也投资了12.86亿元。
在硬件建设越来越好的同时,软件建设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尤其是优质学校的名师越来越多。于是,一些名校尤其是优质民办学校,在全国高薪聘请名师。直到今天,这种风气一直呈现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
解决了上学难问题之后,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优质教育,且越来越重视。那些名声远播的名校,在招收新教师时,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甚至有的提出了学历是硕士的底线要求。想想当年我们专科毕业之后,就可以被分配到很有影响力的学校任教,如我去了曲阜师范学校,这样的情况现在基本不可能了。
近千人的村庄只有我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时代,永远和我们告别了。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她们又各生了一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高中就读,另一个在山东省很好的初中上学。
想想当年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与今天相差得何其远也!其实,也就如小汽车一样,当年整个县城寥寥无几,现在即便是在偏远的乡村,也成了寻常之物。
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之国,也开始跻身世界教育大国之列,而且已经鼓足勇气,向着教育强国迈出豪迈的步伐。
可基础教育领域的优质教育,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某些地方,这还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所以,均衡教育的呼声开始响起,以至在全国持续升温。
其实,早在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就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今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区域性地推进优质化的均衡教育。比如全国很多地方推行的区域性的集团化办学,让原本相对薄弱的学校融入优质学校之中,抱团发展,从而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不过,有些比较优质的高中学校,尤其是实力雄厚且有教育品位的民办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同样大张旗鼓地打出了招收优秀学生的旗号。不少有条件的家长,即使花重金,也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这些名校由于有名校长治校、优秀教师教学,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可以考出很好的成绩,也多有相对较高的综合素养。家长对其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是不是有悖于均衡教育的宗旨?非也。
因为均衡教育着眼于公办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所以,公办高中不管优劣与否,在招收新生的时候,其分数也大有悬殊。
而有些有名气的民办学校,即使招收义务教育階段的学生,也提出了“宁空位子,不降门槛”的口号,有的还对家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甚至还要家长进行某些考试。因为在他们看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如果家长具有修养与文化品位,孩子也多会受其浸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一定数量的家长有迫切需求,就应当很好地予以满足。
况且,优质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也较多为优秀者。国家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从小培养的孩子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实施均衡教育的同时,给那些可以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学校以生存空间甚至鼓励,当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均衡与优秀二者得兼,那自然是更加理想的状态。
不过,我们并不能认为那些考试成绩平平,甚至连高中也考不上便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低人一等。其实,行行出状元,如果在那里学到一身本领,同样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再说,人各有所长,有的人可以是数学天才或小作家,可未必能在别的技能上胜人一筹。比如我已发表的文章字数多达一千万字,可是,于老家务农的时候,我在不少方面却远不如一字不识的二弟精明能干。抽水机出故障时,我总是一筹莫展;而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不一会儿便解决问题。他没学木匠,却会做地排车;他没学建筑,却会建造房屋。而我即使跟他学上数年甚至十几年,估计也依然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将均衡教育与优质教育对立起来。而且,均衡也不是对所有学生同等对待,不同个体有着不同需求、特长及发展优势。孔子当年在提出“有教无类”的均衡教育时,同时也在实施因材施教的方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走上了各自的成才之路。
可喜的是,纲领性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已经颁布,它将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迈入世界教育强国行列,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将会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