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名校的教育底色

2021-09-04胡波波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任弼时红色中学

胡波波

“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铁锤砸碎黑暗/用镰刀收割光明/他们走过漫道/他们越过雄关/他们驰骋疆场/他们英勇杀敌/他们要以枪杆做笔/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雄浑而豪迈的齐声朗诵,在永新中学的操场上空久久回荡。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红色基因,诵读红色经典”比赛活动正在江西省永新中学进行,学生通过深情诵读红色诗歌、讲述红色故事,感受着革命精神,更感悟着初心与肩上使命。

“永新中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永新中学的教育底色,那一定是红色。”永新中学校长郭新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筚路蓝缕,坚守教育初心]

1921年,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时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同一年,在江西永新这片热土上,社会贤达刘彭龄、肖辉锦等以清朝选拔秀才的永新县试院(考棚)为校址创办了私立禾川中学(江西省永新中学的前身)。这既是永新中学办学的源头,也是她与中华民族命运相连的起点。

1927年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此,永新这片热土就烙上了鲜亮的红色基因。永新中学浸润着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紧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步伐,开启了立德树人的新征程。

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址搬迁至永新私立禾川中学内,学校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1949年7月,永新县城解放后,永新县人民政府将县城原有的永新县立中学、私立禾川中学、私立四维中学、私立华南中学这四所学校,合并为永新县联合中学,由县长马健兼任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学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与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

1950年,经省政府批准,永新县联合中学改名为江西省立永新中学,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中学,一度成为湘赣边区文化教育的中心。

在永新中学老校区内,有一栋两层的旧式砖木结构的楼房,原系永新县考试院的主体建筑。土地革命时期,任弼时同志曾在此办公并居住。1959年11月,这里被江西省委列为革命文物,加以保护,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任弼时故居。故居陈列了“任弼时生平事迹展览”,以100余幅照片及部分文物生动地再现了任弼时为革命战斗的一生。

“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这是叶剑英同志对任弼时同志的评价。

为纪念任弼时同志,1985年,经王震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提议,江西省委决定,为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将永新中学更名为任弼时中学。

2018年9月,任弼时中学整体搬迁至河东新校区,并恢复永新中学校名。

百年学府,世纪华章。从1921到2021,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永新中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社会动荡和变迁之中,壮大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之时。一百年来,历代永新中学人不忘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翻开厚重的历史长卷,百年发展历程一幕幕铺展,岁月变迁,不变的是永新中学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国运相系的精神传承。

[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

步入永新中学老校区,你一定能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浓厚与博大。这里有南方革命老根据地——湘赣边革命烈士纪念塔、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任弼时故居,还有贺子珍纪念亭等,构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正是因为永新中学浓厚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得学校党建工作也亮点纷呈。

永新中学党支部以党建“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不断夯实学校党建基础,深入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党支部高标准、严要求抓实党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载体,用好“谈话谈心”制度,落实“党员先锋岗”作用,实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群众服务真心实意。近年来,学校相继涌现出一批党员先锋模范,如江西省第一届党务技能大赛获奖者汪新星、吉安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林少华、高考优秀学生培育奖获得者龙志刚,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党员先锋示范动力。

学校负责了150多户贫困户的全面扶贫工作,派出50位教师(其中42名党员)结对帮扶。

“党员教师在扶贫工作中,把教师角色特点融入扶贫工作,了解了基层百姓疾苦和群众需求,成为党的扶贫政策的宣传者、支持者、履行者;拉近了干群距离,改善了党群关系,提升了觉悟,净化了思想,理解了党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学校党支部书记王清宇深有感触。

1991年出生的青年党员陈振华,脱岗到滨江村驻村开展脱贫工作,成绩突出。

陈振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刘光明是滨江村洲塘组村民。

几年的结对帮扶,陈振华与刘光明家不仅是工作关系,更像是经常走动的亲戚。他说:“帮扶对象成了我的亲戚,我们越走越亲。扶贫工作让我更懂得坚守善良,坚守对美好生活的知足与感恩。”

由于扶贫成绩突出,永新中学党支部2019年被评为吉安市委“六好基层党组织”、永新县教体系统“先进党支部”,2020年被评为吉安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

[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一直以来,永新中学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永新中学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学校所处的地域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井冈精神进校园”“非物质文化进课堂”“书法课程全覆盖”“阳光体育常态化”等一系列手段,培育学生优秀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方位、多渠道提升学生特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只有不断进步、超越,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做祖国的船帆,用自己的力量让祖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迎接万里的晴空。”高二(3)班学生盛义心在面对全校师生做国旗下的演讲时如是说。

此外,永新中学还组织全体师生深刻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和专题宣讲,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旧址、革命展览馆、纪念馆,举办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八一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誓言。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养分、获得能量、勇挑重担、砥砺前行。”永新中学办公室副主任朱剑南眼神里满是坚定。

百年风雨兼程,永新中学始终初心如磐、奋斗不息、薪火相传,为民族与国家振兴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永新中学先后获得“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單位”“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精神文明单位”“全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省市级荣誉。2017年,由于校园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学校被国家文明委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勇立潮头敢争先,乘风破浪正当时。全新的永新中学,紧跟时代步伐,锐意改革,团结奋进,努力迈上新征程。“如何办好一所学校,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是永新中学全体教职工共同的一份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永中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完成这份事业而不懈奋斗。”这是郭新校长铿锵的话语。

猜你喜欢

任弼时红色中学
与你携手长征
任弼时教练警卫班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历史细节中的任弼时
追忆红色浪漫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